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德国钢琴启蒙课
范文

    曹越 杨国

    【摘要】怎样教儿童学钢琴并使孩子能轻松、有兴趣、很好地学会弹钢琴,一直是钢琴教师们研究和探讨的话题。现在的孩子已经和以前的孩子大不相同,家长也都不再愿逼孩子学琴, 教师必须采用多种多样的方法来教学。德国钢琴教学法中教学手段丰富,注重音乐性、趣味性。本文就学琴中的几个重要内容,对德国儿童钢琴启蒙课的教学法进行介绍,供大家学习和参考。

    【关键词】德国;钢琴;启蒙课;儿童钢琴

    【中图分类号】J624 ? ? ? ? ? ? ? ? ? ? ? ? ? ? 【文献标识码】A

    一、人性化

    在德国留学八年的时间里,我有过六年的教学经验。在德国,第一节钢琴课开始的时候,就是非常人性化的。老师最大程度地给予了孩子尊重与包容的态度,让孩子知道,在课堂上他们是有话语权的,尊重孩子的意愿(在学习范围内的行为),包容孩子在他们年龄段的行为甚至犯的小错误。只有渐渐走进他们的内心,才能成为他们的“朋友”,成了“朋友”,才能做他们的老师。所以,最开始上课的状态是要询问他们的感受,与他们讨论,而不是老师自己成为课堂中的“主角”。

    Jessica五岁,中德混血儿,第一次见我很害羞,不敢讲话,我先跟她打了招呼,这是钢琴课的第一步——自我介绍。你好,Jessica,我是Yue,是一名钢琴老师,我来自中国,你呢?你几岁?你喜欢钢琴吗?得到确定的答案后我开始进行第二步——环境介绍。“接下来我们要认识一下这间屋子,这是一间琴房,这里有一架钢琴,一张白板,一个书桌和一把椅子。钢琴是用来弹的,书桌和白板是用来学习谱子的,这就是我们以后就在这里上钢琴课,可以吗”?得到肯定的同时,她用期待的眼神投向钢琴那里,甚至有点想弹弹,我并没有阻止她,她轻轻敲了几下琴键,满足后,我反问,你知道它们为什么会发出声音吗?接着,我把钢琴的盖子打开,让Jessica认识了琴弦和琴锤,并简单介绍发音原理以及踏板,这是第三步——乐器介绍。她很有兴趣地弹起来,我依然没有阻止,待她新鲜感过去后,我们才正式进入了第一堂钢琴课的主要内容。三步用时5分钟。

    这五分钟听起来很短,甚至并不是中国琴童一开始上课该有的样子,但这却是不可替代的“五分钟”,是德国儿童钢琴启蒙第一课中首要且必要履行的步骤。Peter Heilbut在他的教学法“Klavier spielen Früh-Instrumentalunterricht”中提到,孩子在见到老师的第一面是陌生的,周围的环境也是陌生的,如果直入主题,对小朋友来讲,他们会有很多不适应和不安全感,从而不愿意跟你交流和听你说话。所以,首先我们要做的事不是马上上课,而是让他知道你是谁,周围的事物都是什么,用途是什么,征得他们喜爱或同意的情况下才可以渐渐地开始钢琴课。还值得一提的是,在钢琴课刚开始的时候,尤其是学生在对新鲜事物好奇时尽量不要打断他们的思路,尽可能的让他们完成所愿,或是回答他们问的一些问题,因为在他们想和做的同时,他们已经在渐渐地进入钢琴课。这时,老师可以跟随他们的做法,随机抽取知识点,教给他就好,不必刻意安排教学。

    二、发现与聆听

    在德国钢琴启蒙教育中,让学生主动发现,学会聆听成了钢琴启蒙课主要培养的部分。在刚开始学习时,老师会引导孩子发现或让孩子自己去对眼前这个庞大的乐器进行提问,比如,这个乐器都有些什么颜色?是否知道键盘在哪里?有几个琴键?键盘上黑键多还是白键多等。从老师的提问学生渐渐开始了解了这个乐器,并且找到了学习的兴趣,也愿意自己去观察、提问。这是一个很好的课堂习惯,所以从一开始要养成。如果说发现是第一步,那么聆听就是第二步了。老师通过自己弹奏,去让孩子想象,抑或是换成学生弹奏,老师来回答他们弹的是什么,生动地描述音乐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艺术来源于生活”的概念,让孩子不再觉得音乐是听不懂的,枯燥的,乏味的。在德国,大部分孩子愿意自己主动尝试新鲜事物,而中国大部分学生遇到问题却相反,不敢提问,怕说错。这时,就需要老师主动提问,让学生参与进来,并且对孩子的回答给予最大的肯定,鼓励他们继续回答问题。

    三、教材与课堂内容

    在德国,钢琴启蒙的教材有很多,他们大多是彩色的画册样式,让孩子一看就很喜欢。教学内容大都相近,有趣的是跟我国采用的俄国钢琴启蒙教学体系相反,他们启蒙是从黑键开始,原因是,黑键比较少且有规律的排列,是容易被孩子认出来的。

    (一)五线谱

    五线谱的讲解也是比较人性化,他们不会刻意去让孩子认识每一条线和间,而是凭借度数的关系来记住的。比如,他们会告诉学生“二度”在五线谱里看起来的样子”和“三度”在五线谱里看起来的样子,并且要他们在钢琴键盘上体现出来,不需要弹对音是哪一個,只需要弹出他们的关系就可以。一旦学生记住了它们的关系,再去给他们一个固定音,他们就会很快找到另一个音的位置。当孩子渐渐地熟悉了音符关系的样子,一些固定音也就很轻松地找到了。

    (二)音乐性

    德国钢琴启蒙很重视孩子的音乐性,所以,音乐记号尤其重要,比如速度性格记号(曲子的左上方)连线,跳音,渐强、渐弱、强弱记号等会用很贴近小朋友世界的方法去讲。比如,小熊敲门怎么弹?“小兔子蹦跳跳的”如何表达,大象走路的声音越来越近了(表示渐强),梅花鹿越跑越远(表示渐弱)键盘很烫(跳音的模仿),百灵鸟在唱歌(连音的模仿)等。值得一提的是,在描述音乐性的时候一定要用小朋友可以理解的词汇或者方式,比如用讲故事的方式去讲解一首曲子会比告诉他这里用力,那里轻轻弹要形象的多。并且一切要从声音出发,真正能让孩子感受到音乐的魅力,才能更好地丰富孩子的听觉,培养音乐审美观。

    (三)节奏训练

    德国钢琴启蒙课的节奏训练是从词汇先开始的,不用告诉一拍有多长,直接读出特定词汇。比如,ta-ta-ta-ta这是四分音符、tita-tita-tita-tita这是八分音符,Ta-ra-,Ta-ra-这是二分音符等,并且伴有图像解析,例如,“一块蛋糕”代表一拍,将它一分为二,每块是半拍;将它分成四份,每份是十六分音符。孩子一开始在模唱的时候最好跟着老师唱,老师需要一边打拍子一边要求学生唱,渐渐的变成学生自己打拍子自己唱。在这个版块可以运用到的教学道具是节奏卡片。

    (四)听力练习

    听力练习在德国钢琴启蒙课堂也是很常见的,老师经常会让学生通过听力来模仿或模唱,对孩子的集中力、记忆力有极大的好处。一般听力训练在最初启蒙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节奏模仿;另外一种是旋律模唱,节奏模仿是老师击掌给一个简单的节奏,学生要紧跟着节拍开始模仿,不能随意开始模仿。旋律模唱是老师从规律的节拍、相邻的音高开始弹奏,学生紧跟着节拍开始模唱。然后逐渐加大难度,变换节奏、增长旋律的变化等。刚开始的孩子可能唱不准音,针对音高可以进行简单训练,比如,相邻音可以按照上行、下行的顺序慢慢找准音高,然后唱三度、四度等,再唱上行、下行的方法进行训练。听力训练还可以训练孩子对音色的区分。让孩子认真用耳朵去聆听音乐,才能感受音乐、表达音乐。

    (五)身体、动作训练

    刚启蒙阶段,有些孩子身体会特别僵硬,老师会要求学生走下琴凳,站在空旷的地方,先将腰弯下,双臂自然下垂,然后用身体带动手臂晃动,这时肩膀和手臂会感觉到非常放松。老师坐下,让学生站着,将学生的手勾到自己肩膀上,或者一个较为高的位置上,勾住之后,适当晃动学生的胳膊,这样可以训练学生在弹奏钢琴的时候找到放松的手臂。还可以将钢琴盖上,在琴盖上模仿毛毛虫爬行,锻炼孩子的掌关节,也可以将手掌撑住,模仿小猫抓的动作,让孩子感受到指尖触键的感觉,锻炼手指第一关节折指问题。

    (六)即兴创作

    在德国钢琴启蒙课里,大部分学生最爱的板块就是“即兴演奏”了,因为他们可以凭借自己的想象,或是老师给的题目、情景去创作属于他们自己的一首曲子。这里值得提到的是,无论学生弹的多糟糕,老师从不会打断他们,并且会从头到尾认真地聆听和感受,弹完之后老师会第一时间给予学生肯定,然后会提问,会与学生交流为什么会这样即兴演奏。老师也会在即兴演奏之后教授一些演奏方法,比如“小鸟”的叫声一般在高音区,“大老虎”则是低音区,“小兔子”可以用跳音演绎,而“蛇”则会一直粘在键盘上弹。“天气晴朗”可以用大调演奏,“悲伤痛哭”用小调等。

    (七)书桌前的训练

    刚开始,并不是一直都在钢琴上完成这些训练的,乐理知识也包括在钢琴课的一部分里,这部分是在学习桌前完成的。书桌前的训练好处:其一,更换学习环境,重新捕捉新鲜感;其二,让孩子养成在书桌前学习乐谱的习惯。比如,写音符、画谱号、做卡片游戏或者唱谱、打节奏、分析乐谱等一系列准备工作,都是提高孩子兴趣、丰富课堂内容、让孩子更多了解谱面的教学方法。然后重新回到钢琴前,将之前所学重新用声音的形式表现出来。所以,在德国的启蒙课里,除了要有一架钢琴,还要有一张书桌和白板、辅助卡片等。

    (八)视奏

    视奏是启蒙课后期不可缺少的课堂内容,好多孩子因为无法快速识谱,弹琴效率非常低,因为当他们把所有的音符全部认清楚的时候,他们的耐心也就用完了。当再次加进去连线,强弱记号的时候,他们已经筋疲力尽。如果通过视奏训练,则可以非常好的提高练琴效率,提高辨识谱面符号的准确度。可进行视奏训练的学生是必须具备识谱能力的。通过先看谱,默唱谱的方法来训练视奏。在此过程中,由易到难,先是没有任何音乐记号的视奏练习,然后渐渐再将音乐符号加进去。视奏最重要的不是音符,而是规律的节奏,如果能从头到尾不间断地将谱子弹下来,即使有几个错音也是可以原谅的。在视奏这件事上,速度统一、连贯是视奏的基本,在此基础上,少错音,呼吸音乐记号做的越全面越好。

    四、上课形式、课时分配及课堂时间划分

    (一)团队课

    德国的钢琴启蒙教学方式是多样化的,可一对一,也可一对二。这在德国叫作Grupe Unterricht.翻译成中文叫做“团队课”。它是由两个孩子、一架钢琴、一个老师组成的钢琴课, 其目的是锻炼孩子们的分享与配合能力,让孩子知道钢琴不仅是独奏乐器,也可以用来团队合作的乐器。在共同弹奏的时候,孩子不再只听自己弹奏,还要听另一个小朋友弹奏并且做出配合。团队课可以让孩子锻炼听力,提高学习兴趣,在音乐中找到合作的快乐等多种好处。但要注意的是,孩子必须有一些基础和适当的年龄(6岁以上)才可以组成团队上课,避免孩子在课堂上精神注意力不集中,打闹等。

    (二)课时分配

    德国的钢琴课时是按着孩子的“集中力”“理解力”来决定的。一般来讲,5岁以下的小朋友的钢琴课时是30分钟。5岁以上或者集中力很好的孩子课时可以定为45分钟。在德国,并不是上的时间越长越好,因为过长的时间会让集中力不好的孩子漸渐反感钢琴课,所以,在学钢琴之前,建议老师先和学生见一面,通过了解,给出一个适合孩子的钢琴课时。

    (三)时间划分

    一般老师需要很清楚阶段性教学的具体时间分配,比如,30分钟的课时里,我们一般要怎么分配时间呢?首先,5分钟检查作业,15分钟教学内容,5分钟即兴创作,5分钟留作业。在45分钟的课时里,10分钟检查作业,总结问题,20分钟教学内容(包括书桌前的乐理教学),5分钟听力或视奏训练,10分钟作业讲解。由于一个小时或一个小时以上的课时较长,学生程度也差异较大,所以,这两种课时由老师根据学生的水平自行分配时间。

    五、家庭作业

    在留作业的时候,老师一般会选择记在一个本子上,方便学生或家长查看。所留作业量不会太多,一般是堂课的内容加上一两首曲子,并且在课堂进行简单讲解及分析,但主要靠孩子独立完成。如果学生完成效果好,可以适当增加家庭作业。在德国课堂上,一般都是孩子与老师一起,家长不参与。所以,在家练习作业,一般由孩子自己完成。但这样有利有弊,好处是,老师可以很直观地看到孩子这周的练习情况以及孩子存在的问题,锻炼孩子自我思考能力;而坏处是,孩子独立完成钢琴课作业的效率不高,会走弯路,很难改正,丧失耐心等。其实,个人建议,刚开始,家长需要参与上课,并且认真记笔记,尽量理解老师讲解的问题,回到家可以用引导的方式去陪练,而不是直接告诉孩子结果。换句话说,家长在家陪练的时候,要担当“老师”的角色,只有这样,孩子才可能渐渐脱离陪练(家长),独立完成作业。

    六、总结

    教师要遵照儿童的认知规律,运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和方法来教学, 对孩子所取得的点滴进步要及时表扬。在教学内容的安排上要多样化。钢琴教学中所涉及到的教学内容基本上有:身体训练、弹奏技术、练琴方法、即兴、简单的作曲、视奏、作品解释、曲式分析、合奏、背谱、理论知识等。多样化的意思是说,在一节课或者一段时间的教学中要安排以上当中的两个或三个学习内容,另外的学习内容也要让学生有计划、有步骤地学习和接触。课堂内容的顺序可以偶尔地改变一下,不要一成不变。

    教师要培养学生的独立性,使学生能尽快地独立理解和处理作品。所以教师要经常要求学生找出所弹奏作品的性格特点,分析作品的结构,让学生自己来处理音乐。在提问学生时,如果学生回答起来有困难的话,可以给学生一点小小的提示作为帮助,或者是给学生几种答案,让学生来选择,但不管怎样都不要代替学生回答。在曲目的选择方面要考虑到学生的兴趣,也可以让学生参与选曲。在弹奏要求方面,不要一下子要求太高, 而是要逐渐地完善学生的弹奏,尽量给学生创造成功的经历。

    七、结语

    目前,我国的钢琴教学法理论还处在起步阶段,发展还很不完善。德国儿童钢琴启蒙教学法中所提出的从听觉入手教学,注重音乐性、趣味性、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的多样化以及教学原则, 都是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的。

    作者简介:曹越,哈尔滨师范大学音乐学院讲师。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7/13 6:14: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