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高校音乐教育学课程考试改革构想
范文

    罗宇佳

    [摘 要]

    高校学生的学业考试对于各高校人才培养有着重要的导向作用,课程考试的导向作用尤为明显。基于学业考试是高等教育质量检验的手段之一,音乐教育学课程的考试应淡化终结性评价,重视过程性评价,采取丰富多样的考试形式,改革当前音乐教育学课程的考试模式。

    [关键词] 音乐教育学课程;考试改革;高校

    [中图分类号]G61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2233(2019)12-0016-02

    大学生学业考试是评价其学业水平重要的形式,一直是高等教育领域讨论的话题之一,但在音乐教育领域并没有得到较多关注。笔者以“大学学业考试”和“音乐教育”为主题在中国知网进行检索,查找到的论文多为声乐、钢琴等课程考试的文献,而具体到音乐教育专业音乐教育学课程学业考试,相关研究寥寥无几。有学者指出:“推进高校考试改革,必须转变教育观念,注重平时考核,改革考试内容……”[1]同理,音乐教育学课程考试在高校音乐教育中同样需要全方位改革。

    一、音乐教育学课程考试现状

    音乐教育学课程是音乐教育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在音乐教育的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然而,这门课程的考试方式却面临着形式单一、内容不够综合以及缺乏实践性等问题。目前,音乐教育学课程的考试内容过于注重对音乐教育学基本理论、音乐教学法知识点的记忆,考试方式几乎都为闭卷笔试,这种学业考试方式不仅会降低学生对知识掌握的灵活性,也不能检验学生的实际能力。

    二、音乐教育学课程考试存在的问题

    学业考试是教学目标达成度的体现。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高校传统的课堂教学多以输入教学为主,注重教材知识的传授以及相关理论体系的学习,教学呈现出封闭性特点,体现在考试的内容和方法上多以知识背诵和任课教师出题为主,出题围绕教材,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认识和理解。

    音乐教育学课程学业考试也存在这样的问题。试卷考题(客观题与主观题)的设计上,客观题具有可以提高考试的公平性、公正性、标准性以及阅卷的有效性,减少人情分、误差分等益处,大多数老师更偏向于采用标准化、更容易检测的客观题来评价学生的学业水平。再加上高校音乐教育学课程通常只有一名教师担任课程教师,在考试试题的编制上,依据教师个人喜好随意命题的情形时有发生。如果只需读读背背就可以轻松通过考试,那么该门课程在很大程度上将会直接影响并引导大学生学习方式的形成与实际效果。[2]

    音乐教育学课程考试方式过于单一。目前音乐教育学课程考试一般可分为笔试(开卷和闭卷)、面试(实践操作、回答问题)及综合考试三种,这三种方式中,闭卷形式是运用最多的。这样的考试方式容易导致学生刻板记忆知识,而用一次性考试成绩来评价学生学习成果,并不能检測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创造性以及学习质量。

    音乐教育学课程考试结果反馈流于形式。一门课程考试结束,根据学生考试成绩进行学业分析,对于师生来说,都具有明确的教育教学反馈作用。而在现有的考试小结中,常常存在试卷分析报告随意填写,课程总结没有特色,缺乏教师的自我反思及自我评价。本来是考试结果分析环节中最有价值的部分,由于教师的漫不经心、疏于思考或者是对考试结果分析的不重视,导致这一环节草草了事。

    三、音乐教育学课程考试改革路径

    对于音乐教育学课程考试,首先要明确课程考试的目的。音乐教育学课程是音乐与舞蹈学学科音乐学(师范)专业的必修课之一。通过课程的学习,要使学生深入了解我国的美育理论、美育和教育方针政策的关系,明了我国音乐教育的历史、西方国家音乐教育历史与现状以及国外音乐教育专业的发展和国内外各种音乐教育学理论,并在课堂研讨中,使学生具有一定的音乐教学理论知识和科研能力,能够对美育和音乐教育的各种理论和实践有更多的了解,提出自己的见解。

    考试是为了实现人的发展目的。[3]从音乐教育学课程目标可以看出,音乐教育学课程考试的目的在于检测学生对该门课程目标的掌握情况。对于学生来说,通过音乐教育学课程的学习,参加该课程的学业考试是为了帮助自己明确知道自身在音乐教育基本理论知识、音乐教育教学实践方面存在的不足之处,查缺补漏,努力提高自己的学习和实践能力。对于音乐教育学课程任课教师来说,通过课程考试检验学生的学业成果,是最主要的任务。但考试的目的则在于考试可以找出学生在音乐教育学课程基本知识以及基本教学技能实践方面,与自己预先制定的课程目标之间的差距及存在的问题,通过对这些问题的反思,帮助自己更好地改进教学策略,改善教学行为,提高教学水平。

    其次,丰富考试内容。音乐教育学课程的教学内容包括中国古代音乐教育史、中国近现代音乐教育史、西方近现代音乐教育史、音乐教育学概论、音乐教育心理学、音乐教师的专业发展等。从教学内容来看,一次以客观题为主的闭卷考试,并不能较好体现出丰富的教学内容。在试题结构的编制方面,应该至少包括三方面的内容:音乐教育学理论学习部分、音乐教育实践运用部分、音乐教学反思感悟部分。

    音乐教育学理论部分主要在于测试学生对于音乐教育原理的熟识以及对于国外音乐教育原理的理解和借鉴,即学生对古今中外相关音乐教育理论的认识、理解、掌握,可以运用填空、选择、简答等题型,分值约为 40% 左右。例如学生对孔子音乐教育思想、布鲁姆的教学目标理论、中外音乐教育课程改革趋势的熟悉程度等。

    音乐教育实践运用部分主要考查学生对于国内外某一具有代表性的音乐教育理论在国内音乐教育教学实践中的运用,重点是对音乐教育基本理论实践运用程度的考查,分值约为40%。例如在编制音乐教育学课程考试题目时,结合目前正在引起全国大讨论的“赛课”,可以提供以下材料让学生辨析。对于“赛课”,一直有两种声音存在,有人认为,赛课是青年教师专业成长的擂台 HYPERLINK"http://baike.baidu.com/item/%E6%93%82%E5%8F%B0"t"http://baike.baidu.com/_blank" ,是交流教学经验、切磋教学技艺、展示教学风采、比试教学水平的机会。通过透明的公开课 HYPERLINK"http://baike.baidu.com/item/%E5%85%AC%E5%BC%80%E8%AF%BE"t"http://baike.baidu.com/_blank" ,可以深入课堂 HYPERLINK"http://baike.baidu.com/item/%E8%AF%BE%E5%A0%82"t"http://baike.baidu.com/_blank" ,直接面对学生,了解课堂环节和学生的学习过程。而有些人认为,现在的很多赛课,老师成了演员,后面有导演、编剧、舞台设计,像演一台戏似的。老师想获得的不是学生的反馈,而是握在每位评委手中的奖项,这样的赛课已经脱离了原来的意义。这些内容可以更好地测查学生对于音乐课程政策与管理、音乐课课程改革与评价的实践运用能力。

    音乐教学反思感悟部分主要是考查学生在学完一学期或者一学年音乐教育学课程后,对该课程的反思以及学习感悟。可以采用开放的题型或者撰写小论文的方式,分值约为30%。例如提问“学完音乐教育学课程之后请对该课程提一个问题”。这类题目的目的不是要提供标准答案,而是要通过学生的畅所欲言,检测学生有无发现问题的能力。

    重视综合性考试方式的运用。音乐教育学课程考试多以期末一次考试加平时成绩,其中期末考试成绩占总成绩的60%,平时成绩占40%,平时成绩的依据主要源于学生考勤。这样的评价方式简单,容易操作,但不能全面评价学生对课程内容的掌握以及学生的学习能力,也容易造成学生学习过程的前松后紧。而国外大学一些常用的平时作业、课前小测、提交读书笔记、期末论文考试等方式更能体现出对学生整个学习过程的检测,也能够改变学生平时学习不努力,考试临时抱佛脚,“59分可惜,61分浪费,60分刚好”的学习心态。

    总的来说,音乐教育学课程考试亟待改革。随着专业发展、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音乐教育学课程在考试内容和考试形式上应该打破传统学科壁垒,整合学科内容,注重学生复合型、交叉型、整合型问题解决能力的考查,真正发挥考试诊断并客观评价学生学习情况以及促进学生提高学习能力的本质功能。

    (责任编辑:张洪全)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20 1:35: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