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协同发展理论下的精准扶贫“4Z”思路与实践
范文

    黄淋 高琰

    摘要: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注重扶贫同扶志、扶智相结合,着力提高贫困人口的生存、生产、发展能力。交大一附院在精准扶贫工作中立足协同发展目标,在实践中创新形成了“扶志、注智、重治、建制”的“4Z”扶贫工作思路,通过深入实践着力提升精准扶贫工作效能,实现精准扶贫由被动“输血式”向主动“造血式”的有效转变。

    关键词:精准扶贫 协同发展 “4Z”实践 工作效能

    中图分类号:F124 文献标识码:A

    党的十八大以来,脱贫攻坚成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任务和指标,纳入“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脱贫攻坚战取得决定性进展,六千多万贫困人口稳定脱贫,书写了人类反贫困斗争史上“最伟大的故事”,赢得了国际社会的高度赞誉。精准扶贫是粗放扶贫的对称,是运用科学有效程序对扶贫对象实施精确识别、精确帮扶、精确管理的治贫方式。深入推进“精准扶贫”任务,是“全面小康社会”重要保障,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通过发挥自身优势,有效调动社会资源,沿着“精准”路线,发挥“精准力量”,取得了“精准”成果。

    1 扶贫概况

    陕西安康市平利县西河镇三合村是交大一附院负责包村脱贫的特困村。三合村辖6个村民小组,328户共计1221人,其中贫困人口117户280人,低保户44户82人,五保户26户28人。2015年4月起,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根据政府精准扶贫工作任务要求,向该村派驻“第一书记”落实攻坚脱贫任务。

    2 概念解析

    2.1 协同发展

    协同发展,就是指协调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不同资源或者个体,相互协作完成某一目标,达到共同发展的双赢效果。协同发展论己被当今世界许多国家和地区确定为实现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交大一附院有着60余年的建院历史,多年来,坚持将改善和提升西北地区人民群众的健康质量作为办院目标,作为“国家队”的大型公立医院,努力发挥自身优势,积极参与国家建设和社会治理,将协同发展作为精准扶贫的指导思想,努力建立“聚集资源、靶向施策、多路并进”的扶贫长效机制,在落实精准扶贫任务中不断探索创新。

    2.2 精準扶贫“4Z”思路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注重“扶贫同扶志、扶智相结合”,着力提高贫困人口的生存、生产、发展能力,这一要求具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西安交大一附院通过扶贫实践总结出了“扶志一注智一重治一建制”的“4Z”扶贫工作思路,从思想先导到技术支持,从多元共治到建章立制,为精准扶贫索出了一条新的道路,从而取得了突出的工作成效。

    3 基于协同发展理论的精准扶贫“4Z”思路及实践

    3.1 扶贫先要“扶志”

    习总书记指出,扶贫扶志就是扶思想、扶观念、扶信心,帮助贫困群众树立起摆脱困境的斗志和勇气。因为贫困,所以容易形成贫困人口的自信萎缩、形象躲避和话语缺失,这也印证了“人穷志短”的中国古语。因此,扶贫扶志其实也起到了“注气”的作用,让贫困群众有说得起话的底气,激发起动手创造美好生活的士气。

    西安交大一附院选派党龄时间长且有基层工作经验的同志担任“第一书记”,同时采取医院党支部与贫困户结对子的方式,为“扶贫扶志”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一是通过集中“扶志”,定期宣讲介绍让贫困群众了解国家扶贫政策,转变思想认识,消除思想顾虑,把握政策红利。二是个别“扶志”,深入贫困群众家中、田间地头,针对贫困家庭的贫困原因,详细介绍党和国家的扶贫政策,分析贫困原因,定向脱贫方式,树立贫困群众的脱贫信心。三是多维“扶志”。从利于认同、利于接受、利于配合的角度,发动村两委、党员、干部、群众从多种角度对贫困群众进行“扶志”,从而达到对扶贫工作“想得通、看得见、摸得到”的实际目的。通过有效的“扶志”,让广大贫困群众积极参与到脱贫的实践当中,充分激发主观能动性,配合当地政府、村两委和帮扶单位,共同推进脱贫任务。

    3.2 关键在于“注智”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扶智就是扶知识、扶技术、扶思路,帮助和指导贫困群众着力提升脱贫致富的综合素质。党中央强调“深入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推动特色产业发展,增强贫困地区和贫困群众自我发展能力,创新扶贫协作机制,支持社会力量参与扶贫。这种变“输血”为“造血”的扶贫思路,既以战略思维谋全局,又极具操作性,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重要方法,也为实施产业扶贫指明了方向。

    交大一附院围绕精准扶贫脱贫任务,加强应用对策研究,在充分调研分析扶贫村资源条件的基础上,结合当地农业特点和人群结构,以“三变”为推手,即变“资源为资产、变资金为股金、变农民为股东”,探索发展合作社项目,把村民的个体经营方式转化为有组织、有分工的产业经营模式,让贫困户拥有“股权”,长期受益。根据当地土壤富硒特质,通过医院注资、社会引资,共计投入100余万元建立起绞股蓝种植园和食用菌种植大棚。积极吸引本地商户回乡投资,通过当地政府政策支持,投资成立黄牛养殖基地。帮扶30户贫困户88人持有“食用菌专业合作社”“养牛专业合作社”30%的股份,带动35人就业。动员“油牡丹产业合作社”“绞股蓝产业合作社”,针对本村的农技人员和劳动力开展技能培训,累计培训800人次,吸纳周边贫困户160余人。建立“互联网+农业”发展模式,协助建立“乡村淘宝”,通过互联网技术对扶贫产业从技术、生产、加工、流通到销售等各环节进行效能提升。

    3.3 过程突出“重治”

    在扶贫工作中往往更多注重从经济思维出发,专注于在扶贫资金、项目、效益上想办法,交大一附院在实践中认为,扶贫更要有“治理思维”,从多种角度、多种思维去改变贫困思想、贫困环境和贫困面貌,使贫困群众在思想获得、精神获得、环境获得和物质获得中实现“多元”脱贫。

    交大一附院利用自身医疗优势,与县医院和乡镇卫生所建立“医疗对子”,定期进行人才培养、技术指导,为村卫生所设备更新和房屋修缮,定期义诊送医送药,专家上门诊查治疗,开创了“一附院一县医院一乡镇卫生院一村卫生室”四级联动的医疗扶贫新模式,多措并举不断提升当地医疗技术水平,从而有效保障群众健康水平,防止因病致贫、因病返贫。以建设“美丽乡村”为目标,开展村庄环境综合整治,出资10万元铺设道路,联合慈善企业安装太阳能路灯,争取省项目支持经费,帮扶建成400米长、2.2米高的河堤,保障了23户贫困户迁移下山的“安居工程”建设。全院34个党支部签订“一对一”帮扶目标责任书,发动党员干部捐款11万元,针对6户特困家庭实现精准帮扶。孩子是贫困家庭的希望,为了让贫困家庭的孩子更好地成长,用知识改变命运,医院邀请心理辅导专家开展心理咨询,资助2名贫困大学生上学,组织“心怀梦想,立志成才”夏令营活动并赠送8万余元棉被、书籍和文体用品。交大一附院通过不同角度、不同思路的“扶贫治理”,不断提高贫困群众的生活质量,提升幸福指数。

    3.4 结果体现“建制”

    制订规矩、制度的目的是为脱贫攻坚保驾护航,出发点是讲究扶贫成效。如何保持扶贫工作成效,确保已经脱贫的不再返贫,持续脱贫的达到完全脱贫目标,就必须要用制度加以规范和约束,使党中央和各级政府的扶贫政策,以及帮扶单位的扶贫资源真正落到实处,使贫困群众脱贫受益,共享国家发展成果,共同迈入小康社会。

    交大一附院在精准扶贫实践中,宏观层面上,第一,结合贫困村实际制定脱贫规划,分阶段步骤推进实施;第二,找准产业扶贫项目,制定项目实施计划,保障扶贫项目的可及性;第三,以协议方式保障扶贫项目的精准化和保障度,保障贫困对象兜底脱贫支撑;第四,完善单纯依靠收入水平识别贫困户的识别方法,综合考虑农户收入水平、消费支出结构、家庭人口情况、贫困原因等,建立多维度的综合识别体系,对贫困人口进行动态识别。微观层面上,按照黨和国家对扶贫工作的要求,确定“第一书记”的岗位职责,制定任职期间扶贫工作计划;立足党章要求,协助建好基层党组织;落实“三会一课”制度,保障党员作用发挥。落实扶贫考核要求,对标扶贫任务,用扶贫实绩和贫困群众评价综合评定帮扶单位和“第一书记”工作成效。

    “十三五”规划指出,到2020年中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这就为新时期的农村扶贫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如何通过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体制机制的创新,构建农村贫困人口脱贫、致富的长效机制,打赢脱贫攻坚战,保障贫困人口共享经济发展成果的基本权利,已经成为党和政府高度重视的经济和社会问题。交大一附院立足协同发展理论,充分发挥自身优势资源和带动作用,一边实践一边总结,立足“扶志、注智、重治、建制”的4Z模式,不断提升和优化精准扶贫工作效能,通过被动“输血式”向主动“造血式”扶贫模式的转变,为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早日实现贡献应有力量。

    参考文献:

    [1]坚成果.精准扶贫中国书写最伟大故事——国际社会积极评价中国脱贫攻[N].人民日报,2017-10-23.

    [2]郑永年.中国的“精准扶贫”及其未来[州.联合早报,2016-1-16.

    [3]苏怡,徐建龙.智力扶贫让扶贫更高效[DB/OL].人民论坛网,2017-7-12.

    [4]胡光辉.扶贫先扶志扶贫必扶智——谈谈如何深入推进脱贫攻坚工作[N].人民日报,2017-01-23.

    [5]赵晓峰,邢成举.农民合作社与精准扶贫协同发展机制构建:理论逻辑与实践路径[J].农业经济问题(月刊),2016(4):23-27.

    [6]张玲,杜一鸣.精准扶贫长效机制研究[J].河北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7(1):88-89.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8 18:1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