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高职院校核心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范文 | 全细珍+张亚玲+伍耿清 摘要:本文根据核心竞争力理论及高职院校的办学规律,研究高职院校的核心竞争力的构成要素,运用层次分析法构建了高职院校核心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旨在帮助高职院校分析竞争优势和劣势,以提升核心竞争力。关键词:高职院校 核心竞争力 评价指标体系 构建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Construction of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of core competence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Quan xizhen,Zhang yaling,Wu gengqing(Guangxi Electric Power Institute of Vocational Training, Guangxi Nanning 530007,China) Abstract:According to the school rules and the theory of core competence of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the elements of core competitiveness research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using AHP to construct the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of the core competitiveness of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aims to help the analysis of competitive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in order to enhance the core competitiveness. Key words: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Core competence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Structure 隨着我国经济的发展,高等职业教育在高等教育规模中已占半壁江山。与此同时,高职院校之间的竞争日益激烈,其竞争的实质是核心竞争力的竞争,在这场竞争中,国家级、省级示范高职院校处于优势,非示范性高职院校处于劣势,非示范性高职院校要持续发展,必须提升其核心竞争力。 1 高职院校核心竞争力的界定 目前,高职院校核心竞争力没有统一的定义,经过研究,我们赞同以下观点:高职院校的核心竞争力是指在高职院校内部整合了的知识和技能, 是在办学过程中形成的不易被同类院校简单仿效的,能给学生及家长、用人单位和社会带来价值, 创造双赢乃至多赢的独特的能力。[1] 2 高职院校的核心竞争力的构成要素 根据核心竞争力特性,高职院校核心竞争力构成要素有三方面: 2.1人才培养能力和社会服务能力 核心竞争力最基本的特性是价值性。高职院校核心竞争力的价值性体现在提供给学生及其家长、用人单位认同的价值[2]。因此,高职院校的核心竞争力构成要素首先是人才培养能力和社会服务能力。 人才培养能力是指把学生培养成为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能力[3]。高职院校要具备这种能力,必须拥有良好的教学设备,先进的实训条件、“双师型”师资队伍、校外实训基地等有形资源,以及健康的校园文化、较强的管理能力等无形资源。因此,人才培养能力可以通过良好的教学设备,先进的实训条件、高素质的“双师型”师资队伍、深度融合的校企合作、健康的校园文化建设、机制健全、管理规范等指标考量。 社会服务是高校的三大职能之一。社会服务能力是衡量或体现高职院校办学实力和办学水平的重要指标,社会服务能力强的高职院校,在行业企业中应当具有良好的知名度和美誉度。高职院校为企业进行社会服务,能有效提升其在行业企业中的影响力,为学校发展创设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进而促进产教深度融合。社会服务能力可通过为企业开展培训服务、技术服务、行业影响力来考量。 2.2办学特色 核心竞争力具有独特性。高职院校核心竞争力独特性体现在办学特色。办学特色是学校在长期办学实践过程中所形成的有别于其他学校的独特的办学风格和办学理念,以及有影响力的校园文化等。办学特色彰显学校办学优势,形成学校品牌效应,是高职院校核心竞争力的构成要素。它可以通过办学理念和办学定位,特色专业、示范建设项目、精品课程数量和质量等指标来考量。 2.3市场驾驭能力 核心竞争力具有延展性,能向更具有生命力的领域拓展[4]。核心竞争力强的高职院校以市场导向设置专业,契合区域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求,招生有生源、就业出口畅通。因此,市场驾驭能力成为高职院校核心竞争力的构成要素,它可以通过专业设置适合市场需求,生源好、报到率高、就业率高等指标考量。 2.4创新能力 虽然核心竞争力具有不易模仿的独特性, 但并不表示它永远不被竞争对手模仿和超越,只有不断随着环境变化进行创新,才能可持续发展。因此,创新能力是高职院校核心竞争力的构成要素,它通过制度创新、管理创新、技术创新、文化创新等方面考量。 3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高职院校核心竞争力指标体系构建在 3.1建立层次结构 为了更好地评价高职院校的核心竞争力,在确定高职院校核心竞争力的评价要素的基础上,我们根据层次分析法的步骤和要求,建立层次结构。其具体目标层、准则层、方案层的关系,见图1。 ![]() 3.2构造比较判断矩阵并进行层次单排序 由组织专家7人对准则层、方案层进行两两比较,由于专家的意见比较集中,为便于计算,取专家评分值的众数,建立6个构造判断矩阵,分别为A-B(相对于高职院校核心竞争力这一总目标,各准则之间的相对重要性比较)、B1-C1-6(相对于人才培养能力准则,各指标之间相对重要性比较)、B2-C7-9(相对于社会服务能力准则,各指标之间相对重要性比较)、B3-C10-13(相对于办学特色准则,各指标之间相对重要性比较)、B4-C14-15(相對于市场驾驭能力准则,各指标之间相对重要性比较)、 B5-C16-19(相对于创新能力准则,各指标之间相对重要性比较)。 利用方根法计算出各判断矩阵的特征值,即各因素的权重值。具体计算步骤如下: ![]() 通过计算,判断矩阵A-B的特征值为W=(0.33 ,0.14,0.33,0.14,0.07),详见表2。 判断矩阵B1-C1-6的特征值为W1=(0.25 ,0.30,0.17,0.06,0.10,0.12),见表3。 判断矩阵B2-C7-9的特征值为W2=(0.33 ,0.33,0.33), 见表4。 判断矩阵B3-C10-13的特征值为W3=(0.37 ,0.37,0.16,0.09), 见表5。 判断矩阵B4-C14-15的特征值为W4=(0.50 ,0.50), 见表6。 判断矩阵B5-C16-19的特征值为W5=(0.37 ,0.09,0.16,0.37),见表7。 3.2.4一致性检验。根据特征向量计算各判断矩阵的最大特征值,对层次排序进行一致性检验,其计算公式: ![]() 4 结束语 从“表8高职院校核心竞争力指标体系层次总排序”看, 准则层中,B1即“人才培养能力”和B3即“办学特色”所占权重较大,各占0.33。方案层中,C10即“办学理念先进,办学定位准确”、C11即“行业特色突出,专业特色鲜明”所占权重最高,各占0.12。其次,C2即“双师型师资队伍”权重占0.10,C1即“教学设备优良、实训条件好”,权重占0.08,C14即“专业设置适合市场需求,生源好,报到率高”; C15即“学生就业率高,就业质量高”各占0.07。因此,高职院校应在加强“立德树人”的同时,要致力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走特色办学之路为抓手,不断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为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提供师资保障;加大实训条件建设投入,强化学生专业技能训练,提升学生的就业竞争力,确保进口旺,出口畅,最终提升核心竞争力。 参考文献: [1] 郑俊钦.高职院校核心竞争力的构成及其培育[J].高教论坛,2008 (2):3- 6 . [2] 胡艺华.关于女子大学发展战略的思考[J].高校教育管理,2008 , 2 (3):83- 88. [3] 刘剑坤.基于提升核心竞争力的XH专科学校发展战略研究[D].西北工业大学,2006. [4] 刘俊,毛道维.基于AHP理论的股票选股模型实证研究[J].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 , 7(3) :15- 17. ![]()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