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略谈情感熏陶艺术在榜样教育中的作用 |
范文 | 黄 阳 摘要 情感是人进行认识活动和产生行动的动机,是意向活动对认识起主导作用的形式之一。在进行榜样教育时发挥情感熏陶的作用,可使得榜样教育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关键词:情感 榜样 榜样教育 情感熏陶艺术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榜样教育的作用是巨大的”。人们常常利用榜样来进行教育。效果,当然有些是好的,但也有些是差的,甚至是反的。有时榜样会成为“靶子”。这是为什么呢?榜样教育是教育者运用典型来感染、熏陶学生,让学生能够自觉的自主的模仿先进典型的优秀品质、良好行为,成为社会、国家需要的栋梁。但最终的结果,往往事与愿违!这其中的原因很多,可能是榜样的形象选择的丰富度、层次感不足,亦或榜样教育的功利化及榜样学习的虚假化等所致。想使榜样教育的效果与初衷一致,重要的是要让受教育者从内心深处欣赏或崇拜先进典型,让其对榜样产生认同感、亲近感和认同度、情感共鸣度,认为他的品质和行为是值得学习和效仿的。 一、榜样教育法 (一)榜样与榜样教育 榜样,即为人们藉以模仿的形象。榜样具有四个要素:第一,形象要素,即榜样是指人们能够仿效的活生生的形象,是从现实生活中升华而来的理想人格特征;第二,性质要素,榜样反映一定社会中特定的阶级或阶层中道德的本质;第三,层次要素,榜样本身包含着尚未被大众普遍接受的高层次道德,不同层次的人需要不同层次的榜样示范;第四,功能要素,榜样不能是为了树立榜样而去树立榜样,它应表现为一定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其目的就是通过树立榜样,而去影响人们的思想和行为向好的方面发展。榜样的特点在于形象性和易模仿性。榜样总是以生动鲜明的形象体现着某种思想观念、行为准则、理想品德, 富有感染性、激励性同时又是直观的、具体的, 具有可学性或易模仿性的而容易被人们接受、效仿。失去了形象性和易模仿性,也就没有了榜样。 而榜样教育指的是教育者根据教育目的、受教育者的身心特点, 选择相应的榜样, 启发、引导受教育者模仿、学习榜样的行为习惯、知识技能与思想品德的过程与方法。榜样教育是通过进步佳、图强性、接近性和综合性的典型群体形象,结合人的心理发展特征和时代环境,对学生起参照示范或警世作用运用榜样的理想、志趣、信念、追求等形象化、生动化的展示,突出他们的人格力量,去感化青年人的灵魂,激励人们去学习、仿效。 (二)榜样教育法 榜样教育法是指树立先进典型,以先进人物的先进思想、先进事迹为范例,教育人们提高思想认识、政治觉悟、道德品质的一种方法,它又叫做典型教育法或示范教育法。榜样教育法运用得当可以起到的积极作用有:使受教育者形成良好的道德,发挥个性,创造更大的社会价值;形成积极向上、竞相拼搏、争相奉献的良好风尚;使全体社会成员为社会主义建设做出贡献。如果运用不当,会使其意义被淡化甚至使教育者及受教育者对其作用产生怀疑。 二、情感熏陶艺术 (一)情感与情感教育 从广义上讲,情感是人对容观现实的一种特殊反映形式,是对客观事物所持态度的体验,反映客观事物与人箱要之间的关系。这是情感的客观属性。从狭义上讲,情感是人心理状况的外部表现,是心理活动的晴雨表。这是情感的主观属性。即情感,是伴随着人的感觉、知觉、记忆、思维、想象等认识过程而产生的对客观事物的态度体验,它与人的社会性需要紧密相连,是人类特有的心理现象。 而情感教育就是指教育者满腔热情地进行教育活动,在教育过程中不仅注意诱发、激励受教育者的情感,使之处于最佳状态,而且把情感培养视为教育的目标之一。情感教育的重要特点在于以情感人,引起共鸣。其主要表现为以感染、激励为主的形象教育式感化; 以关心、照顾、信任为主的温暖式感化;以各种艺术手段进行的艺术典型感化;以及以其他形式进行的潜移默化的教育。情感教育的功能在于教育者通过积极的情感,抑制受教育者的消极情感;使受教育者产生指向正确教育目标的动机,具有激励、诱发和调节的重要功能。 (二)情感熏陶艺术 情感熏陶艺术就是将心理学的有关知识和情感教育、心理咨询的方法与技巧,通过科学的、巧妙的手段运用到榜样教育的工作中,通过了解和掌握学生情感心理发展变化的规律,因势利导,达到使学生心悦诚服的目的。这是一种科学的工作艺术,它的关键是利用心理学的一般原理和方法,深入了解对象的情感活动规律,有针对性地进行榜样教育,它与传统的说教式的教育方法艺术相比,具有平等性、启发性、易接受性和正向情感的感染性等特点。它强调创设轻松和谐的氛围,将情绪、情感等非智力因素综合组织,发挥情感最大功能,以情动人、以情育人。 (三)情感熏陶艺术的原则 1.从实际出发原则。从实际出发原则是在榜样教育工作中坚持解决思想、实事求是的具体体现。要增强榜样教育的渗透力,必须坚持从实际出发、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原则,增强针对性, 因人而宜、因势利导、对症下药。榜样教育工作者的情感表达也要有针对性, 其情感的流露、表达需要根据教育内容、教育对象、教育场合和教育时机的不同而有针对性地进行。 2.情感交融原则。情感是在认识过程中发生发展的。浓厚的感情是以深刻认识为基础的。情感现象虽然复杂,但它并非抽象地脱离道理而存在着的。情与理总是相互渗透、密不可分的。进行榜样教育的工作一定要讲清大道理,这是该项工作的党性要求所在。榜样教育工作者首先自己要明白道理,这个大道理是被实践证明了的真理,它包括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以及其它科学知识。榜样教育工作者还要坚持讲政治,对重大原则问题立场坚定、旗帜鲜明,要坚决同各种错误思潮进行斗争, 绝不能任其泛滥。情与理的辩证关系要求我们既不可冷酷无情,也不可以情代理,用感情代替政策。遵循情理交融原则,将有助于教育对象受教性的最大限度发挥。 3.情真意切原则。榜样教育工作者要带着真情实意去做工作。党的三代领导人在这方面为我们树立了光辉的典范。邓小平同志曾经反复强调“一定要关心群众生活”,“ 越是困难的时候,越要关心群众”。江泽民同志一再要求党的领导干部“ 下高楼、出深院, 到基层去,到群众中去,特别是到艰苦的地区和困难的单位去,体察民情,了解民意,给群众办实事,为群众排优解难。”情真意切地为群众办好事、办实事是开展榜样教育工作最扎实的基础,能在党和政府与人民群众之间架起一座连心桥,发挥暖人心、得人心、稳人心的重要作用。 三、情感熏陶艺术在榜样教育中的作用 1.情感在榜样教育过程中的动力作用 高尚的情感是推动人完成事业的动力,不良情绪是品德不端的一个重要因素。因此,高尚情感的培养和不良情绪的转化,对榜样教育具有重要意义。情感作为实践的动机,作为人对待事物的心理来说,乃是性格形成的必要心理因素和重要环节。很清楚,要使人们形成某种高尚的思想,只是在认识上知道是什么,还没有对此思想的感情,这样的认识是不够的。因为只有有了情,才能有动力,才能有目标,才能产生意志和行动。所以,情感在榜教育中有强大的动力作用。 2.情感在榜样教育过程中的调节作用 人们由于内外因素的影响,如被人欺侮、自惭形秽、过高自负或神经过敏、孤独念家、信仰及对立意向冲突,不合理的限制和譴责、挫折与失败等,都可能造成情绪纷扰,产生消极的情绪情感体验,影响其身心健康。如不及时教育和疏导,可能形成某种低级的情趣。因此,有针对性地进行调节纷扰,纠正低级消极的情趣,才可能培养人们高尚的思想和情操。特别要加强正面教育,强化正确积极的情感,克服错误消极的情绪,是的榜样教育达到理想的效果。 3.情感在榜样教育过程中的桥梁作用 人们之间的相互尊重、信任和爱护,必然会加深彼此间的理解和认同,从而使人们之间架起一座心心相印的情感桥梁。人们之间要建立起这种相互学习、相互尊重、相互激励的关系,则要求在教育过程中要动之以情,晓之以理, 细如雨丝,导之以行,持之以恒,诲人不倦。 4.情感在榜样教育过程中的互激作用 所谓互激作用是指群体中两个以上的成份个人或下属集团由于交互作用形成某种情感和力量,而出现互相超越上升的激发状态。例如,中国游泳健将第一次获世界冠军时,许多院校的学生异常兴奋,鼓掌欢呼还觉不够,有的就游行,敲锣打鼓或放鞭炮。造成这种超常行为的心理因素,就是超出他人以渲泄自己的情感。在榜样教育工作中,要注意互激的积极作用,引导人们向先进典型学习,激发他们模仿学习的情感。 最后,在使得榜样的教育能够充分发挥情感熏陶艺术的巨大作用必须注意以下几点:第一,榜样的真实性,即榜样就在我们的身边,离我们并不遥远,是我们可觉、可知的。如利用电影、电视、网络等媒体宣传,把学生带进某种特定的情境之中,以具体的形象激发学生的道德情感;组织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学生通过活动体验内化道德情感;请英雄模范等先进人物和优秀校友,讲述自己的经历和心理历程,陶冶和升华学生的道德情操。第二,榜样的时效性,即榜样要跟上时代的步伐并且具有超前性。第三,榜样的吸引力,即榜样要使得受教育对象产生情感共鸣,觉得其就是我的榜样,我学习的目标。 榜样教育不是一蹴而成的,而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在榜样的教育中充分发挥情感熏陶艺术的积极作用,不仅仅可以使得人们产生情感共鸣和巨大的激情,从而去学习和践行,还能够使得榜样教育提高实效,充分发挥榜样教育的作用。 参考文献 1.赵平.思想政治教育探索.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1991年 2.祖嘉合.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教程.北京大学出版社,1900年1月1日 3.韩玉芳 林泉.思想政治工作方法教程.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8年 4.教育部社会科学研究与思想政治工作司组编.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06月第1版 5.彭海堂.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新探.长江出版社,2004 年 6.尚鸣谦 徐万彬.情感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德州师专学报.第13卷第3期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