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高校智库创新刻不容缓 |
范文 | 本着2015年中央国务院“办好中国特色新型智库”的通知精神,最近国家教育行政学院举办了第一期高校智库与社会服务专修班。据悉,全国150名高校领导、专家、教授参加了专修班,《管理观察》杂志总编辑李树林及教育部系统的七位专家应邀为该班作了题为“我国高校智库建设的理论方法及展望”的专题报告。 阐明高校智库建设理论与方法 据悉,2009年李树林主持的联合课题组写给教育部高教司的一份研究报告中在我国最先使用了“高校智库”这个词,随后,2010年,李树林在《管理观察》杂志上发表了《迎接高校智库时代到来》的卷首语,嗣后2013年又出版了《中国高教改革和智库问题论文选编》小册子,这些文章受到了高教界重视。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李树林总编辑应邀为该班作了专题报告。据了解,这个报告共分三大部分:第一部分谈对高校智庫建设理论方法的认识,重点阐明了高校智库建设理论创新,要正确处理全球化与本土化的关系,要正确处理教育与经济的关系,要正确处理大战略与小战略的关系。第二部分为智库实验与共享理论。这部分首先对大庆科技进步智库实验、大众化教育模式智库实验进行了介绍,同时对实验结果对高校智库的启示进行了归纳。其次,提出了成功智库具有的五个共同品质。第三部分对高校智库的前途进行了展望和预测,并提出了五条建议。 CMTT对高校智库建设发声 本刊之所以能对高校智库发声,能量主要源于中国管理智库的基础。中国管理智库是国内比较早的思想库、智囊团。起源于1982年的大庆科技进步调研活动。中国管理智库21世纪初开始组织知识联盟,2006年正式起名为中国管理智库(CMTT)。 CMTT有别于一般智库组织形式,它是集传媒、研究、顾问、全球化性质和特点为一体的交互结构模式。CMTT是分别由1992年成立的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科技进步研究所、1981年创刊的《管理观察》杂志社、1999年成立的北京软知本管理产业顾问机构、2011年成立的北京全球南南科技发展中心等四方组成的新型智囊集团。 30年来CMTT为推进管理本土化,在管理兴企、兴教、强国等方面为各级政府、企事业单位和领导者提供了近100份研究报告,其中“大型企业科技进步调研、软着陆建议、推动管理本土化、中国南南合作”等研究报告受到国家领导的高度重视,在社会上产生了比较大的影响,发挥了较大的作用。 CMTT30年的发展并不是一帆风顺的,不但有成功经验,也有失败的教训。CMTT认为:一个成功的智库应当具备“国策(政策)对路、理论创新、成果转化、领导重视、社会影响”五个共同品质,也可以说是智库成功的五条基本原则。 CMTT未来奋斗的目标是:打造中国特色新型智库,推动中国管理本土化,资政为国,富民强军。为此,本刊确定了今后的三个发展方向。第一,深入研究习主席“治国理政”科学体系。总结和研究习主席管理思想,研究制定应对新常态对策,为建设社会主义强国服务。第二,推动管理本土化,把管理兴企、兴教、强国发展战略落到实处。组织国内科技和教学管理工作者开展国家项目“中国本土化企业与高校管理案例库组建工程”大科学的联合攻关,解决高校管理教材本土化改造的问题,解决企业经验上升到科学管理的问题,从而推动基层单位和地方政府决策科学化民主化进程。第三,向世界各 国介绍和宣传中国管理经验,总结中国南南合作经验带动全球南南合作升级,为发达国家提供研究中国问题的案例和资料,配合“ 一带一路”大战略,扩大中国管理经验在国际上的影响力。第四,引进联合 国智囊团,建立国际七人团。邀请中国在联合国七位高级官员组成国际智库七人团,以中国管理智库为依托,为中国高层决策提供研究报告和顾问服务。 (《我国高校智库理论与方法》一文见本刊12页)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