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论老龄人力资源深度开发 |
范文 | 李永红 摘要:老龄人力资源具有非常大的优势,包括开发成本低、心理已经成熟、人生的阅历非常丰富、具备足够的实践经验,要走出对于老龄人力资源开发的管理错误和教育错误以及认知错误,为老龄人创造出和谐安定的社会生存环境,建立健全老龄人力的资源开发,深度开发并且实施相对应的奖励制度,人口老龄化长时间产生的社会养老沉重、劳动力不足等等影响社会整体发展的问题就可以得到缓解,进而,就可以推动社会的整体经济发展。 关键词:老龄人力资源 深度开发 资源资本化 权威资料显示,中国自上世纪90年代末期就步入了老龄化社会,国家统计局调查显示,我国超过60岁的老年人已经达到1.7亿人口。到2020年,我国的老龄化人口将突破2.43亿,老年人占人口总数的17%。2050年将达到4.3亿,中国就会进入重度老龄化社会,老年人占人口总数的35%。人口急剧的老龄化,对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构成严重的威胁,对于全国人民的生活水平将会造成巨大的压力。 1.老龄人力资源开发的意义 将老龄人群的经验、技能、知识最大化的利用、提高老龄人的社会创造力、拓展老龄人的服务项目以及年限就是对老龄人力资源的深度开发。从某种层次上来说,深度开发老龄人力资源,具有非常重要的实际意义。 1.1缓解劳动力供给不足的一系列问题 这些年,中国大部分地区都出现“民工荒”问题,社会发展依赖于经济发展,但是我国的经济发展正大面积产生劳动力资源结构性紧缺现状,以此来推测,后期就会出现全面的劳动力紧缺问题,人口急剧的老龄化会加大人力资源紧缺问题。联合国权威机构调查显示,中国的老龄化人口在2015年就会达到最高峰值,之后就会缓慢减少,每年的人口减少大概为400万人口,中国人口的年龄结构将会整个的颠覆过来,由以往的金字塔结构转变为倒金字塔。我国的人口红利不仅会结束,我国的经济发展还会大面积的面临人力资源枯竭。当下,如果对于老龄化人力资源进行深度的开发,就可以对于社会的劳动力供给不足问题起到缓解作用。我国的老年人退休年龄远远低于联合国规定的老年人退休年龄,还有个别地区,还出现提前退休的严重现象,无疑更加加剧了老龄化问题。 1.2减轻社会对于老年人的养老问题 人口的急剧老龄化加大社会的抚养比例。人口数量中的劳动年龄人数和非劳动年龄人数之间相比就叫做抚养比,又称之为抚养系数,用百分数加以表示。老龄人数增加则会加重社会的养老负担。21世纪初,我国的基本养老保险金额为2115.5亿,到2005年,我国的基本养老保险金额达到4040.3亿,增长率达到18.2%,到2010年初,我国的基本养老保险金额已经超过8894.4亿。中国的现状是未富先老,社会养老保障机制起步非常晚。老年人群在自身的身体健康条件的允许下,进行力所能及的事情,发挥自身的余热,可以有效的减轻社会的抚养比例,降低社会的养老负担。 1.3促进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人是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中心问题,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公布的《人类发展报告》中指出人力资本的积聚可以取代某些易耗尽性资源的形成,进而,人类的发展应当被视为可持续发展的动力原因。一个国家可以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中之重关键在于这个国家掌握多少的人才资源。我国的人才资源缺乏是众所周知的问题,中国老龄委员会调查显示,中国每年将会有6万多具备专业技术的人才退休,人力资源的大幅减少,对于我国的经济发展将会起到制约作用。对于老龄人力资源进行开发,将会缓解当下社会人才紧缺的问题,调动起老龄人口的积极性并且加以利用他们身上的剩余价值,可以极大的改善我国人才紧缺的现状,也就可以促进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1.4提高老年人的身体和心理健康 伟大的无产阶级思想家马克思在《哥达纲领批判》中表示,共产主义社会中的劳动不仅仅只是一种谋求生存的手段,其劳动本身更应该是生活的第一原则。我国的社会主义进程才刚刚起步,远远没有达到共产主义层次,劳动是人类自身的生活意义以及自身价值的体现,人类的尊严和人际交往以及社会地位都与其工作生活紧密联系。人类对于自身的退休,不仅仅只是没有了工作,更加是丢失了过去的社会定位角色,颠覆了长时间养成的行为方式。将老龄人力资源进行深度开发,就是中国的古话“老有所依”。人类老年可以有所作为,可以促使老年人晚年可以更加的幸福安康。 2.老龄人力资源深度开发的优势所在 当下的老龄人力资源开发的前景和效益虽然远远比不上青壮年的人力资源开发,但是,老龄人资源进行深度的开发也有自己的优势所在。 2.1老龄人力资源实践经验的优势 老年人随着年龄的增长,不仅具备大量的智慧和知识,还有极其宝贵的社会实践经验,远超其他年龄层次的人群所具备的经验型人才资源。大多数老龄化人才所积累的知识不仅有过去的,还有现在的,具备连续性。老年人的心态和处事方法以及宝贵的经验是年轻人远远不可比拟的。 2.2老龄人的阅历优势 老龄人的年龄在增长的过程中,积累了大量的坎坷、曲折、复杂的经历,在对于事物进行分辨的过程中,大多是深层次的思考,透过事物的表面去看其内质。老年人对于问题可以深刻、全面、准确的进行分析,结合多年的成功和失败经验,最终形成了完善的价值观和人生观以及世界观。老年人的人生阅历是社会的财富。 2.3心理成熟优势 权威资料显示,老年人随着年龄的不断增长,体力会不断的降低,但是老年人的智力水平却不会消失,甚至,有些功能还会更强,比年轻人的心理更加的成熟。由此可知,老年人随着年龄的增长,心理也会不断的成熟,老年人所积累的力量就会发挥出来。 3.老龄人力资源进行深度开发中所存在的问题 老年人是社会的宝贵财富和人才资源,在社会和家庭中都有极其重要的作用,老龄人的深度开发潜力是巨大的。但是在实践的过程中,却存在太多的问题。 3.1认识的误区 我国的传统观念限制,老龄人是一种包袱,知识陈旧,思维僵化,没有办法适应社会当下的发展需求,这些观念都是错误的,要及时的改正。还有一些人认为老年人延迟退休是在和年轻人抢饭碗,是造成年轻人失业的“罪魁祸首”。严格意义上来说,以老年人的自身利益来看,的确存在很多的问题,但是和老龄人创造的巨大利益相比,这些问题是可以理解的。 3.2开发的机制不完善 在中国,怎样去开发老龄人力资源问题,国家没有足够的重视力度,缺少必要的经费保障和系统性的规划,也没有科学的奖励制度和方案。对于老龄人的权益保障和使用管理以及价值评估没有一个系统性的体系,国家要加大对于老龄人工作的政策。 3.3行业的不合理分布 权威数据显示,老龄人就业中,处于第一产业的人数超过90%以上,处于第三产业的人数达到6%左右,处于第二产业的人数只有3%左右。农村老年人口劳动参与率超过43%,如此高的劳动参与率和农村老龄人健康水平以及医疗保障水平严重不符,大大的伤害了农村老龄人的身体和心理健康。 4.老龄人力资源进行深度开发的路径选择 人口老龄化是没有办法去避免的,但是人类对于人口老龄化也不是没有办法去适应,完全可以发挥出老龄化人口的主观能力,深度开发老龄人力资源,可以极大的化解社会矛盾,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 4.1创造和谐的社会环境 要消除老年歧视,客观公正的对老龄人的工作和能力进行评价,对于老龄人的再工作要予以尊重,重视老龄人社会和经济发展中的价值。老龄人继续工作,社会要给予充分的鼓励和帮助,进行适当的回报。国家对于老龄人的研究、经费、疗养、服务、学习要给予适当的政策帮助。 4.2建立和完善老龄教育体系 老龄教育事业是一项带公益性的朝阳事业,要健康和稳定以及可持续地发展,要走规范化的建设道路。政府要进行科学的规划,完善和健全老龄人的管理体系和保障制度。利用社会资源积极的开展老龄教育工作,创造社会全力支持老龄教育事业的局面。 4.3为老龄人力资源开发提供坚实保障 老龄人力资源开发是一项庞大、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需要科学合理的制度安排。国家要立法保护退休人员再就业所取得的正当收入,任何机构都不可以寻找任何借口去克扣和减少发放老龄就业人员的回报资金。老龄人的报酬要依法纳税,不可以额外收费。 5.结语 老龄人力资源深度开发,这是一个非常大的挑战。如何将挑战转变为机遇,如何将压力变为动力,只有坚持走出具备中国特色的老龄化之路,才可以深度开发出老龄群体的人力资源,促进社会的进步和发展,维持国家的稳定和繁荣。 参考文献: [1]卫生部.中国卫生统计年鉴[M].北京: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2010,19(5):176-179 [2]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1,40(20):149-152 [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1,31(7):123-126 [4]魏太星,等.现代老年学[M].郑州:郑州大学出版社,2012:11(05)235-240 [5]吴万根.二次人才资源开发的探讨[J].人才开发,2010,35 (1 2):172-174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