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基于利益相关者的农村商业银行财务治理结构研究 |
范文 | 杨金光+王海荣 摘要: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发展,农村信用社已无法为农村经济发展提供有效的金融支撑,朝向股份化、商业化、规模化及市场化的农村商业银行改制是必然之势。而农村商业银行在高速发展的同时,其财务治理结构问题逐渐凸显。本文从分析财务治理结构的内涵和模式着手,结合农村商业银行财务治理的有关特性,从利益相关者的视角,提出农村商业银行财务治理结构,为促进农村商业银行健康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治理基础。 关键词:利益相关者农村商业银行财务治理结构 随着我国农村金融体制改革的深入,农村商业银行成为农村信用合作社的现实改革目标。经过多年的发展,农村商业银行已成为农村金融体系的核心部分,它的可持续发展关系着农村金融和农村经济的稳定和发展,但在农村商业银行高速发展的同时,其财务治理结构问题业已逐渐凸显。 1.财务治理结构的内涵和模式 1.1财务治理结构的内涵 公司财务和公司治理理论的研究在西方起初是分开进行的,但是随着企业管理理论、新制度经济学、信息经济学、激励机制设计理论等微观经济学的不断发展,两大理论的单独研究已不能满足理论发展和经济实践的需要,财务与治理的关联性、依存性越发清晰。财务治理理论的产生可以追溯到约翰逊和梅克林(1976)共同创立的资本结构契约理论。威廉姆森(1998)明确指出应综合分析公司财务与治理问题。哈特(2001)认为当企业被视为一个不完全契约的集合时,企业为外部融资而发行的各种证券不只是代表对企业现金收益的要求权,还包含着与企业所有权相关的控制权的配置。国内学者在借鉴西方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中国国情,从不同视角对财务治理的结构进行了定义。从财权配置视角,伍中信(2001)认为,财务治理结构是一种以财权为基本纽带,逐步确立各种财务治理主体,包括出资人、董事会、经理人和企业财务人员在财权配置中的地位和作用,体现各主体相互制衡的财务关系,实现相关者利益最大化和企业决策科学化的一整套制度安排。从所有者与经营者关系视角,宋献中[5](2000)认为,财务治理结构是一组规范所有者、经营者的财务权力、财务责任和财务利益的制度安排。从财务契约视角,黄菊波(2003)认为,财务治理结构从属于公司治理结构,是公司财务决策权、财务执行权和财务监督权的划分与配置。 2.农村商业银行财务治理结构的模式 财务治理结构的模式及制度安排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不同的国家是不一样的,这是因为微观企业制度的形成和变化要受到各个国家不同的历史传统、市场环境、经济体制、法律观念、文化条件等方面的影响。商业银行财务治理结构主要分为三种典型类型: 业主主导型、经营者主导型及关系主导型。 2.1业主主导型财务治理结构 从主要应用于东亚和东南亚大多数国家的业主主导型的财务治理结构来看,其主要特征为银行与家族合二为一,所有权与经营权没有分开,家族成员掌控银行的主要财务权,这种财务治理结构的优点在于由于血缘关系,经营者的目标几乎和股东的目标一样,这样财务决策速度会比较快,财务执行效果会较好,银行会有较强的凝聚力,会提高银行的稳定性。但这样也存在很多问题,主要问题在于由于银行与家族合二为一,所有权与经营权没有分开,由家族成员行使内部财务监督权,从而使银行缺乏有效的内部监控机制,监控力量较差。另外,由于是家族控制模式,财务治理缺乏透明度,其他利益相关者连必要的财务监督都不能实施。此外,家族式“一股独大”很容易使经理人可以通过串通大股东来控制银行的重要财务决策,从而侵犯小股东和其他利益相关者的利益,造成对“内部人控制”的失控。 2.2经营主导型财务治理结构 而放眼英美等国,主要采用经营主导型财务治理结构。由于对亚当?斯密的稀缺资源最优配置理论的极度推崇,英美等国认为银行股东的利益是至高无上的,而其他的非银行股东人员获得的仅仅是固定薪酬。到了80年代,利益相关者的观念被英美诸国逐渐在司法实践和立法中接受了,非股东利益相关者在银行财务治理中的地位逐步提高、作用也明显加强。在这种经济制度下,商业银行股权结构高度分散,从而经营者的财权极度膨胀,这就弱化了内部财务治理机制,也形成了所谓的经营者主导型的财务治理结构。这种结构的特点为股东高度分散且具有很强的流动性,而中小持股人通常不直接参与银行运营,他们醉心于股票市场的起起落落,通过买卖股票的形式来变相“参与”银行重大财务问题的决策。机构投资者如人寿保险、退体基金、大学基金以及互助基金等,持股份额在不断扩大,并开始通过股东大会,董事会等方式参与银行的财务治理。 2.3关系主导型财务治理结构 日本和德国,是关系主导型财务治理结构主要应用国。从资本结构上看,这种财务治理结构大都以机构投资者持股或相互持股为主,分散的个人投资者持股比例则较低。其优点在于将银行定义为由各种不同利益集团所组成的联盟,其内部架构主要由董事会和监事会组成,实行“两会制”,这很典型地体现了分权制衡的管理原则,极力在各利益集团之间寻求一种平衡,从而实现共同利益。而主要问题在于由于日德都是非常典型的内部控制型财务治理结构,其外部财务监督能力和英美有很大的差距,而且市场完善度也很差,主要依靠内部解决财务治理。 3.农村商业银行财务治理的特性 农村商业银行作为一种第三方金融中介组织,为社会提供资金流动性的服务是其主要职能,因此其财务治理与普通企业的财务治理相比具有特殊性。主要特性如下:①由于是农村商业银行,其行业监管具有特殊性。农村商业银行是农村市场活动中占据重要地位的金融中介,其自身的稳定和发展会影响到其他经济部门的发展,还会影响到社会的安定。因而国家对于农村商业银行在市场准入、网点增设,融资规模扩大等方面都受到很多严格的监管。②高负债的资本构成。农村商业银行是负债率很高的企业,其绝大部分资本是负债,而只有比例非常低的自身资本。所以说普通公司一般是“高股权、低债权”,而银行是“低股权、高债权”。③债务结构。一般公司债务通常由“职业投资者”,如风险资本公司、银行等持有。而农村商业银行的负债主要是吸收居民、企事业、政府和社会团体的存款,其中绝大部分是农户小额存款,使负债结构分散,不易监管,债权人容易发生“搭便车”的行为。④特别要强调融资过程中的风险最小化和利益最大化并行。和一般公司不同,从财务治理目标来看,农村商业银行除了追求最大的利润,更要注重尽力缩小融资风险,从而履行一定的社会责任。 4.农村商业银行的利益相关者分析 上世纪80年代,利益相关者的管理理论由弗里曼首先提出,企业经营管理人为综合平衡各种利益相关者的利益要求而进行经营管理活动。与传统的英美股东至上主义相比,该理论认为任何一个公司的发展都是和各利益相关者的投入或参与分不开的,企业的目标应是追求利益相关者的整体利益,包括股东、员工、经销商、供应商、消费者、政府部门、相关社会团体和社会组织、周边的社会成员、社区、媒体等等,而绝不仅仅是某些主体的利益。此后Frederick等学者们分别又从不同的角度对利益相关者进行定义,从而使利益相关者理论(Stakeholder Theory)得到迅速发展。这些利益相关者有的是与公司经营活动直接相关,而有的是对公司运营产生间接影响,他们通过提供营运资金、承担经营风险,监督等方式来参与公司的各种活动,一起为公司的发展作出了贡献。农村商业银行是契约的组合体,其利益相关者是其利益受商业银行经营业绩影响的各契约参与人,各种利益相关者主体都对农村商业银行进行投入并承担风险。他们的利益诉求虽有所不同,但仍有很大部分的共同利益:确保农村商业银行的高效运转,从而实现长期稳定的发展。据此,本文将农村商业银行的利益相关者划分为:股东、经营者、员工、债权人、客户以及监管部门。4.1股东 作为商业银行的所有者,股东投入的资金很少,却将相当大的剩余风险转嫁给了银行的其他利益相关者。其中的控股股东投入大量资金,他们直接参与银行的运作,其利益与银行利益联系最为密切,他们的监督动机较强。而中小股东由于持股比例较低,没有深入参加商业银行经营活动的机会,参与监督的动力比较缺乏。 4.2经营者 作为商业银行的管理人员,他们负责执行董事会的财务战略决策。经理决策层主要负责制定银行财务运营的决策及对其分支机构的重大财务活动的决策。在知识经济和信息社会的今天,人才的竞争是银行之间的主要竞争,而决策质量的优劣成为银行内部的管理重心,这些都主要取决于管理者熟练业务水平、信息处理能力等能力的强弱。优秀的银行家会带给商业银行跳跃式的发展,并在银行的财务治理中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4.3员工 作为农村商业银行资本的重要组成部分,员工在银行的长期发展中起到的作用举足轻重。市场推广、金融产品的研究开发都需要高水准的金融知识丰富和操作技能熟练的专业人员,同时随着银行产权结构的调整和股权激励的发展,更多的员工将会以所有者的身份参与到银行的日常经营之中。作为银行重要的资源之——员工,与银行之间存在着契约关系,他们有权参与银行的财务治理。 4.4债权人 作为商业银行最重要的利益相关者之一,银行的大部分资本是债权人提供的,他们是商业银行经营风险的最大承担者。其中,次级债券持有人和普通债权持有人在银行资本中所占比例较低,承担着较低的风险,并具有较强的监督激励动机;而为银行提供了大部分的资本的存款人,由于他们人数众多且分散、信息不对称等原因,他们的财务治理动机和监督动机都不强。 4.5客户 主要是指农村商业银行的消费者。银行业作为金融中介机构,他们的工作中心便是融通资金,开展信用交易活动,提供各种金融服务,包括个人理财、金融咨询、债券担保等多种服务。 4.6监管部门 包括政府、人民银行、银监会等在内的上级监管部门,通过制定旨在促进商业银行发展、维护金融市场稳定的财政政策或行政法规,对农村商业银行起外部监督和政策导向作用。 5.基于利益相关者的农村商业银行财务治理结构 鉴于农村商业银行的财务治理特性,为充分发挥其在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村金融中的作用,其财务治理结构应通过合理有效的农村商业银行财权配置,实现利益相关者多边财务治理,以形成完善的财务激励与约束机制。因此基于农村利益相关者的农村商业银行财务治理结构如下图1所示在整体的农村商业银行财务治理结构框架中,资本结构是财务治理结构的核心和基础,而主体结构是财务治理结构的主要表现形式。资本结构又可分为股权结构和债权结构,股权结构为内部股东之间的关系处理及其整体治理效应问题解决提供了基础,债权结构为合理确定银行外部债权人权限,并有效促使债权人行使治理权利奠定了基础。在农村商业银行主体结构中,以财权配置为主要依据,内部财务治理结构是银行财权在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经理层、员工等组织部门间的分配,是财权在银行内部的初次分配,以股东大会为起点,通过层层授权而形成的银行财权多层次的配置格局。外部财务治理结构,是对股东和经营者以外(包括监管部门、债权人等)其他利益相关主体的财权安排。市场因素,包括外部利益主体赖以有效行使财权的经营者市场、产品市场、资本市场等。 参考文献: [1]Jensen M C,Meckling W.Theory of the fiem: managerial behaviour, agency cost and ownership strcture,Journal of Econimics,1976 [2]Cochran P,Wartick S.Corporate governance: a review of literature, 1988 [3]Hart Oliver.Financial contracting.Journal of Economic literature,2001 [4]Myers S .Determinants of corporate borrowing. 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s, 1977 [5]Smith C W,Warner J B .On financial contracting:an analysis of bond covenants. 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s. 1979 [6]Myers S C,Majluf N S. Corporate financial and investment decision when firms have information that investors do not have. 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s 1984 [7]Haugen R A.Senbet L W.Resolving the agency problems of external capital through options.The Journal of Finance,1981 [8]Stulz R M, Johnson H.An analysis of secured debt.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s. 1985 [9]Townsend R .Optimal contracts and competitive markets with costly state verifications. Journal of Economic Theory, 1978 [10]Diamond D W. Financial intermediation and delegated monitoring. Review of Economic Studies ,1984 [11]Leland D,Pyle D H.Informational asymmetries.financial structure and financial intermediation.Journal of Finance.1977 [12]伍中信.财务治理结构论.武汉:中南财经政法大学,2001 [13]衣龙新.公司财务治理论.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 [14]宋献中.合约理论与财务行为分析.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00 [15]冯巧根.财务范式新论.上海:立信会计出版社,2000 [16]黄菊波,杨小舟.上市公司治理结构与财务治理相关问题的研究.财政研究,2003 [17]弗里曼.战略管理:利益相关者管理的分析方法,19844.1股东 作为商业银行的所有者,股东投入的资金很少,却将相当大的剩余风险转嫁给了银行的其他利益相关者。其中的控股股东投入大量资金,他们直接参与银行的运作,其利益与银行利益联系最为密切,他们的监督动机较强。而中小股东由于持股比例较低,没有深入参加商业银行经营活动的机会,参与监督的动力比较缺乏。 4.2经营者 作为商业银行的管理人员,他们负责执行董事会的财务战略决策。经理决策层主要负责制定银行财务运营的决策及对其分支机构的重大财务活动的决策。在知识经济和信息社会的今天,人才的竞争是银行之间的主要竞争,而决策质量的优劣成为银行内部的管理重心,这些都主要取决于管理者熟练业务水平、信息处理能力等能力的强弱。优秀的银行家会带给商业银行跳跃式的发展,并在银行的财务治理中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4.3员工 作为农村商业银行资本的重要组成部分,员工在银行的长期发展中起到的作用举足轻重。市场推广、金融产品的研究开发都需要高水准的金融知识丰富和操作技能熟练的专业人员,同时随着银行产权结构的调整和股权激励的发展,更多的员工将会以所有者的身份参与到银行的日常经营之中。作为银行重要的资源之——员工,与银行之间存在着契约关系,他们有权参与银行的财务治理。 4.4债权人 作为商业银行最重要的利益相关者之一,银行的大部分资本是债权人提供的,他们是商业银行经营风险的最大承担者。其中,次级债券持有人和普通债权持有人在银行资本中所占比例较低,承担着较低的风险,并具有较强的监督激励动机;而为银行提供了大部分的资本的存款人,由于他们人数众多且分散、信息不对称等原因,他们的财务治理动机和监督动机都不强。 4.5客户 主要是指农村商业银行的消费者。银行业作为金融中介机构,他们的工作中心便是融通资金,开展信用交易活动,提供各种金融服务,包括个人理财、金融咨询、债券担保等多种服务。 4.6监管部门 包括政府、人民银行、银监会等在内的上级监管部门,通过制定旨在促进商业银行发展、维护金融市场稳定的财政政策或行政法规,对农村商业银行起外部监督和政策导向作用。 5.基于利益相关者的农村商业银行财务治理结构 鉴于农村商业银行的财务治理特性,为充分发挥其在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村金融中的作用,其财务治理结构应通过合理有效的农村商业银行财权配置,实现利益相关者多边财务治理,以形成完善的财务激励与约束机制。因此基于农村利益相关者的农村商业银行财务治理结构如下图1所示在整体的农村商业银行财务治理结构框架中,资本结构是财务治理结构的核心和基础,而主体结构是财务治理结构的主要表现形式。资本结构又可分为股权结构和债权结构,股权结构为内部股东之间的关系处理及其整体治理效应问题解决提供了基础,债权结构为合理确定银行外部债权人权限,并有效促使债权人行使治理权利奠定了基础。在农村商业银行主体结构中,以财权配置为主要依据,内部财务治理结构是银行财权在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经理层、员工等组织部门间的分配,是财权在银行内部的初次分配,以股东大会为起点,通过层层授权而形成的银行财权多层次的配置格局。外部财务治理结构,是对股东和经营者以外(包括监管部门、债权人等)其他利益相关主体的财权安排。市场因素,包括外部利益主体赖以有效行使财权的经营者市场、产品市场、资本市场等。 参考文献: [1]Jensen M C,Meckling W.Theory of the fiem: managerial behaviour, agency cost and ownership strcture,Journal of Econimics,1976 [2]Cochran P,Wartick S.Corporate governance: a review of literature, 1988 [3]Hart Oliver.Financial contracting.Journal of Economic literature,2001 [4]Myers S .Determinants of corporate borrowing. 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s, 1977 [5]Smith C W,Warner J B .On financial contracting:an analysis of bond covenants. 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s. 1979 [6]Myers S C,Majluf N S. Corporate financial and investment decision when firms have information that investors do not have. 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s 1984 [7]Haugen R A.Senbet L W.Resolving the agency problems of external capital through options.The Journal of Finance,1981 [8]Stulz R M, Johnson H.An analysis of secured debt.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s. 1985 [9]Townsend R .Optimal contracts and competitive markets with costly state verifications. Journal of Economic Theory, 1978 [10]Diamond D W. Financial intermediation and delegated monitoring. Review of Economic Studies ,1984 [11]Leland D,Pyle D H.Informational asymmetries.financial structure and financial intermediation.Journal of Finance.1977 [12]伍中信.财务治理结构论.武汉:中南财经政法大学,2001 [13]衣龙新.公司财务治理论.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 [14]宋献中.合约理论与财务行为分析.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00 [15]冯巧根.财务范式新论.上海:立信会计出版社,2000 [16]黄菊波,杨小舟.上市公司治理结构与财务治理相关问题的研究.财政研究,2003 [17]弗里曼.战略管理:利益相关者管理的分析方法,19844.1股东 作为商业银行的所有者,股东投入的资金很少,却将相当大的剩余风险转嫁给了银行的其他利益相关者。其中的控股股东投入大量资金,他们直接参与银行的运作,其利益与银行利益联系最为密切,他们的监督动机较强。而中小股东由于持股比例较低,没有深入参加商业银行经营活动的机会,参与监督的动力比较缺乏。 4.2经营者 作为商业银行的管理人员,他们负责执行董事会的财务战略决策。经理决策层主要负责制定银行财务运营的决策及对其分支机构的重大财务活动的决策。在知识经济和信息社会的今天,人才的竞争是银行之间的主要竞争,而决策质量的优劣成为银行内部的管理重心,这些都主要取决于管理者熟练业务水平、信息处理能力等能力的强弱。优秀的银行家会带给商业银行跳跃式的发展,并在银行的财务治理中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4.3员工 作为农村商业银行资本的重要组成部分,员工在银行的长期发展中起到的作用举足轻重。市场推广、金融产品的研究开发都需要高水准的金融知识丰富和操作技能熟练的专业人员,同时随着银行产权结构的调整和股权激励的发展,更多的员工将会以所有者的身份参与到银行的日常经营之中。作为银行重要的资源之——员工,与银行之间存在着契约关系,他们有权参与银行的财务治理。 4.4债权人 作为商业银行最重要的利益相关者之一,银行的大部分资本是债权人提供的,他们是商业银行经营风险的最大承担者。其中,次级债券持有人和普通债权持有人在银行资本中所占比例较低,承担着较低的风险,并具有较强的监督激励动机;而为银行提供了大部分的资本的存款人,由于他们人数众多且分散、信息不对称等原因,他们的财务治理动机和监督动机都不强。 4.5客户 主要是指农村商业银行的消费者。银行业作为金融中介机构,他们的工作中心便是融通资金,开展信用交易活动,提供各种金融服务,包括个人理财、金融咨询、债券担保等多种服务。 4.6监管部门 包括政府、人民银行、银监会等在内的上级监管部门,通过制定旨在促进商业银行发展、维护金融市场稳定的财政政策或行政法规,对农村商业银行起外部监督和政策导向作用。 5.基于利益相关者的农村商业银行财务治理结构 鉴于农村商业银行的财务治理特性,为充分发挥其在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村金融中的作用,其财务治理结构应通过合理有效的农村商业银行财权配置,实现利益相关者多边财务治理,以形成完善的财务激励与约束机制。因此基于农村利益相关者的农村商业银行财务治理结构如下图1所示在整体的农村商业银行财务治理结构框架中,资本结构是财务治理结构的核心和基础,而主体结构是财务治理结构的主要表现形式。资本结构又可分为股权结构和债权结构,股权结构为内部股东之间的关系处理及其整体治理效应问题解决提供了基础,债权结构为合理确定银行外部债权人权限,并有效促使债权人行使治理权利奠定了基础。在农村商业银行主体结构中,以财权配置为主要依据,内部财务治理结构是银行财权在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经理层、员工等组织部门间的分配,是财权在银行内部的初次分配,以股东大会为起点,通过层层授权而形成的银行财权多层次的配置格局。外部财务治理结构,是对股东和经营者以外(包括监管部门、债权人等)其他利益相关主体的财权安排。市场因素,包括外部利益主体赖以有效行使财权的经营者市场、产品市场、资本市场等。 参考文献: [1]Jensen M C,Meckling W.Theory of the fiem: managerial behaviour, agency cost and ownership strcture,Journal of Econimics,1976 [2]Cochran P,Wartick S.Corporate governance: a review of literature, 1988 [3]Hart Oliver.Financial contracting.Journal of Economic literature,2001 [4]Myers S .Determinants of corporate borrowing. 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s, 1977 [5]Smith C W,Warner J B .On financial contracting:an analysis of bond covenants. 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s. 1979 [6]Myers S C,Majluf N S. Corporate financial and investment decision when firms have information that investors do not have. 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s 1984 [7]Haugen R A.Senbet L W.Resolving the agency problems of external capital through options.The Journal of Finance,1981 [8]Stulz R M, Johnson H.An analysis of secured debt.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s. 1985 [9]Townsend R .Optimal contracts and competitive markets with costly state verifications. Journal of Economic Theory, 1978 [10]Diamond D W. Financial intermediation and delegated monitoring. Review of Economic Studies ,1984 [11]Leland D,Pyle D H.Informational asymmetries.financial structure and financial intermediation.Journal of Finance.1977 [12]伍中信.财务治理结构论.武汉:中南财经政法大学,2001 [13]衣龙新.公司财务治理论.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 [14]宋献中.合约理论与财务行为分析.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00 [15]冯巧根.财务范式新论.上海:立信会计出版社,2000 [16]黄菊波,杨小舟.上市公司治理结构与财务治理相关问题的研究.财政研究,2003 [17]弗里曼.战略管理:利益相关者管理的分析方法,1984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