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供给侧视野下高职“双元制”人才培养模式推进策略 |
范文 | 刘芳 摘要:在当前高职院校转型发展的新形势下,“双元制”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越来越受到青睐,高职院校越来越重视校企合作的发展与深化。然而校企合作是一项长期而又复杂的工程,涉及政、校、行、企等多个方面。本文以供给侧改革为背景,从政府、高职院校、行业企业三个层面对高职“双元制”人才培养模式的推进提出建议。 关键词:供给侧 双元制 高职院校 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习近平总书记2015年在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十一次会议上提出供给侧改革,我国的经济发展面临着加快产业结构的调整与升级、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重大变化。作为与社会发展联系最密切的教育类型之一,职业教育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职业院校是供给侧改革的对象,同时也是供给侧改革的主体,人才资源作为第一资源,是重要的创新供给要素。推进“双元制”校企合作的发展能够给职业教育注入新的生机与活力,是提升我国职业教育办学质量的重要途径。但是从实践来看,目前我国校企合作仍然处于初级的探索阶段,普遍存在“学校热、企业冷”的现象。在新形势下如何推进校企合作的发展,为社会经济发展增加有效的人才供给,对实现我国职业教育全面可持续发展、加快经济结构性改革、推进和谐社会发展都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1 政府层面 1.1积极引导,营造良好氛围 成效卓越的德国的“双元制”模式,它的成功与政策的支持、政府对校企合作的关注度以及投入的成本密切相关。目前,我国政府越来越重视校企合作,并且投入了不少资金,来推动校企合作的稳定、快速发展。在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方面,政府还应提出相关指导建议,提供优良的服务,通过多样化政策激发各方的主动性以及热情;充分发挥政府的核心领导作用,协调校企双方利益,根据实际情况为企业提供资金补助,以此调动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同时借助法律的力量,对劳动用工机制进行优化和创新,提升合作效率,采取税收优惠和立法的方式使企业能够高度关注校企合作,从而为校企合作打造优良的社会发展环境。 1.2领跑先行,实现统筹规划 政府作为统筹者与管理者,可以从政策、资金等方面提供帮助与支持。通过政策支持的方式,政府可以设定校企合作的规则要求,并出台相应的政策来支持校企合作,例如调整税收,或者采取舆论推广等方式调动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主动性和热情;政府可采取立法的形式,确保校企合作的所有环节正规化,并且有法可依。通过资金支持的方式,政府应该投入更多的资金在校企合作实训基地的建设、高职院校专业建设等环节,确保校企合作能够正常进行,作为主导者,政府应承担起统筹规划、监察调节等重要职能。除此之外,政府可以在用人方面提供便利,安排以校企合作为主题的探讨会,让专业人士对校企合作期间所遇到的问题进行指导。 1.3因地制宜,完善保障机制 目前我国对高职教育校企合作的关注度有所提高,政府颁布了相关法律政策,比如《职业教育法》,不过尚未创办有关组织并出台相关法律来对高职教育校企合作工作的开展进行指导;各级政府也尚未出台相应的实行细则,从法律方面为校企合作提供帮助和鼓励;在监管企业、学校在校企合作中义务的履行以及职责的承担方面,法律上没有明确的条例来保护双方的权益,也尚未建立校企合作的有效保障制度。因此,政府有关部门应积极开展对《职业教育法》的修改,并出台针对校企合作的法律政策,明确各个主体的责任与义务。按照地区文化、地区经济以及教育发展的实际情况,地方政府也要实事求是地推广国家的有关政策,颁布与地方特色相符的配套条款,落实相关法律法规,为校企双方提供合作保障。同时,政府应对企业以及学校创建的校企合作管理机构进行督促,构建相应的惩罚机制来监督和管理双方的行为,奖惩并施,将管理政策落到实处。 2 高职院校层面 2.1坚持双赢原则,建立校企合作运行机制 从本质上来讲,企业都是以盈利为目的的,没有办学的义务,所以激发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的主动性以及热情的主要方法就是让他们能够认识到开展合作能推动企业更快、更好地发展,所以高职院校一定要严格遵循校企双赢的准则,认清自身缺点,不断完善内部管理体系,提升服务能力和合作效益,激发校企双方的合作热情,建立校企合作的激励与约束机制,构建或完善校企合作的双赢运转制度。 2.2加强校企双方沟通,促进教学改革与创新 采取校企合作的方法,在教學上一方面可以在最短时间内将市场上所开发出的最新技术以及社会经济发展的动向传送到教学上,另一方面还能在企业内部职能部门中引入各种教学活动,采取情景再现的方法分析和研究企业生产实践中所遇到的问题,从而让学生能够更好地认识问题,并激发他们学习的主动性去解决问题。高职院校和企业一起创建校内外实训基地,并组织学生进行实习,基于对工作流程的认知,让学生产生对专业学习的兴趣,并且了解行业发展的实际情况,以此丰富学生的知识和经验,加强其社会适应能力,通过校企的深度融合,能对课堂教学改革及创新提供新的思路。 2.3倡导专兼融合,完善师资队伍建设 建设一支双师型的师资团队是校企合作得以正常运转的一大保障,然而很多高职院校都面临相同的一个问题,即双师有名无实,教师主要是对知识进行传授,在实践方面缺少经验,因此教师需要到企业中进行实训实习,深入到企业一线,了解岗位技能、熟悉岗位标准,参与工作研究、市场调查、岗位群研究等活动,帮助自身在教学过程中更好地明确教学内容、培养目标以及教学方案等,打造一支真正的双师型队伍。除此之外,高职院校可从企业聘请专业性人才以及专家作为兼职老师,针对企业员工,学校还可进行短期培训,从而实现受训员工对理论知识的需求,理论有效地结合于实践,提升整个教师团队的专业教学水平和质量。 2.4建立校企信息平台,实现校企资源共享 采取建立信息平台的方法,可以在第一时间将企业的岗位工作要求和流程传送到院校,让学校有选择性地进行课堂教学,从而使企业新要求以及新技术能够有效地融合于课堂教学内容中,也可以在第一时间向学校传达企业文化、行业信息以及国家政策,以此加深学校对企业的认识,对高职院校所制定的人才培养方案、招生方案等进行搜集和汇总,并在校企平台上发布行业劳动力市场供需等信息,以便于学校能够在第一时间知道市场变动和行业发展情况,便于对人才培养方案以及专业设置进行优化。同时,企业通过信息平台的交流,能够更有效地获得技术支持和高质量的人才供给,实现双方资源共享。 3 行业企业层面 3.1转变观念,反哺教育事业发展 高职院校为企业、社会培养专业人才,承担起服务区域经济发展和促进社会进步的责任,企业则为社会提供就业岗位,承担起支撑地方经济发展与回馈社会的责任。人才是企业发展的第一要素,离开教育何谈经济发展。同时校企合作的开展有利于双方知名度的提高,提升自身价值,在社会上获得广泛好评,从而为企业创造品牌效应。所以企业应积极转变观念,主动投入到校企合作中,反哺教育事业发展、助力地方经济建设,形成校企双方的良性发展机制。 3.2健全体制,提升校企合作层次 因受企业内部制度的影响,很多企业尚未成立相应的组织机构对校企合作事宜进行管理,从而对校企合作的开展造成了一定的阻碍。企业应创建相应的校企合作组织管理机构,按照法律法规要求承担起企业的社会责任,积极接纳和组织学生实习和教师实践;建立健全企业相关制度,形成一套完整的职前、职后人才培养制度。同时,企业应明确企业定位,不断提高知名度,确保从业者的稳定发展。只有不断完善自身配套体制机制,主动参与校企合作,才能一步步提升校企合作层次,实现双方共同发展。 3.3搭建行业协会平台,实现有效监督评价 在部分职业教育开展得比较成功的国家,第三方协调、监督和服务工作开展的较全面,如德国各个地区行业协会、韩国的产学合作组织、澳大利亚的国家质量委员会、美国高校-企业委员会等。各级政府应设立专门的校企合作管理组织机构,建立由行业协会作为第三方的协调、监督机制,充分发挥行业协会的优势,激发行业协会参与办学的活力,加快行业协会建设,将行业组织建设成为校企互动以及沟通的平台,促进校企合作发展。同时,引入第三方评价机构,规范和约束民间教育评价机构的评价行为,引导其提高评估队伍专业水平,发挥评价机构的认证、评价、导向功能,不断规范行业秩序,促进校企合作可持续发展。 4 结束语 “双元制”校企合作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高职院校和企业能否建立合作关系,是由双方所确定的利益平衡点决定的,能不能让合作长期保持下去,则受到双方行为的共同影响;而校企合作长期稳定开展,整体上有赖于国家的法律政策对合作双方的行为进行约束,让合作获得法律保护;同时行业协会的力量也起到不可替代的支撑作用。校企合作的可持续发展应该在政校行企多方联动的基础上,在供给侧改革浪潮的助推下,校企双方健全合作机制,挖掘合作深度,推动人才供给结构性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地方经济发展提供更有效的人才供给。 参考文献: [1] 马艳玲.推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着力点[J].甘肃金融,2016(2):7- 9. [2] 姜超峰.供给侧的问题与改革[J].中国储运,2016(1):33. [3] 韩荭芳.高职院校校企合作机制建设的思考[J].淮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7(3):60- 61. [4] 唐智彬,石伟平.比较视野中的职业教育校企合作[J].职教论坛,2012(19):75- 79. [5] 戴日新,刘露.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国际比较研究——兼论我国职业教育校企合作办学的发展方向[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2014(6):236- 238. [6] 谭永平.创新校企合作机制增强高职社会服务能力的探索[J].高教论坛,2016(8):102- 104. [7] 吴俊萍.高职院校校企合作动力机制研究——江西省高职院校为例[D].南昌大学,2015 [8] 韩连顺.深化校企合作,促进高职教育改革[J].中国校外教育,2016(3):145- 146. [9] 刘安伟.基于高职院校的校企合作平台建设研究[J].中国培训,2017(8):39.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