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对高职院校职业指导课程的冷思考
范文 李红
摘 要:在我国,大多数高职类院校未开设有针对性的职业指导课程,导致学生对自己的专业及就业前景了解不多,陷入学习的盲目与茫然状态,学习效果不明显,针对性不强,努力的方向模糊。本文从多个角度分析阐述,建议加强职业指导课程内容的学习。
关键字:创业;职业指导;实习指导
1 目前高职院校的职业指导课程设置存在不足
1.1 课程设置不合理,课时偏短
以某院校为例,高职学生一年级时基本以基础文化学科为主,如语文、数学、数学、计算机应用基础等,专业课程的理论基础约占课程比例不足一半,而专业课程的实践操作占的比较相对比较少,职业指导课程根本是不存在的。二年级地,着重于专业课程的理论学习,结合专业课程的实践操作,职业指导课程仍然不存在。三年级简单的10周学习,之后以实习为主,将学生安排到实习单位,由实习单位提供相对应的工作供学生实习实践操作技能,以达到巩固所学知识的目的。这样的课程体系,仅仅能在三年级的时候才有机会接受到学校安排的职业指导课程教育,也主要是在工作岗位上,或者可能直接从事工作,没机会接受职业指导课程的教育。
1.2 职业指导课程未按专业进行设计
在我国职业教育体系课程里,缺乏针对不同专业学生的进行不同课程内容的设计。大多数情况,在职业指导教育时,学生所接受的指导课程内容,都是没有针对性的、目的性的,,学生所学到的也只是一些纯理论性的内容,过天泛、空、广,难以进行深层次的理解,也谈不上实质性的职业指导。
1.3 大多数学校对职业指导不重视
职业指导课程实际是桥梁课程,是指导学生进行学习社会经济结构、就业结构、教育结构、职业结构的关键环节,帮助学生走向社会建立正确三观的的助手,理论上学校应予以重视。但在大数的高职院校,包括民办职业学校和公立学校,都存在对职业指导课程不重视的现象。此课程从未受过重视,甚至几十年来从未开设过,学校安排的重心,大多数放在技术类的学科上。从而对于学生从学校走上工作岗位,有不适应的情况。
1.4 未能根据需求进行教学内容适应市场需求进行调整
在我国,仅管提供校企合作,产学研用相结合,但在高职层面,推行起来还是比较困难,学校教育与生产实践、劳动就业相脱离的现象长期存在。学校只是依教学大纲与专业标准,只管知识推介与技术技能增长,不管市场需求与社会需求。学生毕业时追求就业率,不管学生就业专业是否对口的现象还是很普遍的。毕业生除少数升入高一级学校外,大多数还是了解点简单的专业知识,掌握点并不熟练的操作技能,且就业准备并不充分。在学校,虽然成立了就业办,就业咨询指导、职业介绍等机构,但由于缺乏系统的、一体化的职业知识教育与正确的指导工作,学生缺乏关于社会分工、人际关系、工作关系、社会职业、经济体系、市场体系等方面的知识,职业意识不强,职业选择带有很大的盲目性。而在职业院校,更是缺乏相关的人才市场、专业的职业指导,学生在步入社会后,同样部分同学感到茫然。
2 职业指导课程建设的内容体系
2.1 熟谙专业
职业指导应从学生一入校就要抓起。学生升入职业院校,由于对自己未来的职业不了解,对所学专业将来在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更是一无所知,会有一种找不到方向,看不清明天、不清楚未来的感觉。需要构建“认识专业、了解专业、熟悉专业”课程内容。在构建时,建议首先采取对学生、家长进行问卷调查或座谈会的形式。在找到学生“不认识什么是专业”的切入点和突破口时,派有关部门和职业指导教师专门进行指导。一年级入学生,“认识专业,了解专业,熟悉专业”教育的切入点和突破口,应放在让学生知道“所学专业将来在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以及所学专业1年或2年后的就业情况”,从而重点放在未来社会与职业发展对学生基本素质的需求上,放在全在认识自己和社会的问题上,放在引导学生一定要站在未来回头看今天的问题上,使学生端正学习态度,明确学习方向,找准学习方法,从而巩固专业知识,树立正确的职业理想与正确的职业观,不断提高自己适应未来社会和职业发展要求的能力和素质,做好就职业准备。这样才能为售后创业、就业教育打下基础。
2.2 就业指导
学生毕业后,大多数要就业。要就业,除了要掌握必要的专业知识之外,还必须要有一个正确的择业观,懂得求职就业的有关技巧与知识。因此,“就业指导”课主机内容应以就业为目标,以求职知识和技巧为手段,以调整就业心态为主线,使学生充分认识当前我国的就业形势与压力,墨迹落后的就业观念,打破传统的思想,处理好个人与社会、理想与现实、主动与被动、个人与集体、当前与今后的关系,掌握求职就业的一些基本知识和技巧,自谋职业的方法和途径,在了解当地经济特点和就业求职市场情况下,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做出正确的判断,做了合理的职业决策,尽快地适应社会,走上岗位,立一席之地,转变角色,找准自己的位置
2.3 实习指导
学生进入三年级后,除短时间的理论与技能专业课外,大部分时间去企业实习,进行生产实习活动。由于当前我们的学生大部分是独生子女,从小磨练的机会小,大多我行我素,缺少吃苦耐劳的精神,严重缺乏实习意识和实习能力。因此,在三年级进行实习教育非常必要,而且重点要放在学生实习意识的树立、品质的培养、毅力的提升、耐力的磨练、知识的学生、能力的形成、大局意识的树立上。实习指导内容课程的主要内容,应以實习指导教育为中心,对学生进行必要的礼仪教育、人际关系教育、挫折教育等。实习指导教育包含实习的意义、基本素质要求、心理障碍及克服、方法和途径、步骤等。
在进行实习指导过程中,适当增加一些创业的内容指导,对于当前“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大背景,是非常必要的,也是非常重要的。创业是开创新的事业,为社会创造财富,为个人开辟新天地的社会活动,它不公有利于社会的进步与发展,也利于学生本人的成长、发展与完善。把”创业”作为职业指导课程的内容,是进代发展的要求,是学生在激烈市场经济大潮中,求生存、求发展的另一有效且符合社会求的途径。
参考文献
[1]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研究 钟永强;雷蕾 科技信息第5期 2010
[2]《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 汤福球等 北京市: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 , 2010.05
[3]浅谈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 刘婧莉 科教文汇第32期 2008
[4]《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 李富军 西安市:西北工业大学出版社 , 2010.03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9 4:29: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