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南北合套 |
释义 | 南北合套南北合套按曲牌联套的结构形式将南曲和北曲组合在一起的套曲。杂剧与南戏形成初期,杂剧只用北曲,南戏只用南曲,南北曲的曲牌不能出现于同一套曲内。元中叶以后,成规渐被打破。在同一宫调内,可以选取若干音律相互和谐的南曲和北曲曲牌,交替使用,联成套曲。元·钟嗣成《录鬼簿》:“以南北调和腔,自和甫始。如《潇湘八景》、《欢喜冤家》等曲,极为工巧。”沈和甫系元杂剧中期作家,《潇湘八景》系散曲。戏曲中最早使用南北合套者,见于南戏《小孙屠》(《永乐大典戏文三种》)。明初杂剧作家贾仲明在《吕洞宾桃柳升仙梦》全剧中使用了南北合套,构成旦、末对唱,进一步发挥了南北合套的艺术功能。至昆山腔兴起后,南北合套使用的范围日益广泛。 |
随便看 |
|
汉语词典收录604837条汉语词条,可根据汉字查询相应的词语释义,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词语的释义、翻译及用法,是语文学习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