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质、实际、实质;表面、形式
 ○本质běn zhì(一)(名)事物的内在的根本属性:事情的~|看问题应该看~|他~是好的。(二)(形)内在的、非表面的、根本的:~差别|~特征|最~的东西。
 
 ○实际shí jì(一)(名)客观存在的情况;事实:表面上气壮如牛,~上胆小如鼠|不符合~|和~相脱离|接触~。(二)(形)合乎事实的、非表面的:分数不能代表~成绩。
 
 ○实质shí zhì(一)(名)事物的内在实际的属性:必须注意问题的~。(二)(形)内在的、非表面的、实际的:~性|~问题。
 
 ●表面biǎo miàn(一)(名)事物的外在现象或非本质的部分:不能只看问题的~|从~看还很镇静,其实心里慌得很。(二)(形)外在的、非本质的:~化|~现象|这番话全是~文章。
 
 ●形式xíng shì(名)事物的形状、结构、表现方式等:组织~|艺术~|~逻辑| 内容和~的统一。 
 
 
 本体、本质、实质;现象
 ○本体běn tǐ(名)哲学指只能用理性才能理解的本质:辩证唯物主义否认现象和~之间有不可逾越的界限。 
 ○本质běn zhì(名)指事物本身所固有的,决定事物性质、面貌和发展的根本属性:~通过现象表现出来| 问题的~|深入事物的~|通过现象把握~|观察和分析事物的~|非~方面|这个人~不坏|英雄的~便是不向困难低头。 
 ○实质shí zhì(名)实在的、内在的或实际的属性:文件的精神~|通过现象抓住~。 
 ●现象xiàn xiàng(名)事物在发展、变化中所表现的外部的形态和联系:自然~|社会~|生活~|特殊~|正常~|不良~|罗列~|客观存在的~|脱离群众的~|看事情,不要只看到~|透过~看本质。 
 本质;实质běnzhì shízhì【同】 都是名词;都指事物内在的,根本的属性。【异】 “本质”是哲学术语,指事物的内部联系,由事物的内在矛盾构成,是事物固有的、决定事物性质、面貌和发展的根本属性,跟“现象”相对;适用范围较广,可用于人或事物。此外,“本质”还有本性、固有的品质的意思,例如:“小张本质很好,有培养前途”;“实质”没有这个意思。[例]马克思从商品研究中发现了资本剥削的~,而且揭露了资产阶级人权的虚伪~。“实质”侧重指内在的、正直的性质,跟表面的或虚假的东西相对;适用范围较窄,只用于抽象事物。[例]郭沫若《反正前后》:“这些都是封建势力对新兴的资产阶级独裁专擅、倒行逆施的表现,而在~上也就是封建势力对新兴资产阶级的斗争。”
 【反义】 本质—现象/ 实质—表面
 
 实质shízhì根本;本质△ 精神~。
 【同】本质
 【反】现象 表面
 ★实权 实业 实证
 ★核实 厚实 坚实 结实 老实 落实 朴实 确实 翔实 真实 忠实 春华秋实 华而不实 货真价实
 
 实质shízhì〈名〉本质:问题的实质是利益分配。【同义】本质│核心。
 【反义】表面│现象。
 
 【实质】事物的本质。 本性
 
 本性天性,本性:性分神明的本性:灵芽
 本性与行为:性行 性履 履性
 人的本性:资性 赋性 秉性 赋情 本来面目
 先天具有的品质或性情:天性 生性
 真性,天性:真天
 自负的天性:阴资
 在社会制度和历史条件下形成的人的本性:人性
 人性与天理:性理
 外表装得像人,实际却没有人性:沐猴面冠 沐猴衣冠 沐猴冠冕
 固有的本性:本质 实质 要实
 母亲疼爱子女的本能:母性
 天真纯朴的本性:真初
 淡泊纯净的本性:冲真
 善良的本性:善性
 佛道指人的善良的本性:灵光
 久经折磨或考验而不改坚韧本性:黄金百炼 坚金百炼
 凶恶的本性还未改变:鹰眼未化
 本性难于改变:本性难移 秉性难移 禀性难移 天性难移 狗改不了吃屎
 凶暴的人居心狠毒,习性难改:狼子野心
 (原来的性质或个性:本性)
 
 
 性质
 
 性质性(性能;物~;硬~;韧~;塑~;药~;展~;惯~) 质(音~;水~;土~;地~)性质和形态:性状
 共有的普遍的性质:共性 通性
 具有共性的:普遍(~真理)
 固有的性质:素(素质;元素) 质(本质;实质;定质) 朴 本性 根性 骨子
 事物的本质:里子 髓骨
 洁白的本质:皓质
 纯真的本质:璞(返~归真)
 纯美的本质:金璞
 两种性质:两性
 起决定作用的性质:决定性
 美好的性质:清质
 性质相同:同性 通性
 性质不同:异性
 性质截然不同:水火(~无交)
 性质猛烈:烈性
 药性暴烈:药毒
 毒性强烈:剧毒 烈毒 腊毒 毒烈
 
 另见:性情 性能 优点 长处 
 
 事物的内容
 
 事物的内容底蕴事物、论点或问题的实在内容:实质
 事物的内容、实质:精神(会议~)
 事情的内容和原因:情由 长短 情旨
 其他情由:别情(另有~)
 事情的内容和结果:名堂
 蕴含在里面的内容:内蕴 藏蓄
 基本内容:要领
 主要内容:要点 要领
 未充分显露的内容:余旨
 实际内容:实(名副其~)
 大概的内容或情况:大概 大抵 大略 大体 大致 大率
 事情从头至尾的详细内容:子丑寅卯 子午卯酉 子丑卯酉
 峻厉严肃的内容:风霜
 内容生动充实:有血有肉
 内容丰富,应有尽有:包罗万象 包罗万有 包罗万汇 包括万象 包含万象 苞笼万象 万象包罗 山包海汇 至大无外 森罗万象 包罗甚广
 内容丰富,包罗万象:地负海涵 地负海含 涵海负山 海酿山负 海涵地负 海含地负
 内容空洞:空乏 阔疏
 内容陈腐:腐敝 腐败
 内容不一致:出入
 内容变化:移宫换羽
 (事物内部所含的实质或存在的情况:内容)
 
 另见:内容2 包含 包括 情况 事物 
 实质shizhi隐蔽在现象背后的事物的根本性质;本质:他们提出种种苛刻条件,其~就是拒绝谈判|不要被表面现象所迷惑,而要弄清楚问题的~|推销伪劣商品,~上就是坑害消费者。 
 实质(同)本质 本色 性质(反)形式 名义
 
 实质shí zhì本质。1902年王鸿年《宪法法理要义》上卷:“要而言之,法之观念实具有形式与实质之二要素。所谓形式者则权力之谓。所谓实质者即规定社会之利益而分配于各个人之谓。”1903年汪荣宝等《新尔雅·释教育》:“对于形式之内容,曰实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