鸿稀鳞绝、雁逝鱼沉[雁杳鱼沉]、杳无音信;雁去鱼来
○鸿稀鳞绝hóng xī lín jué鸿、鱼,古为书信代称。比喻音信极少:自别以来,~,悲怆不胜|毕业后,两人间~,感情冷了下来。
○雁逝鱼沉yàn shì yú chén比喻音信断绝:谁知已过数月,依然是~|~,自免不了一番唏嘘。也说〖雁杳鱼沉〗。
○杳无音信yǎo wú yīn xìn没有一点消息:他这一去便~|他从小去了欧洲,至今~。
●雁去鱼来yàn qù yú lái书信往来多:~传相思|~,彼此加深了理解。
杳无音信yǎowúyīnxìn很长时间没有一点儿消息。 【同】泥牛入海
杳无音信yǎo wú yīn xìn【释义】 没有一点儿消息。杳:远得不见踪影。 【色彩】 中性。 【近义】 杳无消息︱渺无音信︱音信全无︱音信杳然︱杳如黄鹤。 【反义】 鱼雁不绝︱捷报频传。 【造句】 ❍ 自从黑柱上前线去后,一直~,他父母亲真是牵肠挂肚地想念。 【正音】 “杳”不念作“渺”miǎo。 【正形】 “杳”不写作“查”。
杳无音信得不到一点消息谓之 “杳 ( yǎo) 无音信”。 没有音信为什么说 “杳无”呢? “杳”,以形索义为 “日在木下”。太阳已落到树下了,天也就全黑了,什么也看不见了,因此引申为什么音讯也不知道,故为 “杳无音信”。 《说文·木部》: “杳,冥也。”段注: “莫 ( ) 为日且冥,杳则全冥矣。……引申为凡不见之称。”“不见”犹言不知。 “杳无音信”亦作 “杳无音讯”,“信”与 “讯”声同义通。 此语义同于 “杳无信息”、 “杳无消息”、 “杳无音耗”,然多作“杳无音信”或 “杳无音讯”。“杳如黄鹤”与之义近。 去
去去(~向;~路;前去;过~) 往(~至;过~;直~;开~;进~;一~) 上(~街;~厂;~门) 造 如(~厕) 之(之如;之适;君将何~) 适(~彼乐土) 徂 到 诣(~京) 赴 朅来 去或留下:去留 进止 高高兴兴地前去:乘兴而去 从侧面绕过去:绕(绕过;~道;~行) 抄(~袭;包~) 兜 紧挨着转弯:抹(~角转弯) 去一会儿:去去(~就回) 去一去 不顾而去:掉臂 辞别而去:辞去 因醴酒不设而辞去:辞醴 不知往何处去:仿徨 不知去向:杳(~然;~无音信) 去到:下(~乡;~厂) (从所在的地方去别的地方:去)
另见:离开 出行 走向 ︱来
音信
音信耗(耗问;消耗) 讯 问(信问;书问;声问;闻问) 音(音信;音问;音书;音讯;音耗;音息;音词;音旨;音意;音徽;素音;雁音;鸿音) 飞鸿 声闻 风声来鸿去燕 消息,音信:信儿 书函音信:缄音 亲友的音信:驿信 对亲友音问的美称:芳讯 好友的音信或问候:江头春信 江南梅萼 仙界的音信:鸾音鹤信 远方的音信:远封 遐音 千里信 难得的人、事、音信:空谷足音 空谷之音 空谷跫音 空谷跫然 跫然足音 足音空谷 跫响空谷 音信极少:鸿稀鳞绝 书信稀少:鱼雁久鲜 音信或书信断绝:鱼雁杳 雁沉鱼阻 衡阳雁杳 衡阳雁断 衡阳断雁 雁逝鱼沉 雁杳鱼沉 雁遥鱼沉 鱼沉雁落 鱼沉雁阻 鱼雁沉杳 鱼沉雁杳 鱼沉雁静 鱼沉鸿断 鱼沉雁渺 羽杳鳞稀 沉鱼阻雁 鸿绝鲤潜 鸿消鲤息 锦书雁断 雁断鱼沉 雁断衡阳 雁遥鱼逝 鱼沉雁断 鳞沉雁断 鳞沉雁杳 鳞鸿杳绝 断雁沉鱼 浮雁沉鱼 绝羽尘鳞 断鸿沉鲤 鸿断鱼沉 书信与消息都断绝:音问两绝 音问杳然 几乎没有书信与消息:音稀信杳 长时间断绝音讯、往来:阔绝 得不到对方的音信:音信杳然 杳无音信 去后无音信:泥牛入海 断线风筝 寻找的人或物无音信:不知去向 下落不明 杳如黄鹤 渺如黄鹤 秤锤落井 无影无踪,下落不明:杳无踪迹 杳无踪影 (往来的信件和消息:音信)
另见:书信 消息 情况 联系2 断绝
没有消息
没有消息无耗 杳无 无消息 金瓶落井 无影无息 杳如黄鹤 杳然黄鹄 杳若黄鹄 消息全无:沉寂 没有踪影,没有音信:杳无影响 毫无消息:渺无音信 渺无音讯 没有一点消息:杳无音信 杳无音耗 杳无音讯 杳无音尘 杳无信息 杳无消息 音信杳无 音信杳然 银瓶坠井 断绠沉瓶 破瓶落井 瓶沉金井 井坠银瓶 金瓶落井 银瓶绠绝 风筝断线 风筝线断 始终没有消息:石沉大海 石沉海底 石投大海 大海沉石 大海石沉 与家乡消息隔绝:乡书难寄 不见踪影,毫无消息:秤锤落井 一去不返,毫无消息:泥牛入海 泥牛下海 泥牛下水 音信极少,消息断绝:鸿稀鳞绝 很久不通消息:久违謦咳
杳无音信(同)鱼沉雁杳 (反)雁足传书 鱼雁不绝
杳无音信yǎo wú yīn xìn形容得不到任何消息。杳,远得不见踪影:一会儿抄了原籍的家财,至今~,不知他近况若何。(九二·119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