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石先生泛指仙人。唐皇甫冉《送张道士归茅山谒李尊师》诗: “尝以素书传弟子,还因白石号先生。”唐司空曙《送曲山人之衡州》诗: “白石先生眉发光,已分甜雪饮红浆。” ●晋葛洪《神仙传》: 白石先生 “初以居贫不能得药,乃养羊牧猪,十余年间约衣节用,置货万金,乃大买药服之。常煮白石为粮,因就白石山居,时人故号曰‘白石先生’ 。 亦食𫘪饮酒, 亦食谷食。 日行三四百里,视之色如四十许人……故时人呼白石先生为隐遁仙人。” 白石先生,中黄丈人弟子。至彭祖时已两千余岁,不肯修升天之道,但取不死而已。居白石山,煮白石为粮,因而得名。
白石先生【出处】 晋·葛洪《神仙传》:“白石先生者,中黄丈人弟子也。至彭祖时,已二千岁余矣,不肯修升天之道,但取不死而已,不失人间之乐。……常煮白石为粮,因就白石山居,时人故号曰白石先生。亦食脯饮洒,亦食谷食,日行三四百里,视之色如四十许人。” 【释义】 仙人白石先生,传至夏代的彭祖时已活了两千多岁,常煮白石当粮食吃,每天可走几百里,看起来像四十来岁的人。后以此典形容仙道或山林隐逸生活。 【例词】 白石煮 餐白石 煮白石 煮石 铛白石 石似临邛芋煮石方 【用例】 〔白石煮〕 唐·贾岛《山中道士》:“白石通宵煮,寒泉尽日舂。” 〔煮白石〕 宋·黄庭坚《再答明略》:“我有仙方煮白石,何时期君蓝田山。” 〔煮石〕 南朝梁·庾肩吾《东宫玉帐山铭》:“煮石初烂,烧丹欲成。桑田屡尽,海水频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