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回小说
章回小说将一部完整的长篇小说划分为若干回目 (即章节),各回有一段完整的故事情节,前后回之间又互相联系的小说。每回目前一般用对偶句标题,概括本回内容,如《三国演义》第二十七回标题为:“美髯公千里走单骑,汉寿候五关斩六将”。每回目之后多用“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作为前后回之间的呼应。章回小说起源于宋代话本。《大唐三藏取经诗话》共分十七章,每章标出题目,实为最早的小说分回形式。元、明的讲史话本,篇幅长,每次讲述一段,形成相对独立的分回,更直接形成章回体小说。《三国演义》、《水浒传》即为最早的完全成熟的章回小说。明代出现《金瓶梅》,使章回小说脱离了讲唱文学而进入由文人独自创作的阶段; 清代的《儒林外史》、《红楼梦》,把章回小说的发展推向高峰。这种形式的小说,眉目清楚,章节匀称,故事曲折,语言通俗,情节发展有悬念、有节奏,能引人入胜,因此符合一般群众的欣赏习惯,成为一种民族形式的小说。
【章回小说】中国古代长篇小说的主要形式。特点是分回标目,故事连接,段落整齐。明清两代的长篇小说,普遍采用此种形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