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mǎ kè德国的本位货币。[德] Mark。1882年,黎庶昌在《西洋杂志》中称马克为“马尔克”,“马尔克”为德语Mark之音译。同年徐建寅在两部著译中使用了“马克”这词: 一见于他译述的《德国合盟纪事本末》(第六篇):“一千八百六十七年借国债三千万马克,归布邦掌国债者经理,政府首领及议院派七人监督之。”一见于他的《欧游杂录》:“初三日,十点钟,刘鹤伯偕往澡堂洗浴。人输一马克,男女区分两处,人各一房,约方丈余。”此后的例子又有: 1887年王咏霓《归国日记》:“每一昔林不及德国马克之重。”1891年薛福成《出使英法义比四国日记》:“闾勃来脱厂所制栗药历经兵部试验,速率涨力亚于杜厂,索价亦廉,每百启罗需价二百五六十马克。”◇马尔克、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