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初中语文教学中的生命教育研究
范文

    孟爱武

    【摘要】随着素质教育理念的深入人心,初中语文教学被授予了更多的教学功能,除了要开展常规的语言教学外,初中语文教师还要多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其中生命教育就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内容。对此,本文结合初中语文的教材内容,就生命教育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开展策略进行研究,以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生命的价值与意义,树立积极的人生观、价值观。

    【关键词】初中语文;生命教育;初中生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初中语文课程具有工具性、综合性、人文性等多样化的特征,尤其是人文性的特征,让语文学科的教育功能和教育形式更具多样性,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方面独具优势。但是由于初中语文课程的授课时间相对有限,生命教育活动的开展就需要语文教师首先具备生命教育意识,然后积极发掘语文教材中关于生命教育的素材,丰富生命教育的内容与形式,以便使学生能够更好地了解生命的价值与意义,唤醒学生尊重生命以及珍爱生命的意识。

    一、整合教材内容,构建生命教育资源

    有的语文教师在开展生命教育的过程中,受困于生命教育资源的匮乏,所以常常感觉无从下手,加上觉得初中生的理解能力有限,开展生命教育为时过早,这都表明了教师还不具备开展生命教育的良好意识和能力。细心的语文教师会发现,在初中语文的教材体系中,其实有着丰富的教育资源,关键是语文教师要有整合、发掘生命教育资源的意识和能力。例如,在讲到鲁迅先生的《藤野先生》一文时,文章中涉及师生情的主线,了解到藤野先生对于鲁迅的帮助是无私的,同时鲁迅对于自己的老师也是充满感恩与怀念的,初中语文教师对教学内容稍加整合,就可以让学生领悟教师在学生生命中一直都扮演着的重要角色,感受到生命中师生情的真正意义。教师不仅是传授知识的学者,同样也是学生生命中的领路人,所以当学生在现实生活中遇到困难和疑惑时,可以及时向教师求教,教师可以帮助学生感受生命中的真谛,解决一些现实困难,体验更多的温情和关爱。

    二、丰富生命教育形式,引领学生树立积极情感

    目前,由于多数学校都不会在语文教学中开展专门的生命教学,所以语文教师开展的生命教育多是零散的,教育形式也非常单一,所以初中语文教师有必要结合教材内容,丰富生命教育的形式,这样才能更加全面、全方位地开展语文生命教育,增强学生对于生命的理解和感悟。例如,针对杏林子的《生命生命》和安徒生的《丑小鸭》,语文教师可以引领学生探索生命的价值与意义,组织学生开展一次演讲比赛;针对朱自清的《背影》,可以着重的突出生命中“爱”的教育主题,认识到生命中亲情的温暖与珍贵,组织学生写一篇作文—“我的父亲”;针对流沙河的《理想》,教师可以将教学内容适当拓展,通过更多的名人故事阐释理想在生命中的重要性,让每个学生在课堂上都畅谈一下个人理想。这样一来,学生成为生命教育活动中的主体,对生命的理解也可以更加全面和透彻,初中语文教学中的生命教育也就变得更有针对性和现实意义。

    三、创设生命教学情境,营造生命探索氛围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生命教育,语文教师要多加强教学内容与学生生活实际的融合,创设出良好的生命教学情境,营造出良好的生命探索氛围,让学生进行独立的思考,从而激发学生对于生命探索的兴趣,提高学生对于生命的体验与感悟。比如说教师在教授《再塑生命》一文时,教师可以进行问题情境的设置,通过提问来让学生自己体会生命教育内容。例如,教师可以提问学生:海伦凯勒为什么能创造生命的奇迹并重塑生命;文章中主要有哪几件事表现出了作者独特的生活经历;“再塑生命”的内涵是什么,表达了作者对生命怎样的理解与情感。通过这些问题的科学设置,在语文课堂中形成了良好的对于生命探索的氛围,从而充分的发挥学生的想象能力,寻找出生命中各种重要的存在,从而引导学生逐渐加深了对生命的理解。

    四、利用事实例证,带领学生体会生命的内涵

    对学生的生命教育应该是一种具有丰满人性的以及人道的教育,要想在语文教学课堂中让学生学会探索人情,了解人性,就一定要关爱学生,让学生能够在一种和谐以及充满爱的氛围之中领悟生命的尊严以及贵重。同时,语文课堂教学是语文教学中最为重要的教学方式,同时也是教师带领学生探索生命哲理的重要途径。教师可以在语文课堂上引入更多与生命教育相关的事实,通过案例教学、讲故事等形式来引导学生感悟生命,这样可以充分的利用学生对于故事情节的好奇心,借助故事情节来激发学生探索生命内涵的兴趣,从而提升学生探索生命的积极性。比如说教师在教授《愚公移山》时,可以以讲故事的方式向学生进行文章的讲解,从而引导学生了解当愚公遇到困难时的心情以及解决问题时的努力与付出,最终启发学生思考生命的内涵,让学生明白:人只要活着,生命只要存在,就一定要勇敢去追求,活出属于自己的精彩。

    五、结语

    总而言之,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对学生进行生命教育,不仅可以使学生在今后的人生中选择正确的道路,提高个人对生命的认知与理解,树立起积极的生命意识,进而为人生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获得更好的人生发展。对此,初中语文教师要增强生命教育意识,积极探索初中语文生命教育的内容与途径,达到教学中育人的教学效果,更好地实现新课改的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1]张琴兰.生命视野下的初中语文教学[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1(11).

    [2]陈洁.论多元智能理论对初中语文教学的启示[J].兰州教育学院学报,2010(4).

    [3]房丽娜.试论如何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J].学周刊,2013(5).

    [4]李鹏文.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加强华夏美学哲学教育问题探析[J].学周刊,2013(1).

    (编辑:李艳松)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7/8 13:53: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