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健康中国背景下发挥医学高校统一战线智库功能的思考 |
范文 | 陈红敬 孔群 摘 要:医学高校统一战线人才荟萃、智力密集。以北京协和医学院为例,探讨如何充分发挥医学高校统一战线智库功能,助力健康中国建设和全民健康奋斗目标的实现。 关键词:健康中国;医学高校;统一战线;智库 健康中国背景下医学高校统一战线智库建设外部环境 医学高校统一战线智库应以卫生健康领域杰出党外专家组成智库团队,研究卫生与健康领域公共政策,提供卫生与健康相关的决策方案和对策建议等智力产品。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维护人民健康,特别是《“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国务院关于实施健康中国行动的意见》的颁布实施为健康中国建设提供了遵循和指导,同时迫切要求广泛汇聚专业智慧和力量来应对日益复杂的卫生健康问题。[1][2] 医学高校知识密集、技术密集、人才密集,云集了大批优秀的党外临床专家、医学科学家和医学界高级管理专家,具有国际视野、先进理念、管理经验和海外资源,具有强烈的医者情怀和社会责任感,能够在临床、教学、科研、管理、公共卫生等卫生健康各领域助力卫生健康事业发展。因此,充分发挥医学高校统一战线智库作用对于实现全民健康和“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助推健康中国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健康中国背景下医学高校统一战线智库的功能分析 在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加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的意见》中赋予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资政建言、理论创新、舆论引导、社会服务、公共外交”五大功能。作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的重要组成部分,医学高校统一战线智库应具备以下功能: 一是资政建言支撑健康决策。智库应立足健康需求,研究健康问题,服务健康发展,聚焦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健康扶贫工程、维护全生命周期健康、重大疾病防控等重点难点问题开展前瞻性、针对性、储备性的战略咨询研究,为国家卫生健康事业总体布局提供精准、及时的建议,以科学咨询支撑健康决策。 二是理论研究支撑医学创新。智库应聚焦医学学术前沿问题、热点难点问题,注重实地调查和科学的分析方法,发挥医教研产防协同发展优势,不断推进学术观点创新、学科体系创新和科研方法创新,充分发挥专家学者“思想库”和“智囊团”作用,为决策咨询研究提供科学依据和坚实支撑。 三是舆论引导传播健康好声音。智库应通过医学与健康领域的课题研究、成果发布、论坛讲座以及媒体宣传等多种渠道,积极资政建言、解读公共政策、引导社会舆论、疏导公众情绪、普及健康知识、提升公众健康素养,传播健康中国好声音,弘扬健康中国正能量,增进人民健康福祉。 四是社会服务保障人民健康。智库应发挥专业优势,结合不同党派界别优势,以奉献智力、贡献技术为基本方式,面向社会、面向基层开展健康扶贫、医学公益救助、医疗技术帮扶、医师教育培训、健康科普讲座等与医疗健康相关社会服务工作,提升基层医疗服务水平,保障广大人民群众健康。 五是国际交流服务“一带一路”建设。智库应构建国际交流合作网络,将医学科技创新作为“一带一路”建设重要驱动力,通过联合举办国际会议、共同开展临床研究、强化疾病防控合作等方式,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深度交流与合作,融入“一带一路”建设中。 北京协和医学院发挥统一战线智库功能初探 北京协和医学院(以下简称学校)作为国家卫生健康委唯一直属高校和医疗卫生、医学教育领域的“国家队”“排头兵”,秉承建设国家医学与健康科技创新体系、推动健康中国建设之国家意志,始终在国家卫生健康领域发挥智库作用,围绕习近平总书记对学校提出的“努力把中国医学科学院建设成为我国医学科技创新体系的核心基地”广泛凝心聚力。学校统一战线人才荟萃、智力密集,他们中有多人在人大、政协、党派组织、社会团体等平台为卫生健康事业发声,助力党和国家卫生健康决策。学校党委高度重视统一战线法宝作用,发挥统一战线智库作用,最大限度地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助推健康中国建设。 一是着眼卫生健康决策进行议政建言。聚焦健康中国建设过程中的关键问题、重大问题,搭建党外专家议政建言平台,形成高质量建言成果,支撑健康科学决策。定期举办统一战线“智库论坛”,围绕卫生健康热点难点问题作专题报告;坚持统一战线情况通报会、座谈会,广泛征求专家关于医教研产防等中心工作的意见建议;坚持发挥人大、政協、党派组织、社会团体作用,就健康生活、健康服务、健康保障、健康环境、健康产业提交提案议案,部分提案获国家领导人批示。 二是着眼重大疾病防控开展科研攻关。卫生健康科技创新为重大疾病防控提供技术支撑,为实现医学科技对健康中国的支撑引领作用,支持党外专家积极参加医学与健康创新工程,承担疾病防治重大科技任务,立足国际科技前沿开展前瞻性基础性研究,破解疾病防治关键技术和重大医学难题;发挥医教研产防一体化优势,探索产学研用机制,推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和适宜技术的推广,解决疾病防治突出难题;加强国际交流合作,推进先进医疗技术、基础研究、药物研制等多个领域的国际交流,推进中国全球卫生战略。 三是着眼健康生活方式加强科普教育。加强健康科普教育,从源头上建立疾病防护屏障,是实施预防为主工作方针的重要途径。充分发挥党外专家专业优势,探索多元化的健康科普教育模式,举办统一战线“同心·讲坛”,以“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邀请专家普及健康知识,传播健康理念;支持党外专家编辑和出版医学科普作品,并以主流媒体、网络媒体、自媒体等多种形式传播;支持党外专家开展健康科普讲座、科普教育培训,提升基层医务工作者科学传播技能,全面提升人民健康素养。 四是着眼优化健康服务整合医疗资源。支持党外专家投身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构建肿瘤、心血管疾病等慢性病防控体系,加强传染病防治,关注精神障碍、地方病、职业病等,守护公共卫生安全;推进医教协同、护教协同,培养合格的临床医生和基层适宜医疗卫生人才;选派党外专家参加援疆、援藏工作,助力民族地区卫生事业发展;民主党派基层组织建立“京津冀对口帮扶基地”,定期进行义诊、示教、科普、培训,对技术、管理、理念等全方位帮扶,建立长期帮扶机制,提升当地医疗服务水平。 五是着眼国际交流合作服务“一带一路”建设。卫生健康领域合作是习近平主席提出的“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内容。党外专家着眼于中国全球卫生战略,积极推进人口健康领域的国际合作,承担“一带一路”倡议先导科研专项任务,研究“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医疗卫生情况及全球卫生战略和政策,共建沿线国家疾病防控平台,开展沿线国家卫生技术人员培训,推进先进医疗技术、药物研制等多个领域的创新合作,宣传健康中国成果,讲好健康中国故事,服务“一带一路”建设。 北京协和医学院统一战线智库工作取得的成效 一是助力健康事业科学民主决策。统一战线智库发挥党外医疗专家智力密集优势,通过跟踪前沿医学科技动态,研究国内外健康科技最新成果,践行健康中国行动,建言卫生健康事业,为卫生行政部门做好参谋助手,为健康中国实施提供战略支撑,有效提升了卫生健康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水平,以科学咨询支撑科学决策、以科学决策引领科学发展,起到凝聚人心、凝聚共识、贡献才智的作用。 二是助力夯实基层医疗基础。精准帮扶是提升基层医疗机构水平的有效方式之一,通过对口技术帮扶、管理帮扶,使人才下沉、资源下沉、技术下沉,以“传帮带”形式带动了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的整体提升,为促进医疗资源均衡、建设“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的分级诊疗模式奠定了基础,为患者享受连续优质高效的医疗服务提供了保障。 三是助力满足人民健康需要。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健康需要是提升百姓获得感的重要途径之一。通过医学科普教育传播健康知识,强化健康理念,提升健康素养,引导人民养成健康生活方式;通过提升优化健康服务,提升基层服务能力,确保百姓医疗服务的可及性;通过医学科技创新,运用科技力量为人民健康保驾护航。总之,通过寻求“最大公约数”来为健康中国建设和全民健康实现贡献统战力量。 四是助力医学高端人才培养。开展统一战线智库工作,不同党派、学科、学院的党外专家通过合作共事、思想交流,共同进行科研攻关、社会服务等,有力整合了统战力量,凝聚了集体智慧,形成了医疗高端人才聚集高地,起到人才培养的作用,在卫生健康领域形成一支政治可靠,具有国际视野、战略眼光,既懂业务又熟悉政策的党外代表人士队伍。 医学高校统一战线智库建设的思考 一是加大党委重视程度,创造良好的医学高校统一战线智库发展环境。党委要高度重视统一战线智库建设,构建大统战工作格局,发挥统一战线在参政议政、智库建言方面的重要作用,积极搭建多种卫生健康领域的学术交流、人才交流平台,创造交流合作机会,采用论坛、讲坛、沙龙等多种方式充分营造各抒己见、百家争鸣的建言格局,为统一战线成员发挥智库功能努力营造积极向上、宽松民主、平等和谐的良好氛围。 二是创新智库工作模式,打造高水平医学专业智库联盟。智库的发展要在資源整合、协同创新,联合攻关、开放共享上下功夫,加强跨部门、跨行业、跨党派、跨学科、跨区域等的研发布局,走联盟发展的创新之路。[3]要广泛联系卫生健康领域专业人才形成卫生与健康领域统一战线智库联盟,整合研究力量,集合学科交叉的研究优势,形成协同创新的智库联盟效果。 三是完善人才培养机制,建设高素质医学高校统一战线智库人才队伍。智库的核心竞争力在人才,要以开放视野、国际眼光对智库人才培养做出中长期规划,着力培养一支理想信念坚定,能够担当时代使命、政策理论功底扎实、学术造诣深厚的医学高校统一战线智库队伍。着力培养智库领军人才,发挥智库人才培养聚集作用,使智库成为卫生健康高端人才聚集地;加强智库人才思想引导,通过科学系统的培训、主题教育活动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自觉遵守和践行多党合作制度;要加大“凯旋门”的双向开启力度,畅通智库专家与卫生行政部门双向流通渠道,从而使智库研究满足决策需要。 四是健全成果转化机制,不断优化医学高校统一战线智库成果转化。智库成果是衡量智库决策咨询能力的重要标志,智库成果能否发挥作用和价值,关键在于其转化能力,是否能为党委政府决策提供参考价值并有效实施。[4]建立一站式的智库成果转化机制,将智库成果进行科学评估,搭建有助于医学高校统一战线智库成果转化的政产学研合作平台。通过发表论文、出版专著、媒体宣传等多种形式分享智库成果,打造高端引领、集中发布、影响广泛的统一战线智库成果发布品牌。借助新媒体、新科技的力量,加强智库成果宣传,推广统一战线智库观点,促进智库研究成果形成高质量的决策咨询成果。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 国务院印发《“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EB/OL].(2016-10-25)[2020-03-23].http://www.gov.cn/xinwen/2016-10/25/content_5124174.htm. [2]国务院关于实施健康中国行动的意见[EB/OL].(2019-07-15)[2020-03-23].http://www.gov.cn/zhengce/content/2019-07/15/content_5409492.htm. [3]钟欣,谷景亮. 大数据环境下医学信息行业智库建设的思考[J].卫生软科学,2017,31(4):45-48. [4]冯俊莲,徐继平.基层科技智库建设探讨与研究[J].科技创新与品牌,2019(2):72-73. (作者单位:北京协和医学院党委统战部,孔群系本文通讯作者) [责任编辑:卜 珺]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