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浅谈小学语文阅读教学 |
范文 | 孙伦凤 【内容摘要】在小学阶段的教学中,培养阅读兴趣特别重要,教师要想方设法引导学生阅读,充分利用课内外时间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教给阅读方法,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关键词】方法 积累 兴趣 消化 引言 我們要教给学生阅读的方法,让学生读中有收获,充满自信,爱上阅读。 阅读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基本环节,学生识字的主要途径,有利于巩固语文知识,提高听,说,读,写的能力,同时,可以让学生获得多方面的知识,发展思维,提高认识,获得审美体验,使学生形成良好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如何提高低年级学生阅读兴趣,使学生掌握阅读方法,提高阅读质量,获得更好的阅读效果,这是值得我们研究和探讨的问题。具体我是这样做的: 一、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对学习感兴趣的学生,学习会更加主动积极,产生愉快紧张的情绪和主动的意志努力状态,从而提高自己学习活动的效率和效果。应采取多种手段引起学生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必要时可适当为他们提供一些背景知识,帮助他们建立新旧联系,以便他们借助已知去预测未知,形成自主的学习意识,积极、能动地进入阅读。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1.在低年级教学时,通过阅读课,让学生对书充满好奇,产生好感。从书中一个个生动的故事吸引学生,从而让学生愿意读书,想一匹匹饿狼一样喜爱读书。告诉孩子们,书中的知识是无穷无尽的。 2.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在平时,老师可以陪孩子们一起阅读。久而久之,在老师和班级中一些爱读书的孩子的熏陶下,全班会形成良好的读书氛围,提高孩子们的阅读兴趣。 3.在课堂上,对于学生回答问题精彩,课外知识积累丰富的学生予以肯定和表扬。顺势引导孩子们以书为朋友,从书中找到快乐与自信,让自己变得更加聪明。 4.在学校内提供阅读的空间,培养阅读的兴趣。“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在每个清晨上课前,学生们到齐后读古典诗词十五分钟,如《论语》、《唐诗三百首》、《诗经》等。同时,进行中国传统文化熏陶。每周安排两节阅读课,课上同学们推荐自己喜欢的美文,交流读书心得,从书中获得知识及乐趣。夜晚,孩子们完成作业后,养成读书30分的好习惯。家长有时间的情况下可陪读,和孩子交流读书收获,书香陪伴孩子入梦。教师要充分利用学校的图书室,让学生有书读。在班级设立图书角,让图书触手可及,孩子们爱上阅读。另外,老师适当在班级开展一些读书活动,设立奖项,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丰富学生的学习生活。 二、教给学生阅读的方法 要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光有兴趣远远不够的,我们要进一步引导他们不仅要爱读,而且要会读,要读得更好更有收获。作为读书的指导者,我们应该相学生介绍一些行之有效的读书方法。 1.大声朗读法。大声朗读有利于培养语感,纠正错误,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朗读时声情并茂、声音响亮、抑扬顿挫,恰当地掌握语速。 2.精读法。它培养学生阅读能力最主要最基本的手段。有的文章语言隽永,引经据典,情节生动。教师可以利用这些作品为依据,指导学生精读,要求学生全身心投入,调动多种感官,做到口到、眼到、心到、手到,边读、边想、边批注,逐渐养成认真读书的好习惯。 3.默读法。默读是不出声地读,这就要求学生在快速地浏览中,要集中注意力,作出快速地信息处理和消化。 4.摘抄积累法。此阅读法就在阅读过程中根据自己的需要将有关的词、句、段乃至全篇原文摘抄下来,为以后的作文准备了丰富的语言积累。 5.写心灵感悟法。在阅读时,写下一时的心里想法,既调动了学生的动脑,动眼,动口,动手能力的培养,又提高了学生的写作能力。 三、采用多种读书形式,让无声的文字变成有声的语言 1.读与听并重。教师可利用课下时间讲故事给他们听,激发孩子读书的欲望。 2.读与写同行。引导学生们用笔写出自己读了什么书,书中写了什么,能写多少写多少,让学生们读书更加认真。 3.读与演相结合。 小学低年级的课文大多是声情并茂的文章,而且富有童趣。这时教师就要充分指导,通过声情并茂的朗读和充满情趣的表演来表现文章,化难为易,使其重点突出,突破难点,从而理解课文所要表达的内容和所富含的意义。如我在教学《柳树醒了》一课,我在指导朗读第二小节时,让学生演一演春雨,在“小雨沙沙”的歌曲声中给柳树洗澡,孩子们边唱边演,尽情享受着小诗。再让学生来读读小诗,“小柳枝哟,软了。”轻柔、舒缓的语调将诗意表现得淋漓尽致。 总之,教学无定法。在低年级的语文阅读教学中,我们要根据学生年龄特点,创设丰富多彩的读书形式,教师以信任和鼓励的态度来肯定学生,支持学生,尊重学生,理解学生,满怀信心地相信他们。同时,教师在教学中把说、读、画、思等相互关系能相互渗透于语文教学中,并注意给予积极性的评价,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将点点滴滴积累于平时,孩子的阅读能力就会提高。 【参考文献】 [1] 蒋爱东. 阅读,点亮童年的心灯[M]. 上海教育出版社,2015:34. (作者单位:安徽省淮南市大通区外窑小学)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