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浅谈我对“课堂观察”的一些认识
范文 李军芳
新课程的实施,新高考的进行,学生学得方面多了,自主性,选择性强了,教师的工作量大了,如何处理好即能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又能提高高考成绩的关系?答案一个,只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多数学校都把构建高效课堂作为首要任务来做,加强了听评课活动及课堂评估的力度。
我们学校由督导室牵头,分阶段,定项目,加强听评课,促进青年教师的发展,提高课堂效率,经过两年多的运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后劲不足,听评课活动也越来越不好组织了。本篇文章谈谈我对“课堂观察”的认识。
一、传统听评课与课堂观察的比较
传统听评课,大都是按照听课者进课堂听课,课后授课教师先说课、大家评课的程序进行的,注重的是评,侧重于关注教师单方面的行为,听课教师课前无需过多准备(一个本,一只笔,再多就是一本教材),听课记录较为随意,没有体系,课后评议也总是老教师说的多,新教师参与度不够,容易使被评课教师陷入尴尬状态,从而影响教师自信,事与愿违,要么评课只说优点,不说缺点和改进之处,效果不大。而“课堂观察”是运用课堂观察量表进行听评课,课后围绕一些问题开展对话,让听者和说者都能有一个深入思考的重点,注重的是讨论、分析,能使大家尽可能多的获取信息,并在此基础上谋求学生课堂学习的改善,促进教师发展的专业活动,针对性强,目的性强。“课堂观察”侧重于关注学生是如何学习,会不会学习,以及学得怎样。“课堂观察”要求观察者带着明确的任务,凭着自身感官及有关辅助工具,从课堂上收集资料,并依据资料做相应的分析研究。“课堂观察”是一种团队合作活动,是一个合作体在运行,通过“课堂观察”,最终促使该合作体的每一位成员都得到应有的发展。“课堂观察”,要求课前选择观察点,选用或开发观察工具,听课时要求利用工具收集信息,课后基于收集的信息作出推论。
不论是传统听评课,还是“课堂观察”,本质上都是对一节课的听、看、评。但二者侧重点不同,传统听评课显得较被动,而“课堂观察”显得较主动。“课堂观察”趋向于学术性,趋向于专业性。要进行“课堂观察”,需要我们老师在观念上,做法上都要有所改变,对于组织者来说也是一个莫大的挑战。
二、课堂观察的程序
“课堂观察”包括课前会议、课中观察与课后会议三个阶段,构成了确定问题——收集信息——解决问题的工作流程。在复杂的课堂情境中进行“课堂观察”,必须要借助于一定的观察工具(即一系列的观察量表、调查表以及其它辅助工具)才能进行有效的运行。课堂是一个复杂的整体,要观察研究课堂,就要将课堂解构成不同的方面,再通过分工合作的方式,从不同的方面开展观察研究,最后综合不同方面的研究证据形成对课堂的整体认识。
“课前会议”的内容主要有授课教师说课和授课教师与观察者交流两项。重点在于协商确定观察任务;观察点;选择、开发设计观察量表、调查表;确定记录方式以及分配观察任务等。确定的观察点要可观察、可记录、可解释,大家要想观察,能观察。所谓观察点就是每位观察者研究课堂不同方面的切入点。提出观察问题或确立观察任务的过程就是确立观察点的过程。
“课中观察”的任务比较明确,主要是看、听、记、思。一要利用好观察工具。二要选择好观察位置。三是进行课堂观察,包括课前观察(如与学生交谈,查看预习情况等),课中观察记录(如记录师生对话,现象描述,教学细节,即时反思等)。
“课后会议”也叫课后反思,主要有两项内容。一是评课会议,授课者进行课后反思,观察者简要报告观察结果,对观察记录要进行汇总与分析,形成观察推论。二是教师个人反思,最后要写出观察报告,可将观察报告与教学随笔有机地结合起来,而不必拘泥于完整的观察报告。“课堂观察”中的推论是根据观察得到的数据与现象,合乎逻辑的得出结论,给出建议。一般来说,结论与建议的方向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该堂课的实效性,或有效性,二是针对该教师的专业发展,从这两方面提炼出几条可能对上课教师产生影响的结论与建议,推论时还应把握好分寸,留有适当余地。
评课中要肯定优点,指出不足,语言要体现激励,交流,商榷韵味,要达到交流、礼貌、合作的境界。如本节课有待提高改进的方面是……;需要注意的是……;在……方面还需改进;……方面还需加强;这样可能更能培养学生……;……做可能会更好一些;……不够有关;……做的不够;……还不够理想;……还有待提高;……还需要进一步研究;可朝……方向继续努力;……是最大的亮点;……是最大的特色等等。
三、思考与展望
“课堂观察”从教师接受观察任务,到进入课堂观察记录,最后观察小组写出观察报告,周期长,耗时多,操作起来有一定困难。要先培训,先试点,再推广,避免流于形式,走过场,低效率。要将传统听評课的定性评价与“课堂观察”的定量评价两种方式有效的结合,来提高课堂教学的科学性、专业性和有效性。
“课堂观察”具有诊断和激励作用,是教师提升观念、调整教学、发展专业能力的有效平台,作为一线专任教师,一定要不断学习,思想领先、行为跟进,不断提升自己的教学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这是“课堂观察”的最终目的。“课堂观察”为教师思考课堂、研究课堂提供了一个合作的平台,为教师提供了一个观察和被观察的机会,可以使老师们更快、更好、更专业的发展。将观察主题,课题研究、论文写作结合起来,实现进一步的升华,可使教师专业发展不断得以提升,可使学生学业水平得以不断提升。
(作者单位:甘肃省榆中县第一中学)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25 1:17: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