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浅谈用“心理激励”消除军校学员的“厌学情绪”
范文 张翎
随着军校教育资源的不断优化,学员间的文化差距也逐渐拉大。学风不正、学员厌学的现象日益普遍起来,并有蔓延的趋势。教学质量关系到军校的发展,不得不引起足够的重视。那么,学员厌学的原因是什么?有什么对策能够有效地解决学员厌学的现象?怎样提高学员的学习兴趣?下面笔者结合所学知识,谈谈学员厌学的行为表现、心理表现及背后成因,并尝试用《军队管理心理学》理论知识,来探究“心理激励”对于消除学员“厌学情绪”的可行性。
一、学员厌学的行为表现
众所周知,军校学员来自四面八方,他们入学前所学的知识不尽相同,文化程度参差不齐,入学动机也是多种多样的。由于个体差异和环境的影响,部分学员存在着厌学情绪,表现如下:
(一)常常借故不上课,身体稍有不适,便会请病假。
(二)迫于管理严格,人在教室内,心在教室外,上课无精打采,思想涣散,注意力不集中。
(三)课前不预习,课后不复习,作业靠抄袭。
(四)采用“实用主义”的学习方式,考什么就学什么,超过考试范围的就不愿去学。
(五)只学自己喜欢的课程,对其他课程不感兴趣,不愿去学。
(六)平时不用功,考前抱佛脚,千方百计打探试题。
(七)考试作弊倾向严重。
二、学员厌学的心理表现
学员厌学,必然有一定的心理认识问题。那么他们厌学的心理表现是怎样的呢?笔者经过调查了解,总结出以下几点。
(一)嫌学习太累。部分学员以前的学习成绩就不太好,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总觉得学习有苦又累,加上部队纪律严肃,训练强度大,常常感到筋疲力尽,厌学、厌训心理与日俱增。
(二)把学习当作应付差事。部分学员上军校是为了顺从家人的意愿,自己对此没有认识,学习起来十分被动,得过且过。认为学得好学得差,到时候工作还是一个样,给自己定那么高的理想,是自讨苦吃。
(三)没有远大的理想。一些学员浑浑噩噩,没有学习目标和计划,认为跟着感觉走,做个庸人,也落个逍遥自在。
(四)“保险箱”意识作祟。有学员认为,与地方大学生相比,军校学员不但“衣食无忧”,而且毕业后就业有保证。部分学员认为,进入军校就是进入了“保险箱”,认为现在学好学坏都一样。
(五)破罐子破摔。也有部分学员,原本就是后进分子,在家里受训斥,在团队中受排挤,在班级里不受关注,早已失去学习的兴趣,干脆破罐子破摔。
(六)迷信背景和关系。有部分学员甚至认为,学知识不如有个好关系。现实生活中,社会关系,人际交往最重要,只要有权有势,何愁没有好前程?平民百姓的孩子,就算学的再好,没有个“李刚爸爸”也白搭。
三、学员厌学的背后成因
军校学员的厌学情绪既影响了学员自身素质的提高,也不利于军队人才建设和军队事业的发展。那么是什么原因使得学员不爱学习呢?笔者通过对学员的观察了解,把军校学员厌学因素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学员自身的因素
1. 缺乏自主性和自制能力
一些学员无法适应军校的生活节奏,习惯于以前按部就班的学习生活,在约束重重的军校生活中,感到无法适应。同时,价值观出现偏差,在现实中找不到出路,找不到精神寄托。
2. 缺乏优良的意志品质和心理素质
一些学员缺乏克服困难、吃苦耐劳以及持之以恒的良好意志品质,缺乏体会生活艰辛、积累经验的机会。心态浮躁,目光短浅,学习目标模糊。同时,来自家庭、人际交往、感情等方面的压力,也影响着他们的情绪,甚至产生心理障碍和疾病。
(二)军校之外的因素
1. 社会上不良风气的影响
一些学员受社会不良风气影响,总认为现在就算好好学习,将来也未必能有理想的工作,还不如抓紧时间多交一些“有背景”朋友,为自己积累一些“特殊关系”。更有一些学员表示,现在要想谋个好前程,都要凭关系、走后门,没关系的,学习再好也没用。因此在军校里出现了有关系的不重视学习,没关系的学习劲头也不足的现象。
2. 军校教育方面的因素
近年来,军事院校以军事斗争准备为牵引,大力加强军事训练,这有力地促进了军队现代化建设和军事斗争准备的深入发展,但也凸显了一些矛盾和问题。比如,军事院校的教学内容大多具有很强的传承性和一致性,这一特点往往容易造成教学内容的陈旧、呆板。此外,部分教官对学员的体能训练,只讲数量不讲质量。高强度的体能训练,使得这些在家没有经历过任何困难和挫折的90后学员,在体力和精力上负荷过重,进而产生厌学情绪。
四、用“心理激励”来消除学员的“厌学情绪”
军校学员厌学现象,严重地妨碍了军队教育终极目标的实现,必须加以解决。那么如何消除学员“厌学情绪”呢?个人认为,“心理激励法”有一定的价值。心理激励的价值在于:一是可以提高被学员学习的自觉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二是可以激发学员的学习热情。三是可以激发学员学习的持久性和坚韧性。
(一)树立学习意识,为心理激励提供持久的动力
1. 加强思想引导,增强学员学习的自觉性和紧迫感,使学员树立远大的理想信念,产生为国家和军队建设服务的学习动力。
2. 组织“我距离使命要求有多远”“转型发展需要什么样的人才”等教育讨论,引导学员进一步增强忧患意识。
3. 组织学员开展与学科相关的学术、科技活动,让他们感受到学习的重要性。通过举行演习拉练、轮战驻训等军事任务,让学员看到知识的力量。
4. 组织学员参与教员的科研学术活动。
5. 聘请富有实践经验的部队主官和往届的优秀毕业开展讲学、座谈或担任教员,帮助学员了解岗位任职对能力、素质和知识的具体要求,进一步提高学员对当前学习与未来工作紧密联系的认识。
(二)重视学习兴趣的培养,打牢心理激励的基础
美国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依赖于兴趣”。
1. 注重质量效益,创新学习内容、方法和机制,将封闭式教育转化为开放式教育。
2. 不强调使用同一本教材,由一本教材的教学模式转变为几本参考教材授课。
3. 将教员的“满堂灌”转变为介绍各家学派、各本教材要点、思考方法,并给学员留出更多的自我探索余地的“发现式”教学方法。
4. 根据学员多样化学习需求,设置不同课程,使每位学员都能找到自己的“兴奋点”,尝到学习的甜头,真正地把“要我学”变成“我要学”。
(三)领导者带头学习,激发学员的进取精神
邓小平指出:“领导不作出好样子,就带不出部队的风气,出不了战斗力。”领导的表率作用,不仅可以触发学员的学习激情,而且可以在学员中产生相互激励的连锁反应。
1. 军校教官要带头学习、广泛学习、终身学习。
2. 要克服先天不足,包括学历、专业、口才、修养、知识面方面的缺陷。
3. 保持积极、乐观、自信的心境。
4. 诚实正直,作风民主、公道正派,严于律己、言行一致。
(四)运用奖惩手段,进行组织激励
1. 设置奖学金、学习进步(或奋发)奖,指挥类学员还可以设立融军事、管理和指挥为一体的综合性奖项。
2. 给予精神奖励,对学习突出的个人在学校、学院、学员大队和学员队内进行宣传,亦可喜报的形式通报家庭亲属或原部队单位。
3. 惩罚落后者。
(五)发挥集体熏陶的作用,进行心理激励
人人都有从众心理,集体对个人的影响是巨大的。
1. 将厌学者编入学习优秀集体。
2. 多对一的“传帮带”。
3. 布置集体学习任务、学习竞赛。
4. 树立集体中的典型。
用“心理激励”来消除学员的“厌学情绪”,还需要注意控制激励量、掌握最佳的激励时机、创造融洽的激励环境等问题。限于篇幅的原因,这里不能一一赘述。综上所述,笔者认为,采用“心理激励”理论和方法,将能够有效地消除部分军校学员的“厌学情绪”,营造出不同的学风氛围。当然,这仅是浅见,期待通过更多研究,最终找出根治军校学员厌学之药方。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8 0:5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