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血管内介入栓塞术治疗颅内动脉瘤的护理效果观察
范文

    武霞

    【摘 ?要】目的:观察颅内动脉瘤采取血管内介入栓塞术治疗的护理效果。方法: 本次实验选取我院2018年4月至2019年5月期间收治的45例颅内动脉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经电脑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常规护理应用于23例对照组患者,综合护理措施应用于22例观察组患者,分析两组研究对象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对照组30.43%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4.45%的并发症发生率,组间数据对比,差异性明显,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颅内动脉瘤患者采取血管内介入栓塞术治疗时,应给予综合护理干预,有效降低术后发生并发症的概率,改善患者预后效果,保障患者生活质量,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颅内动脉瘤;血管内介入栓塞术;护理方案

    【中图分类号】R473 ? ? ?【文献标识码】A ? ? 【文章编号】1672-3783(2019)12-0239-01

    脑动脉瘤是一种脑血管疾病,在临床中比较常见,其中最有效的治疗方案是血管内介入栓塞术,与传统手术方式相比,具有显著优势,但存在的并发症发生率较高,在围手术期需给予有效的护理措施,确保实现安全治疗。本课题主要对颅内动脉瘤采取血管内介入栓塞术治疗的护理效果进行分析试验,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资料

    本次实验选取我院2018年4月至2019年5月期间收治的45例颅内动脉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经电脑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23例患者中包括13例男性、10例女性,41-78岁为年龄值范围,平均年龄值在(60.76±2.35)岁;观察组23例患者中包括12例男性、11例女性,42-79岁为年龄值范围,平均年龄值在(61.52±2.43)岁。纳入标准:完全符合临床诊断与治疗标准,具备明确手术指征,患者与其家属均自愿签署实验责任意见书。排除标准:存在意识、沟通障碍患者、有精神病史患者、存在血液疾病患者。组间资料对比,差异性不明显,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①常规护理应用于对照组患者,患者入院后,给予术前检查,术后采取预防并发症措施,对患者生命体征进行检测。②综合护理措施应用观察组患者。首先,给予术前基础护理。护理人员在护理工作中,应维持室内的清洁度与舒适度,告知患者注重卧床休息,保障良好的睡眠质量。护理人员应充分了解患者性格特征,病情變化以及文化水准,制定良好的后期护理方案,并密切观察患者肢体活动与生命体征,若发现癫痫发作、严重神志障碍以及剧烈头痛等动脉瘤破裂前兆,应及时给予有效措施,降低血压,使其维持正常水平。其次,术前给予心理指导与健康教育。护理人员在术前应通过一对一的宣传教育、观看图片与以及视频播放等形式,给予健康宣传,与此同时,还可以通过抚摸手部、拍背等肢体语言,使患者获得安全感。护理人员还应给予心理辅导,对患者所出现的不良症状进行疏导,使其以良好的心态面对治疗。第三,给予患者术后心理护理。护理人员在患者苏醒后,应做好信息反馈,给予患者安慰与鼓励,以轻松的语气告知患者术后可能出现并发症。第四,给予术后并发症护理。术后护理人员应对患者体征变化进行密切观察,防止其出现情绪波动、咳嗽以及血压变化等情况,在预防血管痉挛时,应使用抗血管痉挛药物。若术后患者表现出失语、神志不清情况,应及时告知医生。第五,术后给予生活护理。护理人员应对患者进行饮食指导,告知其食用清淡、好吸收的流质食物,术后14天内,禁止其过度体力劳动,使其维持稳定情绪,防止过度劳累与用力咳嗽。

    1.3 观察指标

    分析两组研究对象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并发症包括脑梗死、脑血管痉挛以及再出血,发生并发症的概率越高,不良反应越显著。

    1.4 统计学方法

    测评数据主要应用统计学软件SPSS19.0,患者计量资料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用( ±s)和率(%)表示,t与x2分别为各自的检验值,组间数据对比,检验结果存在显著差异(P<0.05)。

    2 结果

    分析两组研究对象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观察组患者有1例发生脑梗死,没有患者发生脑血管痉挛与再出血,并发症发生率为4.45%;对照组患者有2例发生脑梗死,3例发生脑血管痉挛,2例发生再出血,并发症发生率为30.43%,x2值为5.516,P值为0.023,组间数据比较,差异性明显,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颅内动脉瘤是一种危急凶险的疾病,若患者在破裂颅内动脉血管瘤时没有及时抢救,很容易发生死亡[1]。近几年,现代医学技术取得了良好发展,颅内动脉瘤主要采用手术治疗,血管内介入栓塞术是一种应用广泛的手术方式,比较传统的手术方式,血管内介入栓塞术存在明显优势,具有安全性高、创伤小的特征,但该手术方式很容易引发并发症,因此,给予良好的护理服务是非常关键的[2]。常规护理措施的核心是疾病,若不能对患者的多样化需求加以满足,很容易忽略手术治疗的细节,综合护理作为一种良好的护理方式,主要在术前,手术过程以及术后给予相应的护理措施,术前应对患者进行充分了解,疏导患者不良心理,为之后的治疗提供良好依据,术中对患者手术情况进行密切观察,保障介入治疗,并通过全程陪护,缓解患者存在的不良心理,减少发生各种并发症的概率,保证手术能够获取预期效果[3]。研究结果表明,观察组4.45%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30.43%的并发症发生率,组间数据对比,差异性明显,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可见,对采用血管内介入栓塞术进行治疗的颅内动脉瘤患者采取综合护理,能够获取显著的临床护理效果。

    综上所述,颅内动脉瘤患者采取血管内介入栓塞术治疗时,应给予综合护理干预,有效降低术后发生并发症的概率,改善患者预后效果,保障患者生活质量,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 吕娇, 黄静. 综合护理干预对颅内动脉瘤血管内介入栓塞术的临床疗效及生活质量评分的影响分析[J]. 中国实用医药, 2018, 13(2):195-196.

    [2] 苟艳霞, 姚艳, 王刚,等. 复合手术室内颅内外血管搭桥联合介入栓塞治疗巨大蛇形动脉瘤的手术配合[J]. 分子影像学杂志, 2017, 40(1):101-103.

    [3] 何国军, 杜亚辉, 李旭东. 血管内介入栓塞治疗老年脑动脉瘤的手术效果及对Glasgow预后评分的影响[J]. 中国老年学杂志, 2018, 38(1):113-115.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7/8 5:38: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