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浅谈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开展途径 |
范文 | 吴天丽 摘 要:心理健康教育作为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学生心理健康成长、思想品德教育以及社会文明建设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主要探寻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开展的途径,从而帮助学生更好地成长和生活。 关键词:心理健康教育;中小学生;开展途径 心理健康是学生能够正常学习生活、正常成长的关键。2012年修订的《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中指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是提高中小学生心理素质、促进其身心健康和谐发展的教育,是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中小学德育工作、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新时代背景下,学校教育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力度,培育学生积极向上的心理品质。本文落脚点在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开展途径的有效性思考,目的在于引起教师注意,提高心理健康教育的积极影响。 一、加强认识,顶层设计形成合力 现阶段,很多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还处于被边缘化的地位,没有得到学校行政管理力量的足够重视及大力支持,进而导致心理健康教育无法真正有效落实。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不是心理老师一人的独角戏,它需要学校依据学生特点、学校校情等做好顶层设计,依托学校分管学生工作的中层行政部门,由上至下齐抓共管,形成合力。 二、全面摸查,准确了解学生心理健康状况 学生是独立的个体,了解学生是教育工作开展的重要一步。学校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时候,切忌依葫芦画瓢,照搬经验,而应切实做好本校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摸底排查工作,分析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建立档案,依据学生实际的心理特点,制定符合本校实际的工作开展方案。 摸查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可以通过选择合适的心理量表进行普查,对筛查出有疑问的学生再进行个案跟踪,建立个性化档案,了解进一步情况。此外,也可以通过班主任、任课老师或家长等反馈的信息,对重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跟进了解。 三、创设环境,润物无声促进成长 环境育人,润物无声。学生的成长改变,除了内因,客观环境的影响也不可忽视。学校应积极建设美丽舒适的校园环境,努力营造德育氛围、创造智慧启迪,打造体育设施,制造和美情趣,让学生沐浴在和美的环境之中,使其保持积极向上的良好心理品质。组织开展丰富多样的团队活动及以心理健康教育为主题的专项活动,既能活跃校园生活,让学生在活动中加深了解,凝聚力量,又能达到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着力形成健康向上的校园风气、班级文化,师生之间、生生之间互敬互爱、彼此信任,共同成长。 四、依托课堂,普及心理健康知识扩大影响 心理健康知识的普及是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开展的重要方面,而其中心理课堂是普及心理健康知识的主阵地之一。心理老师应牢牢把握好心理课堂这一主场。学校要积极创造条件,面向全体学生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非毕业班要形成常规固定课时,依据年龄特点,组织骨干力量编写校本教程,循序渐进、系统地传授心理健康知识。毕业班可考虑以定期专题讲座的方式,有针对性地聚焦学生关注的热点问题、阶段性突显的心理问题进行集中突破和指导。 五、咨询服务,因材施教提升效率 开展心理个体咨询服务或团体辅导服务。学校应建设专门的心理辅导中心或心理咨询室,通过心理咨询预约、心理信箱、心理热线等途径,为学生提供个体咨询服务。对已发现的特殊学生,加强跟踪了解,与家庭、所在班级老师加强联系配合,共同做好学生工作。针对学生群体中暴露的比较典型或集中的问题,可以开展团体辅导工作,借助团体动力,促进学生的自我成长。 六、注重师资,建设高素质的心育教师队伍 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有效持续推进需要一支高素质的心育教师队伍。专业的心理老师是这支队伍里的核心力量,因此,学校需要为心理老师的专业发展提供平台、资源,促进心理老师的专业成长。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除了依靠心理老师,也需要各学科老师一起参与,形成全员心育的氛围。所以,也应重视对非心理专业的老师进行定期培训,加强其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能力,提高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水平。 七、关注家庭,加强家庭心理健康教育指导 在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中,家庭教育举足轻重,学校需重视对家庭教育的指导。学校可通过举办家长学校、召开家长会等形式宣传普及心理健康知识,指导家庭教育方法。也可通过家访,与家长探讨具体的现实困惑,一起寻求制定符合实际的心理疏导方法。通过这些家校联动工作,促进亲子关系的和谐发展。 总而言之,心理健康教育是学生成功成长的关键,它对端正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学校在开展相关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时,应该注重学生的发展性、独立性和独特性,注重教育工作开展的有效性、高效性和及时性,积极主动地向教育目标靠拢,利用有效的工作途径将教育目标贯穿始终。 参考文獻: [1]包瓛.班主任如何应对中小学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探究[J].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2019(16):148. [2]桑志芹.以学生为中心,开展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J].江苏教育,2016(56):19-21. [3]蒲海霞.农村中小学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成因及对策[J].甘肃教育,2016(19):30. [4]欧金昌.加强心理健康教育保障学生健康成长:教育部印发《中小学心理辅导室建设指南》[J].广西教育,2015(40):48-49. [5]李国来.中小学心理健康研究:浅析学生心理健康障碍的成因及对策[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4(2):122. 编辑 杜元元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