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论如何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加强中华传统文化教育
范文

    凌得萍

    现如今,随着社会科技的不断进步,越来越多的人已经逐渐忘记了中华传统文化。但中国文明的核心就是传统文化,传统文化也是中华民族发展的精神基础,因此高中语文教学需要加强对于中华传统文化的教育教学,让学生对传统文化知识有广泛而深刻的了解,这对于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有着重要的意义。

    一、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加强传统文化教育的必要性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物质生活已经基本得到满足,但是精神需求却往往被忽视,导致涉世未深的青少年也不能对自身的精神需求给予应有的重视,这对于青少年未来的发展具有非常不利的影响。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加入中华传统文化教育,这样做不仅可以让学生对传统文化有着更多的接触,从而更好地学习传统文化,更可以加强学生对于中华传统文化的认可程度,增强其自身素质。高中阶段是学生逐渐形成完整三观的关键时期,在高中语文教育中加强传统文化教育可以在潜移默化中给学生灌输传统文化的思想,使学生学习吸收其中的精华,从而形成自己的文化素质,提高自身文化水平,这对树立正确积极的三观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二、当前高中语文教学传播传统文化的现状

    语文科目历来是我国教育事业中的基础科目,对于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和文学素养的提高都有着重要作用。然而现如今越来越多的教师将应试教育中的考试作为教学目的,忽略传统文化的教育,在课堂中以自身为中心,引导学生紧跟自己的思路,不顾学生的学习效率,单纯地进行知识传播。这种方式不仅效率低,而且对于传统文化的传播以及学习方式的培养都起不到良好的作用,并且还会降低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加强中华传统文化教育的策略

    高中语文知识在不断更新换代,内容经过层层筛选,最终留下值得传诵的经典。但是目前高中语文教师在教学中往往注重学生的学习成绩,而忽视对传统文化的渗透,大部分时间都在对考试内容进行讲解,导致学生吸收传统文化知识速度缓慢。因此,想要加强中华传统文化的教育,首先,需要对课本中有关传统文化的知识内容进行具体讲解以及解析,使得学生更好地理解文章内容,从中学到积极向上的精神。语文作为文化的传播途径,很多传统的文化知识都需要通过这个平台进行传播。教师应该营造传统文化的氛围,通过具有浓重文化气息的氛围进行传统文化的传播教育,这对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有很大的作用。如一些古诗词,可以与现代诗歌联系起来对比教学,让学生体会其中的不同,更好地理解诗歌,并且还可以提高学生对不同时期的作品的分析能力。

    其次,語文学习是一个长期、持续的积累过程,语文也不是短期之内突击可以加强的科目,仅仅依靠书本上的知识是不能满足学生的文化需求的,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加强学生对古诗背诵积累。可以鼓励学生去理解一些古诗词,将自己喜欢的部分抄录下来,方便以后再次去品读。还可以引导学生仿照一些喜欢的诗词中表达感情的方式,进行创作,去表达自己的情绪。长此以往,学生会形成一种习惯,并且可以提高对古典诗词的鉴赏能力,提高了传统文化知识的传播效率及教学效率。

    加强传统文化教育还有一个重要途径是对传统节日的重视,如今,越来越多的高中生喜欢过一些西方节日,忽视了中国传统节日。老师可以在节日当天,引导学生讨论一些节日的内涵以及风俗习惯、节日由来等传统知识,然后带领学生赏析与节日相关的一些古文,让学生从中感受传统文化,了解古代人文风情。像在端午节的时候,教师可以向学生解释这个节日是为了纪念屈原,再讲解屈原的生活背景以及典故,然后带领学生学习《离骚》等相关古文,让学生对古人的精神以及习俗了解得更加深刻,从而加强传统文化的传播。

    兴趣永远是最好的老师,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激发学生的兴趣,才能促使其自主学习,提高学习效率,而不是一味地传播知识。通过兴趣的培养,使得学生产生求知欲,进而自主自发地对传统文化进行学习。因此,为了更好地传播传统文化,高中语文教师应该在课堂中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并且结合课程标准要求,对教学方法进行创新,进一步调动学生积极性,激发其对传统文化的兴趣。而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还需要多利用现代化的多媒体工具进行教学工作,播放一些与传统文化相关的影视、音频等,为学生创立一个良好的教学环境。例如,在学习《祝福》时,教师可以讲述封建社会的历史情况,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并且深刻体会到祥林嫂的精神痛苦。还可以领悟到鲁迅先生借对传统文化的某些弊端的剖析,抨击社会的不合理,以及人性的扭曲,启迪学生在未来的学习与生活中可以保持健康积极的生活态度。

    教师还可以在语文课堂拓展环节,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渗透,使学生更加了解中华传统美德,加深对传统文化的认识,从而树立其学习传统文化的意识,促进传统文化的发展。首先可以开展国学经典教育和文学作品赏析活动,让学生通过学习一些儒家经典文化,提高道德修养。其次教师可以借助古诗词的教学,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教育,促进学生自身素质全面提升。传统文化是我国民族文化的根,是我国的文化瑰宝,对现代学生有着极其重要的启迪教育意义。

    综上所述,在进行高中语文教学时,教师应该更加注重传统文化的教育传播,这不仅仅是为了中华传统文化的延续,更是为了提高现如今学生的自身素质与文化素养。另外,高中生作为未来社会主义的接班人,通过学习中华传统文化中的名人事迹以及人文风俗可以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以及价值观,从而使其成长为真正的人才,为我国持续长久发展提供人才保障。教师要不断探索创新,要与学生共同学习、提高,语文教学质量的提高,传统文化精神的广泛传播终将成为必然结果。

    编辑 张佳琪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9 5:4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