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烟台市医院儿科面临问题的经济学分析 |
范文 | 柳靖钰 摘要:在国民经济发展及“全面放开二胎”政策的大背景下,儿科在医疗体系中的重要性极大提高。与此同时,医院儿科特别是二三线城市的医院儿科问题也更加突出,并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本文首先采用访谈法,对烟台地区43家基层医疗机构儿科负责人进行访谈,发现医院儿科存在医护人员数量短缺,人员梯队结构不合理,医疗设备老旧落后等方面存在问题。并对此类现象进行了经济学分析,发现其根源在于边际收益与边际成本不匹配及存在信息不确定性问题,并就此提出了相关建议。 关键词:烟台市 医院儿科 经济学分析 边际成本 信息不对称 中图分类号:R 395 文献标识码:A 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和人们对医疗健康领域的需求增加,中国整体的医疗事业改革进程也逐渐加快和深入。而儿科作为医疗体系中的关键一环,由于其就诊对象的特殊性,成了目前关注的重点。从整体上来说,儿科在全国医疗体系内处于人力资源配置短缺的状况,目前平均每1000名儿童仅对应0.43名儿科医生,远远落后于美国等发达国家每1000名儿童1.5名医生的标准,就算在广州等一线城市,该数据也仅为0.89名。而我国医疗体系又存在着严重的资源分配不均问题,因此在二三线城市基层医院中的儿科医疗资源显得更加不足。其次,随着近期二孩政策的落实,出生人口将由每年 1600 万,增加至 2000 万左右,可预料到的儿童人口将呈阶段性高速增长,将为儿科资源调配及管理带来巨大压力。同时,随着经济的发展与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家长对孩子的健康状况的关注程度及疾病治疗的重视程度显著提高,高血压、糖尿病等部分慢性疾病低龄化等问题,也加大了医院儿科诊疗难度,对儿科医疗水平及医护人员的治疗能力也提出了更高要求。 为了实现儿科的更好发展,推动我国医疗事业的持续健康进步,对我国二三线医院儿科目前和将来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则很有必要。同时,医疗行业作为一个具有正外部性的典型行业,从经济学的角度进行问题分析和对策研究,将为分析解决问题提供新视角和新途径,具有较强的实际意义及一定的理论意义。 1.数据分析及结果 为更好地了解二三线城市医院儿科存在的问题,笔者于2015年11月进行了一次访谈调查,本次调查主要针对烟台地区下辖的15个县市基层医疗机构的儿科相关负责人展开。对本市共45家医疗机构发放了访谈申请,最终成功访谈了43家。此次调查的15县市43家基层医疗机构儿科(包括各县市人民医院、中医院、妇幼保健院),截至调查时,共有儿科医生297人,其中主任医师3人,占1.01%(大部分基层医院儿科未配备主任医师);副主任医师56人,占18.86%;主治医师146人,占49.15%;医师95人,占31.99%。在297名儿科医生中,硕士6人,占2.02%;本科学历197人,占66.33%;大专及以下学历94人,占31.65%。 访谈结果显示,烟台地区医院儿科医生人员短缺情况较为严重,从人员梯队和结构上看,出现明显学历断层,高学历医生稀缺,年轻医师的储备已远远不够;人员紧张加大了儿科医生的工作量,儿科诊疗方法及诊疗对象的特殊性也使儿科医生面临巨大工作压力。另外,儿科作为一个低产出的科室,在大多数医院不受重视,在效益与个人收益挂钩的制度下,儿科医生收入低,与有的科室相比,甚至相差3~5倍;工作量大、待遇差的现状反作用于儿科医生培养,近年各医院儿科大夫招聘比例较高,但学生素质不理想;最后,被访谈的医院儿科普遍反映存在设备老旧落后、利用率低的问题,婴儿氧舱、微量泵、新生儿监护仪等设备稀缺,大部分医院仍然是听诊器+三大常规,以及口服药+输液,仅有3家医院拥有部分上述治疗仪器,这使得医生诊疗的难度加大,降低了儿科医生的工作效率,给儿科发展带来不利影响。 二三线城市医院缺乏科学的就诊程序制度,有些医院未开设候诊大厅,患者无序就诊,导致就诊秩序混乱,摩擦矛盾多发,儿科医生工作环境差,工作效率低。 2.目前儿科问题产生原因的经济学分析 通过对医院儿科的主体,即政府、医院、医生进行经济学分析,研究儿科医疗服务参与者的供需关系,发现造成医院儿科问题的主要原因有两点。 2.1医疗补贴政策不合理性 由于医疗行业有较大的正外部性,整体需要国家进行补贴,使得医院的边际收益与边际成本相匹配。但由于政府部门在研究补贴制度时,很难把握具体医生的工作状态及医院的管理模式,直接针对于个人的工作进行补贴,因此国家更偏重按照医院就诊规模、人员数目等指标,对医院实施整体化、平均化的补贴政策,很难甚至不注重边际工作量的考察,相当于只增加了医生的平均收益,而不是边际收益。而医院目前在获得了补贴后,具体对每个人落实补贴分配的实际操作中,多采用简单化、直接化的管理手段,更多考慮经济效益,往往将个人的工资与医生的边际经济利益直接挂钩。但儿科由于缺少高收益医疗项目,获得经济效益较低,使得儿科医生的边际工资收益较低。 与之相对的是儿科医生由于治疗对象的特殊性,儿科治疗对象多为儿童及婴幼儿,治疗方式不同于常规模式,用药检查对医生的细致程度和技术水平有较高要求,治疗难度大、耗时费力,导致儿科医生工作的高边际成本。这两方面的影响造成了儿科医生的边际成本长期小于边际收益,出现不均衡,进而导致供给者有减少供给的趋势。同时,医疗人员的培养属于长期类工作,后期转换成本较高,更倒逼着专业儿科医护人员从源头处的减少。2014年底,教育部、国家卫生计生委等六部门联合印发了《关于医教协同深化临床医学人才培养改革的意见》,更是令培养一名儿科医生需要近十年的时间。“一如儿科难改行”的现实也大大降低了儿科专业对学生的吸引力。这一系列的影响进一步使得儿科成为医院冷门科室,儿科医生后备不足,无法为儿科注入新生力量,阻碍医院儿科的健康持续发展,产生了此前的一系列相关问题。 2.2较高的信息不对称性 由于儿科患者多为婴幼儿及儿童,患者具有不能准确表达自己的病理特征,同时不能直接对自己负责,因此多由监护人作为代理与医生进行沟通。而这一过程则必然会出现信息不对称的情况,造成沟通障碍。在此情况下,便出现了医生和患者监护人间的一次博弈。同时,在医生进行检查时,会出现两部分群体,一部分患者监护人会因为过度的检查而认为医生耽误了治疗时间,另一部分会因为感觉检查较简单而认为医生过于草率和敷衍。而一次博弈的特点便是彼此间存在较大的不信任性,因此医生在面对患者监护人时也不知对方的特点,在选择治疗手段及程序时需要多次沟通,因此也加大了沟通过程中出现摩擦的概率,使儿科的医患关系更紧张,难以为儿科医生提供和谐的工作环境,一方面降低儿科医生工作的效率,另一方面,更加剧了医生的流失和工作积极性。 3.对策及建议 针对医院儿科出现的问题及经济学原因,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为解决儿科分配制度不合理的问题,应设置更为有效的儿科医护人员薪酬管理体系,推动医院医疗补贴制度科学化、合理化,在兼顾医院整体效益的基础上,实现医疗补贴向儿科倾斜侧重。医院应建立以工作量作为考察重点的分配机制,加强激励,充分调动儿科医生工作积极性,减少医疗行业正外部性对儿科发展产生的不利影响。同时,应加强在岗儿科医生业务学习和专业知识培训,提高儿科医生素质水平,二三线城市医院应完善儿科医生进修学习制度,安排儿科医生外出交流学习,促进地区儿科医疗水平的全面提升和儿科事业的发展。 从降低医护人员工作的边际成本角度考虑,二三线城市医院儿科应加强医疗设施建设,建立健全科学就诊制度,规范管理。如建立候诊室,采用排号就诊的方式使患者就诊有序进行,为医院儿科创造良好和谐的环境。另外,医院应合理增加儿科医疗设备购进支出,淘汰老舊落后设备,进行儿科医疗设备更新,提高儿科医生工作效率和诊疗有效性,降低医护人员的边际工作成本。 为降低儿科治疗过程中的信息不对称性,应加强儿科医护人员的沟通能力培训,提高儿科医生与低龄患儿沟通的能力,克服沟通障碍,减少沟通不畅所造成的时间和精力的浪费,提高工作效率及积极性。 参考文献: [1] 胡文玲,王晓,金曦,等.中国儿科人力资源配置现状及公平性分析[J].中国公共卫生, 2016,32(4):435- 439. [2] 李静丽,赵芳,甄天民,等.“山东省基层医疗机构儿科建设现状分析”[J]. 卫生软科学,2015,29(8):489- 491. [3] 顾紫琦,鲁翔.“公立医院儿科现状的 SWOT 分析及发展思考”[J].江苏卫生事业管理,2014,25(4):37- 39. [4] 李滔,付晓,陈山泉,等.“武汉市儿科资源配置现状与发展趋势研究”[J].中国社会医学杂志,2014,31(5):299- 301. [5] 刘崇海,皮光环,康迁,等.四川省南充市儿科医疗现状调查分析[J].[J]川北医学院学报,2015,30(1):109- 111. [6]蔡帆,等.广州市儿童医疗保健体系现状分析[J].中国卫生产业,2016,13(30):1- 3. [7] 潘思静,等.儿科人力资源短缺的原因分析及应对策略——以山西省为例[J].卫生软科学,2016(7):1- 4. [8] 李秋萌.儿科医生培养机制12年空白[EB/OL].网易新闻,http://ne ws.163.11/0217/02/6T2EH3UP0001 4AED.html,2011- 02- 17.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