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关于大数据时代下现代企业档案编研工作的思考
范文

    李娟

    摘 要 企业档案编研工作作为企业档案管理中的重要内容,对于企业的信息化发展起着重要的基础作用。因此,如何利用大数据时代的数据技术、信息技术来展开高效的企业档案编研工作,是现代企业档案管理应该深入思考的问题。

    关键词 大数据 企业 档案 编研

    随着信息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深入发展,“大数据(BIG DATA)”应运而生,并形成新世纪的又一瞩目式的发展。在大数据时代背景下,社会发展领域内的各种行业,包括企业和个体的微观实体企业,对企业发展经营的决策越来越依靠对数据的汇总分析结果。企业档案编研工作作为企业档案管理中的重要内容,对企业的信息化发展起着重要的基础作用。因此,如何利用大数据时代的数据技术、信息技术来展开高效的企业档案编研工作,是现代企业档案管理应该深入思考的问题。

    一、现代企业档案编研工作存在的问题

    大数据时代为现代企业的档案编研工作提供了更加便利的计算机设备、网络传输条件,创造了更加科技化操作的条件优势,但也面临着更多的工作挑战。一方面,企业信息化建设工作尚处于起步阶段,档案编研工作正处于由纸质、光碟、录像等档案资源朝向电子化资源的过渡时期,原有的档案资源数据来源十分丰富,存储量极大,如何从这些资源中甄别出有用的信息,删除无用信息,巨大的工作量为编研工作提出了挑战;另一方面,随着企业档案数据的不断增加,甚至出现了档案数据“胀库”的问题,也给档案查询及利用带来新的困难,带来不易查询、准确率不高,甚至不响应等问题,利用传统的查询服务模式难以适应,难以快速挖掘数数据背后有用的信息和知识。

    在广大档案工作者的努力下,档案编研工作也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总体来看,企业档案编研工作的推进比较缓慢,编研水平仍然偏低,有许多方面与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还有较大差距。集中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其一,编研人力资源的缺乏以及企业的不合理人员配置。在市场经济体制的导向下,现代企业都面临着巨大的市场竞争,“人才”作为新时代的核心竞争力,对于企业档案编研不断深入的核心所在。但现阶段许多企业对于信息档案的编研工作并不重视,过低的薪资招聘素质较差甚至不专业的档案编研人员,错失了许多的编研人才,难以适应高强度的编研工作,且编研效率极低。与此同时,许多企业在档案管理人员配置上存在不科学的现象,许多中小型企业甚至仅设置一名档案管理专员,不仅需要承担大量的档案整理、著录工作,还需要兼任办公室工作。

    其二,编研上存在误区。顾名思义,编研可理解为“编”和“研”两部分。现在大部分企业的档案编研工作都仅仅停留在“编”的层面,只有档案的汇集,没有在“研”字上下功夫。

    其三,编研工作开展的单一性。许多企业在进行档案编研工作时,都采用了传统意义上组织沿革、文件汇编、大记事的方式,是在原有模板上的粗加工,形式呆板,挖掘度低,其价值性、专业性没有突显,其涉及的内容既没扣紧企业的中心工作,也没有突出企业的特色,更难做到为领导决策和生产经营提供服务。

    二、大数据时代背景下企业档案编研工作的对策

    (一)提升数据档案管理编研意识

    大数据时代,高效联通的数据传输为档案编研工作提供了更好的发展平台。从社会的整体环境来看,企业实现数字化、信息化、现代化的档案编研工作是必然的发展趋势。对于企业的管理者而言,应该提升对档案管理编研数据化工作的重视度。一方面,企业要重视对档案编研工作的制度制定,要大胆地学习国内外优秀经验,创新符合企业实际发展状态的管理体制,寻求企业档案编研工作与企业信息化发展的共赢发展;另一方面,企业应该加大对档案编研工作的资源投入,在企业经济能力范围内,提升现阶段企业档案编研工作的工作设备,配备配置高的电脑设备,提供更快速的网络环境,以提升工作效率。同时,还应该招揽一定的专业档案编研工作人才,来进一步提升企业的编研工作水平。

    (二)科学整合数据档案编研工作的资源

    对档案编研工作的资源整合工作实际上包含两个部分。第一个部分是对人力资源的整合,在充实档案人员的同时,加强对编研人员的培训,提高编研人员的专业水平和业务能力,除了学习编研专业知识外,还要与同行业的编研先进企业进行横向交流、观摩学习。同时,还应该进一步提升档案工作者对档案的“研究”能力,改变传统档案管理中“重保管,轻利用”的思想,重点突出档案资源的开发利用,制定相应的标准,确保编研工作的有序开展与实施,突破档案编研陈旧老套的习俗,创新企业的编研方式、方法。第二个部分则是对现有信息资源的高度整合,企业进行信息化、数据化档案管理工作已经经历了一段时间,并取得了一定的编研成绩。但随着数字技术的不断升级,原有的信息档案往往已经不能现有档案编研的需求,如文档格式差异、图片清晰率等问题,降低了原有信息的可利用率。因此,对于已经成型的信息化档案信息,应该利用先进的数据技术,对相关信息进行转换,实现资源的高度整合,有效提升企业档案信息资源的可利用率。

    (三)创新形式,形成企业编研特色

    对于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来讲,创新企业编研工作并不只是档案人员的工作,实际上是一种创新企业文化的工作。企业档案编研工作不能够局限在对文献的分级、分类的层面上,应该增强编研创新意识,形成企业的编研特色,并形成一种独特的企业文化,对企业的长远发展提供积极的影响力。对于现代企业而言,企业的编研创新需要注重两个方面的工作:一方面,企业应该立足于发展实际,科学的选择重点编研方向和课题,如生产企业可以针对安全管理、生产经营、科研管理、新军工建设项目以及企业的文化活动进行选题,通过详实的资料和可靠的数据为领导决策和企业发展目标服务;另一方面,企业的编研创新还需要端正思想,夯实基础,不能够为了创新而创新,形成一种形式化的编研工作现象,而应该在正确的编研工作观的基础上,科学合理地应用现代化设备以及现代化数据技术、信息技术,并在现代档案编研先进的工作理念的指导下,结合企业实际,走“小而精”“小而专”的路子。

    三、结束语

    在大数据时代,现代企业想要提升企业的综合实力,就必须要重视企业的信息化发展。档案编研工作作为企业发展的重要信息工作部分,利用先进的数据技术、信息技术来改变传统编研工作产生的问题现象,提升编研工作效率是现代企业档案管理的必然趋势。在这种趋势之下,企业领导者和管理者必须要不断地改变思想管理,创新档案编研工作思路,整合企业发展的人力资源,编研出更多更好的成果,使编研工作在为管理层提供决策信息、提高品牌认知力、弘扬企业文化等方面发挥独特功能。

    (作者单位为中广核管理咨询<深圳>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

    [1] 李小晨.大数据时代背景下的档案管理探讨[J].云南档案,2013(06).

    [2] 樊伟红,李晨晖,张兴旺,秦晓珠,郭自宽.图书馆需要怎样的“大数据”[J].图书馆杂志,2012(11).

    [3] 傅荣校,周林女.电子文件管理中的热点理论问题研究类举[J].上海档案,2002(06).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20 2:03: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