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互联网思维下中国类型电影的传播学阐释 |
范文 | 王晓立 摘 要:“类型电影”是最典型的工业社会中的艺术,它最根本的目的是取得最好的传播效果,将电影转换成商品一样的形式供观众选择。但是这一类型的文化商品在如今的互联网时代中又呈现出新的特点,不管是商品的创作过程还是最终的营销发行,都饱含着丰富的“互联网思想”,从而使得大众文化的传播呈现出一种复杂但是很有趣的特点。 关键词:互联网思维;类型电影;传播学 1 互联网思维与类型电影 互联网思维这一概念最开始是百度的总裁李彦宏在2011年的百度联盟峰会上所提出的:“基于互联网的特征,用互联网的模式、知识和经验,去思考和解决问题”,在这以后很多互联网行业的企业都开始从自身角度上来解释互联网思维。若商品和货币成为了信息的载体,同消费者之间的单项交流开始转变为互动式的交流,使用互联网思维来考虑这一问题,着实能够带来很大的价值。 在当今时代下,互联网思维的模式不但会影响到电商界等金融和投资领域,还会对以影视产业为核心的文化产业产生巨大的影响。由于互联网思维的扩散,影视行业面临着变革浪潮并不断发展着。其中,我国电影产业这些年受到了很大的影响,单从互联网之间的关系来看,二者一开始是敌视关系,而今却是一种合作关系,一直到现在的使用互联网思维贯穿于作品生产的各个环节局面。电影行业的生产已经将互联网当做是一种渠道到颠覆局限思维而且将这一思维当成是整个电影行业在观众、产品等多方面的价值链以及生态系统中的一个新的审视思维模式和价值体现。 2 作为大众传媒的类型电影 从电影出现的时候开始,电影就一直被人们当做是“杂耍”,并没有突出其艺术的属性。然而电影的一些特点,比如“公开的”、“集合”等可以证明,电影有着大众传播的特性。“类型电影”是电影发展过程中的一个特殊的类型,在传播过程中具有复杂和有趣的特点,它有着下面这几个特性: 2.1 “分众”传播 若是仅仅只从传播学这一方面来考虑,“类型电影”只是一种具备“分众”性质的电影类型。每种类型的人物形象、叙事结构以及视觉图谱都是定型的,主题、情感的体验以及相应的效果是按照不同的阶级、职业人群的审美需要所体现的。比如,西部的电影中喜欢用英雄救美的套路,爱情片中经常使用“灰姑娘”的情节,在惊险片中一般使用古堡的场景以及低角度照明法的拍摄方式等等。在类型电影中,这种分类形式同当前“媒介质”的变化以及媒体业态的出现有着很大的关系,从报纸和广播发展到当今的互联网和新媒体的传播媒介的发展过程中可以看出,人类已经不在满足于用特定的渠道来满足观影需求,而是找寻更加便捷的方式来观看自己喜欢的内容。 2.2 “类型”与“固定成见” 类型电影中的固定情节、固定人物以及固定的环境会使得观众形成一种容易对其进行辩析的“定型”式的模式,同李普曼的书籍《舆论学》中关于“固定成见”的看法是一致的。“固定的成見体系有着一定的合理性和稳定性,它对于世界的看法,从始至终都是一样的,人类的习惯和安慰以及自身的希冀等都会针对它来进行变化。如果我们出现了成见的思想,那么想要摆脱它是一件非常艰难的事情”。一言以蔽之,定型指的是对事物的一种固定的看法,这种看法通常情况下会受到大众传媒所塑造的“拟态环境”的影响。 电影和电视等大众传媒利用对典型文本的选择和美化等来塑造出特定的媒介环境,观众们利用这些形象来建造出自己能够一下子就可以认出来的“他者叙述”转换成自己的审美意趣。比如,去电影院看电影的时候,广告牌上会明确标注电影的类型,例如“武打片”或是“爱情片”,而且还会注明导演和主演的名字,观众可能已经知道这类电影的大概情节和所惯用的套路,但是还是会选择去看。其实,不仅观众会知道这些类型电影的情节套路,导演等人也不会避俗,还是要迎合观众的喜好,这就是一种典型的类型电影观赏状态。 2.3 设置“议程” “议程设置”这一理论体系,属于大众传播宏观社会效果范畴中的一项很重要的成果,它显示了一种媒介的观念,也就是“传播媒介”对外界的报道并不是一种单纯的镜子式的反应,而且一种具有目的的取舍活动。类型电影的分类和导演对于各种类型模式的尊重以及突破都需要以取舍活动为前提。这一选择和取舍所考虑的不但有着观众对于不同类型电影的喜欢程度,也表现了导演自己对于类型电影的理解,或者为某一类型是不是可以适合当今的社会环境发展,甚至还可以是观众所熟知的某一类型在新媒介的背景之下可能会被重新解读。就拿好莱坞的青春片来说,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开始的青春喜剧到现在为了能够适应新媒体发展而出现的魔幻剧《暮光之城》、科幻剧《饥饿游戏》以及恐怖剧《死神来了》等多种类型的新型青春剧,当然,这一变化能够很清晰的看出电影的创作者们为了可以反映当今社会背景之下青少年所面对的一些问题(比如性开放、游戏世界等)从而对青春片进行全新的改变,能够有效引导现实中的青少年群体们对自己的青春问题进行重视。另外,青春片在我国的本土化过程也是从青少年观众的认知方面着手,对传统好莱坞青春片的一些故事进行了借鉴,不过也融入了相关的怀旧元素以及性启蒙元素,使得当今的主流电影观众群体可以很好的对电影所反映的现实问题进行思考和探讨。 3 中国类型电影的传播现状 针对美国的一位专家拉斯韦尔的看法,传播过程的主要构成要素有“传播者、信息、媒介、受众、传播效果”,传播活动中的每一个环节都是传播所不可缺少的元素。当前,由于互联网思维的影响以及新媒体平台的影响,我国的类型电影的传播方式有了很大的改变,作品的生产者、作品内容以及营销策略等各个方面都有了一个全新的体现。以前有过一段时间,互联网同电影之间的交流平台只是用钱所砸来的视频网站,或者是进行电影票的团购行为。 从2014年之后,互联网同电影行业的合作越来越密切,《心花路放》这部剧的投资方之一是阿里影业,《智取威虎山》这部剧的投资方为优酷视频和土豆视频旗下的合一影业,《归来》以及《小时代3》是由乐视影业所投资的。在2015年的时候,上面这种组合越来越多,比如阿里影业所投资的《亲爱的》,合一影业在这一年中总共有着六个跨界的IP电影,例如《栀子花开》、《万万没想到》等等。“资本的投入”能够反映出互联网行业同影视行业所进行结合的力度。在2014年一个年度的电影票房总量就达到了296亿元,并且2015年全面的票房总量突破了440亿元,年增长率达到了48.7%,在表面热闹繁华的电影行业中,却有着类型片种类分散、卖座类型太过于集中的现象,甚至一些同互联网思维进行全面融合的著名导演的作品也出现了票房大跌的情况。因此能够认为,在繁花似锦的表面现象之下,我国的电影市场是比较落寞的。 3.1 营销策略 营销策略的变化需要以传播环境为基础,通过互联网思维所进行的类型电影营销策略有着很多的先例。马莱兹克在其系统模式论中提出,在对受传者所进行影响的因素中,受传者所处的社会环境包含其中。由于当前的消费文化背景,很显然类型电影是一种能够进行分类而后满足不同层次受众文化需要的产品,可以满足观众的情感需要。人类想要在某些社交平台上分享一些作品并想获得更多观众的共鸣时的观影行为,就是一种通过新媒体来进行口碑营销的过程,而且在“拟态”的环境之下,进行一种“自我满足”和“自我确认”。同时,这一营销模式的出现不但可以满足各层受众的心理需要,更重要的是对于消费者主权的影响,也就是可以通过大数据来对观众的观影行为进行探析,而后找出影响类型电影的相关因素并开始进行精准化的营销行为。比如《失恋33天》、《大圣归来》以及《捉妖记》这几部剧中,就是充分利用了精准的观众定位,并且其口碑營销的传播效果达到了一个空前的水平。 3.2 传播效果 就传播学的方面来说,类型电影的主要目的是想要解决“什么时候进行传播、什么地点进行传播、怎么样进行有效传播、怎么样才能确定很好的传播效果。”就电影的传播效果方面,可以用票房来对其进行衡量。在当前,我国的类型电影市场的发展十分火爆,然而在国际市场之中,却存在着一个非常尴尬的地位。在2000年的电影《卧虎藏龙》在北美所达到的1.28亿美元的票房到2011年在北美上映的《刀见笑》所仅有的5万美元的票房的差距中可以清晰的看到,我国的类型电影在海外几乎没有任何的影响力。其实,类型电影中的最好的传播模式是需要以普世价值为前提的,一些大众文化作品在某一区域非常受人喜爱,然而在其他地区却无人问津。我国的电影所存在的一些不足为:故事没有新意、剧情拖沓、没有体现出创新性,就拿功夫片来说,一开始功夫片被各国所追捧,而今却被放弃,这是由于功夫片不但在形式上没有创新,而且总是使用一个主题,因而被观众所放弃。 4 结论 综上所述,“电影创作”的内涵在当今世界已经不仅仅只是内容比较好看,而是怎么样才可以使得大众喜欢,能够满足大众的娱乐需要。就产业环境方面来看,受互联网思维的影响,电影创作已经不仅仅只是导演自己的能力影响了,电影目前正在由“个人创作”朝着“集体创作”转变。由于互联网思维的影响,不管是众筹模式、迭代摄制,还是网络营销和大数据分析,都能够显示出产业对市场和观众的尊重。由于我国电影行业的不断发展,不断出现了一些美学的“新势力”。最开始的潮流是华语大片美学的突显以及视听冲击的出现,而后反对大制作以及大主题的“轻电影”又开启了一股浪潮,在这一浪潮还没有完全消减的时候,互联网的浪潮又开始出现,它在我国的类型电影方面有着根本性的影响。IP概念开始作为电影创作的新导向,定制产品好像不再以传统的导演中心为主体,互联网思维模式也成为了我国电影行业发展中的一项新的指标,我国的类型电影发展道路依旧艰难。 参考文献 [1]李立,彭立.“类型电影”的大众传播学阐释[J].四川省干部函授学院学报,2010(04):25-29. [2]杨艺琪.中国电影史古装片“首发现象”的传播学阐释[D].西南大学,2016. [3]铁梦媛.基于互联网思维下的传播策略分析——以来电电影艺术酒店为例[J].新闻研究导刊,2016(13):360.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