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北宋六先生
释义 北宋六先生

北宋六先生

北宋哲学家司马光(1019—1086),邵雍(1011—1077),周敦颐(1017—1073),程颢(1032—1085),程颐 (1033—1107),张载(1020—1077)。六人的哲学观点不完全相同。司马光以人格化的“天”为宇宙的最高主宰,说“天者万物之父也”;强调人应“顺天之命”;认为最高智慧仅存于圣人“神心”之中;在人性问题上持性善恶混论。邵雍认为宇宙的本原是“太极”或“道”,它是主观意识“心”的反映,说“万化万事生乎心也”;提出“反观”的认识方法,认为在认识事物时,人的感觉和心有着局限,只有以心来体会物之理,才能以一心观万心,一身观万身,一物观万物,一世观万世;认为天地有起始和毁灭,并提出元会运世来计算天地的历史。周敦颐提出宇宙最初是“无极而太极”,“太极”之动静而生阴阳,阴阳变化而生五行(金、木、水、火、土),五行凝聚而生万物;认为人是万物中最灵者,人的本然之性为“诚”,它纯粹至善,是最高的道德境界。程颢以“理”为宇宙的本原,说“理”先于万物并派生万物;又提出“天人一本”,“本于仁”,“仁”既为理的体现,又为人的心性之所本,达到“仁”的境界,也就“天人无二”;认为天地万物皆与“我”浑然一体,所以认识事物“不可外求”。程颐亦认为“理”是宇宙的本原,说“万物皆只是一个天理”,具体事物的“理”只是“天理”所“照”的结果;指出万物都是不断运动的,说“消长相因,天之理也”,并认为事物之间有着既对立又依存的矛盾关系,矛盾是事物运动的根源;提出人的贤愚取决于先天所禀之气的清浊,禀其清者为贤,禀其浊者为愚;强调人对事物的认识需通过反躬内求的方法,以求悟得天理。张载认为“气”是充塞宇宙的实体,由“气”的聚、散而造成事物的生和灭;提出“一物两体”的观点,认为“气”中包含着矛盾,矛盾是万物变化运动的根源;划分事物的运动为“变”和“化”两种形态,“变”指显著之变动,“化”指微小之消化;指出人的知识是通过耳目与外界接触的结果,但也认为有先验的“天德良知”存在。司马光、邵雍、周敦颐、程颢、程颐、张载的哲学学说虽互有不同,但在当时他们都是著名的学者,有很大影响。因而,南宋哲学家朱熹尊称他们为北宋“六先生”。


随便看

 

汉语词典收录604837条汉语词条,可根据汉字查询相应的词语释义,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词语的释义、翻译及用法,是语文学习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7/8 5:3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