匡谬正俗
匡谬正俗训诂著作。唐颜师古著。未完成。其子颜扬庭编为八卷。本书对唐代以前古书训诂及俗语中的谬误加以纠正,范围涉及字义、字音和字形等各方面。 本书解释的体例是,先引该词语的出处及训诂,说明何人误解,然后指出错误的原因。如卷一:“甲,《卫诗·芄兰》篇云:‘能不我甲。’《毛诗传》曰:‘甲,狎也。’毛公此释盖依《尔雅》本训,而徐仙遂音甲为狎。案:甲虽训狎,自有本音,不当便读为狎。譬犹‘斁’字,训厌。《葛覃》篇云:‘服之无斁。’岂得云服之无厌乎?若以甲有狎音,假借为字者不应方待训诂始通其义也。” 本书还对当时方言词语的来源进行说明。如卷六:“洋。问曰:‘今山东俗谓众为洋,何也?’答曰:‘按《尔雅》云: ‘洋、观、裒、众、那,多也。’” 《匡谬正俗》所纠正的谬误范围较广,所引之书及训诂,现在很多失传,在保存古代训诂方面,价值较大。对词语的考证,精确可靠,受到学者重视。 匡谬正俗
匡谬正俗纠正谬误与时俗。钱钟书《与刘世南》:“此类~而又学富功深文字,不妨多作数篇,陆续寄叔湘先生发表。”
《匡谬正俗》训诂书。8卷。唐代颜师古著。重在纠正古书和俗语中的谬误, 包括字音、 字义、 字形等各个方面, 范围较广, 考证也多精确, 资料珍贵, 向来为训诂家推崇。 全书内容为, 卷一: 《论语》、 《诗经》; 卷二: 《尚书》; 卷三: 《礼记》; 卷四: 《春秋》、《左传》;卷五:《史记》、《汉书》、部分六朝史书;卷六:今俗; 卷七、 卷八: 汉赋。 此书为未定遗稿, 唐永徽二年(651年)由其子颜扬廷汇编成书。宋版避太祖赵匡胤讳改名为《刊谬正俗》,清乾隆间重刻,恢复本名。现在通行的是上海商务印书馆1936年6月《丛书集成初编》本。 纠正错误
纠正错误匡谬 有羞耻之心,并且能纠正自已的错误:有耻且格 解析疑义,纠正错误:析疑匡谬 纠正失误:矫失 纠正过失:司过 绳纠 绳愆 弼违 规过 纠正错误和陋习:匡谬正俗 消除或纠正错误过失:洗垢涤瑕 洗衅涤瑕 纠正过错:绳愆纠谬 绳愆纠缪 绳愆纠违 纠正违误:绳违 纠正谬误:纠谬 纠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