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钱引 |
释义 | 钱引宋代的一种纸币。真宗时,张咏镇蜀,以铁钱太重,不便贸易,行用交子。初由富商发行,至仁宗时,将发行权收归官府,设交子务,以榷出入。徽宗大观元年改四川交子为钱引,至崇宁四年通行诸路,并改交子务为钱引务。“钱引”意即兑换钱币的凭证。每三年换发一次,称为一界。引上印有界分,年限及面额等。参阅《文献通考·钱币二》、《宋史·食货志下三》。 货币 货币钱(钱刀;钱文;钱货;钱眼;钱金;钱缗;钱引;钱币;金钱) 币(泉币;资币) 货(货布;货泉;通~) 金(金泉;泉金) 锾铁板 铜山 铜钿 另见:资金 钱 古代货币 古代货币泉(泉布;泉币;泉贝;布泉;泉布先生) 布(布货) 刀(刀币;刀布) 龟(龟甲) |
随便看 |
|
汉语词典收录604837条汉语词条,可根据汉字查询相应的词语释义,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词语的释义、翻译及用法,是语文学习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