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儆 |
释义 | 儆jing警戒。成语:“以儆效尤”。《三国志·吴书·吴主传》:“夫法令之设,欲以遏(e)恶防邪,~戒未然也。”(遏:制止。未然:未成事实。) 儆jǐng❶ 警戒,戒备。《左传·成公十六年》:“舍于夫渠,不~,郑人覆之。”鲍照《咏双燕》:“岂但避霜雪,当~野人机。” 儆jǐng〈文〉告诫;使人警醒而不犯错误 说明: 14画;亻部;左右 儆使人警醒,不犯过错:~戒︱以~效尤︱杀一~百。 儆jǐng使人警醒,不犯过错:杀一儆百│以儆效尤。 儆jǐng1 警示;告诫。如:杀一儆百。2 警备;戒备。《左传·襄公九年》:“令司宫、巷伯儆宫。”3 危急的事件或情况。《后汉书·郭伋传》:“帝以并部尚有卢芳之儆。” 戒备 戒备备(备戒;儆备;憼备;禁备) 防(备警) 儆(儆戒) 敬戒 禁戒 诫防 监诫 |
随便看 |
|
汉语词典收录604837条汉语词条,可根据汉字查询相应的词语释义,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词语的释义、翻译及用法,是语文学习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