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废弃球类在足球练习中的应用 |
范文 | 李卫红 关键词:废弃球类;标志物;应用 中图分类号:G623.8? ? ? ?文献标识码:A? ? ?文章编号:1005-2410(2020)09-00-01 一、废弃球类作为标志物的制作 1.所需器材:废弃的足球、篮球、排球,壁纸刀两个,强力胶贴,细黄沙一桶,塑料漏斗两个,水舀子,细铁丝4根。 2.制作方法:将废弃的球用壁纸刀割成“-”形的一个两厘米长的小口,将漏斗插入,然后用水舀子盛细黄沙缓缓倒入漏斗,用铁丝慢慢插入,保证黄沙顺利进入球内。将细黄沙倒入球的三分之二,然后用强力胶贴将割口封好即可。 二、案例应用 练习一:在准备活动的热身中,根据球的数量沿着足球场的边线3~5米一个共摆放10个球,根据学生的人数按照男女生分组进行,在以球为标志物的场地内进行蛇形跑行进,到达终点后直线跑回起点,依次进行(图1)。 练习二:根据人数按男女生分4~6组进行,每名同学一个足球,可以利用球类标志物进行蛇形运球过障碍练习(图2)。 练习三:学生可以在此标志物摆放成的任意形状里面进行运球练习,按照顺时针或逆时针,在不碰触标志物球的前提下,可以人为地破坏其他同学的运球,同时保护好自己的球(图3)。 练习四:学生摆放不同的图形,采用开口螺旋运球或蛇形运球接力跑,可以采用计时,也可以采用淘汰制,激发学生的练习兴趣(图4)。 三、教学效果 (一)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练习的积极性 通过将废弃球类标志物加入课堂教学与练习,采用寓教于乐的教学方法,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参与教学的积极性,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二)增加了课堂练习密度 通过摆放不同形状,让学生最大限度地参与学习和练习,达到最佳的课堂效果,增加了练习方法,增加了课堂的练习密度。 (三)充分调动了学生创新和实践能力 充分发挥学生的聪明才智,让他们真正参与到教学中来,通过交流与合作,让学生体会成功的快乐,积极调动学生思考和参与意识。 (四)促进了学生的相互交流与社会适应能力 在练习过程中,学生通过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的方法,增加了团队合作能力与意识。 【专家点评】本案例从资源再生角度出发,体现一物多用的原则,充分利用废弃的球类再创新的教学器材,广泛应用于教育教學。器材制作经济简单,使用方便快捷,充实了课堂教学,增加了学生密度的练习,采用游戏与比赛的教学方法,极大地提高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和挑战自我、战胜自我的精神。(点评:吉林省松原市前郭查干湖镇重新中学 徐志波)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