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初中语文现代文教学的策略探究
范文

    傅鹏伟

    (上海师范大学康城实验学校,上海200000)

    【摘 要】现代文阅读是初中语文的教学重点。在教学实践中,如何行之有效地提升初中现代文教学的效益,是摆在初中语文教师面前的重大问题。本文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首先,要落实“教什么”的问题,以教材知识点和学生自身需求为出发点;其次,要探究“如何教”的方法,抓住教材的核心知识点;最后,还要拓展“如何教”的形式。如此才能将语文教学的内容和形式更好地落到实处,使初中语文现代文教学焕发出生命的活力。

    【关键词】初中语文;现代文教学;策略

    在初中语文现代文教学中,学生往往存在学习被动,主观上对阅读缺乏兴趣,不懂得现代文学习规律和方法,不懂得阅读的基本技能等问题,制约了学生学习能力更好更快地发展。同时,教师教法单一,注重学生成绩而漠视阅读的过程,注重学生学会而漠视学生会学,重教轻学,制约了语文现代文教学的有效性。那么,到底如何才能行之有效地提升初中现代文教学的效益呢?笔者认为以下几方面是每一个语文教师值得深入探究的。

    一、落实“教什么”的问题

    从小学会汉语的学生,通过现代文的学习,提高理解和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教师通过对文本的解读,教授学生教材中的和学生不明白的、不懂的知识点。如沪教版六年级教材中《马来的雨》一文,根据教材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需求,有两个内容是必须深教的:在不同的地点,运用不同的角度描写马来雨的特点;感受作者在写景中的思考。前一个是促使学生学习文本,提升能力;后一个是引导学生从作者的角度来体验文本,感受雨之美、文字之美。同理,九年级教材中《最后一次讲演》一课,除可引导学生感受闻一多先生热爱祖国、献身革命的英雄气概之外,更加应该关注演讲的鼓动性、战斗性、感染力。

    教学中,教材应该教的,学生应该学的、需要学的,在教学中达到一致,促使教学内容相对集中,从而夯实语文教学的基础,才能促使现代文教学真正有效。

    二、探究“如何教”的方法

    叶圣陶先生说:“教师有独立的思考和见解,又能不断研究和实践,掌握启发学生和引导学生的方法,才能使学生得到实在的益处。”

    课堂的时间是相当有限的,短短的40分钟,如何提升教学的效益?必须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关注每一个堂课教学的整体性,力争在每一个课堂教学中,给学生展现知识点的完整性,从而促使学生在每一堂課的学习中,形成对某个知识点的相对完整的认知,并能对这个知识点进行巩固、提升。这就需要老师在教学中处理好课文的内容长短问题,尤其是如何做到长文短教——每堂课尽可能地围绕一两个知识点展开。

    如九年级教材中鲁迅先生的《风筝》一文,是回忆兄弟之间的一件往事的散文。写了他少年时,因为风筝与弟弟发生了一次无法补过的误解和冲突,内心充满了深深的愧疚。笔触细腻,情感凄婉,本文所体现出来的亲情带有很深的时代烙印,同时,深深的自责、反省充塞在字里行间,亦是文章的动人之处。

    课文篇幅较长,内容比较深,学生理解也相对较难,尤其是在感受鲁迅先生在字里行间的自责和反省精神,以及对于整个时代的思考,更需要教师很好地处理好教材在教学中的整体性。结合九年级的实际,可作如下设计:

    1. 师述导入

    由“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的诗句引出课文

    2. 初读文本,整体认知

    (1)出示课文第一节:鲁迅看到风筝,是一种怎样的心情?

    (2)默读全文:为什么悲哀?

    3. 深读文本,理解主题

    (1)读3、4节,研读悲哀的语句,随机指导。

    (2)读第5节至11节,研读作者心情沉重的句子。

    于是二十年来毫不忆及的幼小时候对于精神的虐杀的这一幕,忽地在眼前展开,而我的心也仿佛同时变了铅块,很重很重的堕下去了。

    但心又不竟堕下去而至于断绝,他只是很重很重地堕着,堕着。

    我还能希求什么呢?我的心只得沉重着。

    (3)读第9节,研读悲哀

    “有过这样的事么?”他惊异地笑着说,就像旁听着别人的故事一样。他什么也不记得了。

    4. 提升感悟

    出示:我感到未尝经验的无聊,是自此以后的事。我当初是不知其所以然的;后来想,凡有一人的主张,得了赞和,是促其前进的,得了反对,是促其奋斗的,独有叫喊于生人中,而生人并无反应,既非赞同,也无反对,如置身毫无边际的荒原,无可措手的了,这是怎样的悲哀呵。——选自《呐喊》

    5. 总结全文

    6. 作业布置

    假设“我”二十年后给弟弟写了一封表达追悔的信,请根据课文,拟写这封信。

    整堂课的教学,始终抓住作者对于风筝处理内心的转变展开,从导入,到探究,再到提升感悟,以及最后落实于作业,始终努力引导学生去探究鲁迅先生的反思、自省精神,对于小兄弟深受精神虐杀却无怨恨的深深感慨。

    三、拓展“如何教”的形式

    1. 重语境,品词句

    初中语文课,在基本课文内容的理解上,极其关注对关键词、句子的揣摩、咀嚼,从而提升语言运用的理解,增强语感,方式包括: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品味词义,解读句意;品味词语的生动形象性,准确严密性;品味句式的变化性及其表达作用;品味修辞手法的形象性;感悟句子、段落以及全篇的表达特色。

    2. 留空白,拓空间

    文本的空间是有限的,学生思维和想象的空间如果仅仅局限在文本之中,那学生的思维能力提升,就会有相当的局限性。初中语文现代文的教学,就是需要教师拓展教材的空间,由此及彼,由课内到课外,由内容到形式,让学生在文本的空白处,展开丰富的联想和想象,从而促使思维在有限的课堂教学内,得以延伸,去触及更深层次的内容和情感。

    3. 重笔述,落实处

    在初中现代文的教学中,课堂教学中的口头问答固然十分重要,但适当地运用笔述,往往更加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参与性,思维清晰度得以演练和提升,从而更好地锤炼语言文字。笔述主要可以运用于两个方面:一是对于课文阅读过程中出现的比较分散的感悟,进行圈划、批注,并记录阅读体验;另外一类,是相对比较集中学习体验,可以是仿写,扩写,续写等。如八年级语文教材中林莉的《小巷深处》一文,引导开展文章的续写,续写母女间相见的场景,就能很好地触动学生心弦,使学生比较从容地回味,感悟亲情,把思维训练落到实处。总之,无论是哪种笔述,都能行之有效地引导学生在语文现代文中,深入思考,凝练语句,锤炼文笔,从而更能提高语文教学的效益。

    时代在发展,语文教学的特性又促使每一位老师去思索、去探究。教师的职责不只是传递知识,而更多的是激励思考,从事那些有效果的和有创造性的教学活动。语文现代文教学有其特有的性质,需要教师引导学生深入文本,将语文教学的内容和形式更好地落到实处,才能使初中语文现代文教学焕发出生命的活力。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7 21:30: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