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临床麻醉与疼痛治疗中罗哌卡因的应用效果
范文

    李林

    

    【摘? 要】目的:评价不同浓度罗哌卡因运用在患者临床麻醉和疼痛治疗中的价值。方法:对该院实行手术治疗的60例患者开展项目研究,2018年5月—2019年4月为抽取时间,参考随机双盲法实行分组,一组纳入30例,试验组采用0.20%浓度罗哌卡因实行临床麻醉和疼痛治疗,对照组采用0.25%浓度罗哌卡因实行临床麻醉和疼痛治疗,分析两组术后1、2、4、6h视觉模拟评分(VAS)分值,并对两组恢复自主呼吸用时、恢复意识用时、拔管用时、药物不良反应总计算值、满意总计算值实行比对。结果:试验组术后1、2、4、6h视觉模拟评分(VAS)分值(3.14±0.20)分、(3.30±0.35)分、(2.90±0.23)分、(3.52±0.30)分少于对照组评估结果(5.80±0.48)分、(5.93±0.60)分、(5.68±0.40)分、(6.30±0.58)分,显示数据值指标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8.018、20.732、33.000、23.318,P<0.05);试验组恢复自主呼吸用时、恢复意识用时、拔管用时(6.90±1.24)min、(11.26±2.40)min、(19.50±3.15)min相比对照组评估结果(6.93±1.30)min、(11.10±2.55)min、(19.62±3.20)min,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091、0.250、0.146,P>0.05);试验组药物不良反应总计算值(3.33%)相比对照组评估结果(6.67%),未显示数据值指标间统计学意义(χ2=0.350,P>0.05);试验组满意总计算值(96.67%)高于对照组评估结果(73.33%),显示数据值指标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405,P<0.05)。结论:在患者临床麻醉和疼痛治疗中采用0.20%浓度罗哌卡因的效果对比0.25%浓度罗哌卡因更优。

    【关键词】临床麻醉;疼痛治疗;罗哌卡因

    【中图分类号】R6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83(2020)01-0068-01

    引言

    手术治疗具有一定的创伤性,因此术前需对患者进行麻醉镇静,以促进手术顺利实施,缓解术后疼痛,减少术中及术后并发症。罗哌卡因是临床上广泛使用的麻醉药物,能够减少患者术前的应激反应,同时具有显著镇痛效果。本研究探讨罗哌卡因在临床麻醉与镇痛治疗中的应用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该院实行手术治疗的60例患者收入分析数据值资料,分组方法是随机双盲法,一组归入30例。对照组:年龄均值是(41.42±4.35)岁;男女相比是17∶13。试验组:年龄均值是(41.36±4.22)岁;男女相比是16∶14。对两组基础数值资料实行统计,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该研究所选病例经过伦理委员会批准,患者或家属均知情同意[1]。

    1.2 方法

    两组术前30min都给药剂量是0.5mg的阿托品(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0073819)及剂量是100mg鲁米那(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13024406),给药途径为肌注,构建静脉通道,于L2-3实行硬膜外穿刺,给药剂量是3mL利多卡因(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0133208),注射给药,观察无脊麻反应,实施麻醉诱导:给予0.05mg/kg咪唑安定(批准文号:注册证号H20040094)及劑量给予0.5mg/kg丙泊酚(批准文号:注册证号X20000024)和0.4μg/kg舒芬太尼(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0050580),注射给药。对照组:给予8~10mL0.25%罗哌卡因(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0052666),注射给药,开展临床麻醉和疼痛治疗。试验组:给予8~10mL0.20%罗哌卡因,注射给药,开展临床麻醉和疼痛治疗。两组均给予200mL0.9%氯化纳及150μg,给药途径是静滴,直到拔管。

    1.3 临床评价

    采用运动阻滞(Bromage)评级对患者麻醉效果进行评价:膝关节、髋关节与踝关节无法运动为3级;仅有踝关节能够运动为2级;膝关节与踝关节能运动为1级;无运动阻滞为0级。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对疼痛情况进行评价,总分10分,评分越低表示疼痛感越小[2]。

    2 结果

    统计两组术后1、2、4、6h视觉模拟评分(VAS)分值:试验组术后1、2、4、6h视觉模拟评分(VAS)分值与对照组评估结果实行比较得以减少,呈现出数据值指标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 讨论

    目前,临床手术的开展离不开麻醉药物与镇痛药物的使用,良好的麻醉能够确保手术顺利实施。针对气管插管、开腹手术患者,为避免其强烈的应激反应,需要使用麻醉作用较强的镇静剂,保证患者能够迅速进入镇静状态,减少抗机反应。罗哌卡因是一种常用的长效麻醉药品,常用于局部麻醉,因其麻醉的时间更长、效果更强、副作用更低,在临床被广泛应用。本文研究中,0.25%浓度的罗哌卡因在麻醉效果和不良反应方面与应用浓度为0.20%的罗哌卡因并无显著差异(P>0.05),但是在镇痛方面明显优于低浓度罗哌卡因,因此在使用罗哌卡因进行麻醉及疼痛治疗时,要适当的增加其浓度,在保证麻醉效果的同时降低术后疼痛,提高患者生活质量[3]。

    综上所述,罗哌卡因镇痛疗效显著,且麻醉效果较强。

    参考文献

[1]????? 马宏英.罗哌卡因在临床麻醉及疼痛治疗中的应用效果评价[J].中外医学研究,2018,16(22): 17-19.

[2]????? 赵海金.罗哌卡因在临床麻醉及疼痛治疗中的应用分析[J].数理医药学杂志,2018,31(07): 1036-1037.

[3]????? 马宏英.临床麻醉及疼痛治疗中应用不同浓度罗哌卡因的效果观察[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8,31(10):1476-1477.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7/13 1:34: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