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探讨舒伯特艺术歌曲的钢琴伴奏特点 |
范文 | 程虹 【摘 要】艺术歌曲是诗词和音乐相结合而形成的一种音乐体裁,它是十九世纪基于欧洲浪漫主义音乐发展起来的,大多颂扬了善良的人性与本能。舒伯特是这一艺术歌曲的重要奠基人。他的大量杰出歌曲应用了文学巨匠的诗词进行作曲,将音乐和优美的诗词联系起来,达到了完美的艺术效果。尤其是和声与调性的运用。本文主要探讨了舒伯特艺术歌曲的钢琴伴奏特点,提供了必要的参考。 【关键词】舒伯特;艺术歌曲;钢琴伴奏;特点分析 中图分类号:J62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1007-0125(2018)27-0052-01 舒伯特的艺术歌曲为歌唱者准确把握音乐形象、歌曲内容、思想感情等皆发挥一种揭示的功能。其严谨的创作风格对整个音乐艺术的提升具有重要作用。“舒曲”的钢琴伴奏主要因生动活泼的艺术形象而闻名于世,好像是潺潺流动的溪水,或者像街边艺人陈旧不堪的八音琴,抑或是疾速奔跑的骏马。既渲染了音乐的旋律,又为创作新的意境进行启发。从舒伯特艺术歌曲的钢琴伴奏种类与其在音乐作品中的作用分析,他的钢琴伴奏大体划分为四种类型,以下展开具体探讨。 一、支持性伴奏 支持性的伴奏形式指的是在伴奏中以重复歌声的方式突出歌曲艺术的旋律。例如:在《她的肖像》歌曲中,主要描述了唱歌人对着心上人的遗像,深切思念的感情。起初的旋律像一种轻柔的合唱。在悄然中慢慢倾诉,钢琴采用了歌声并奏与八度音程,简单、静谧,把无限的痛苦停留于无声的想象空间里。又如:在《海滨》中,声音被夹杂于钢琴伴奏的右手八度里,随着八度反复、三度平行的声部,构成了一种加厚的旋律,而左手和声一直处于原位主和弦与属和弦间相互转换,整体的伴奏力度很弱,并采用了缓缓的速度,让音响效果整体上趋于平静,但又不失丰富,柔中渗透了一种坚强的意志。表达了歌者坐在无边的大海中间,默默地缅怀着故人的心情。 二、造型性伴奏 造型性的伴奏形式指的是按照歌词展现的形象,在钢琴伴奏期间,以造型性的艺术手法进行表达。以弥补了歌曲旋律里很难讲述的内涵。在众多舒伯特艺术歌曲的伴奏形式里,这是一种运用非常广泛又很巧妙的形式。例如:在《纺车旁的玛格丽塔》中,他以钢琴伴奏象征了紡车,伴随姑娘对爱人回忆过程,逐渐转换情绪。又如:在著名的《魔王》歌曲中,表现了充满传奇色彩的情节:父亲抱着生病的小孩,骑马穿越黑夜中的森林,而小孩看到了一个树精(即魔王)正不断地诱惑他去,连续发出惊叫声……钢琴伴奏分析,整首曲子采用了马蹄奔跑的快节奏,而低音部分反复发生风声,表现风声鹤唳的感觉;同时,表现了夜幕降临的自然场景与咄咄逼人的歌曲情境。还有,在《摇八音琴的老乞丐》里,钢琴伴奏主要采用了左手空洞、主属五度的连续音,而右手在歌曲的停顿中不停地奏出一种单调的八音琴韵律,刻画了一个在刺骨的寒风里战栗乞讨的孤苦贫困的老人形象。 三、意境性伴奏 意境性的伴奏形式是指钢琴的伴奏中歌声没有重复,也没有形象的造型,只是,歌曲借助别的艺术手段,例如:音型、和声、对位,起到强调、揭示歌曲复杂的内容与感情。例如:在《幻影》中,歌曲中“夜深人静,街巷冷清清……”歌声采用一种宣叙的曲调,而钢琴的伴奏则始终以外声部为八度齐奏的柔和性“柱型和弦”。展现了月光依旧,但人去楼空,无比悲凉的场景。好像看见了一个年迈多病的老人,忧虑地回忆年轻时和爱人共度光阴的生活画面。又如:《死神和少女》里,强调了少女和死神的内心境况。钢琴伴奏前期,死神以沉寂的脚步向一位少女走来,其中运用阴暗和声与低沉音区烘托了死神来临的先兆。歌曲开端处的钢琴伴奏以比较轻快的“柱型和弦”刻画少女的内心情感,然而,到了死神即将来临时,和弦又逐渐趋向缓慢,以此刻画死神的冷酷。在死神一步一步逼近的过程中,少女突发一声尖叫,此时伴奏变得急促有力,淋漓尽致地反映出少女的惊恐之心。 四、象征性伴奏 象征性的伴奏形式是指钢琴运用一系列象征性的语言进行伴奏,表达了歌曲的特殊情境。例如:在《蹲鱼》歌曲里,以分解和弦的琶音,描绘波光荡漾的江面与蹲鱼在水里自由游动的形象。又如:在《美丽的磨坊姑娘》中,当表达疑问片断的时候,舒伯特的钢琴伴奏运用了意外和弦的方式,突转为调和性的对比,渲染了特定的音乐旋律。还有,在《流浪者之歌》里,促成了歌曲与诗词的有机融合,将和声、旋律、伴奏、诗词、曲式巧妙地结合在一起,而且挣脱了诗词本身的局限性。 五、结束语 总之,舒伯特的艺术歌曲主要以简洁大气、清新自然、富于歌唱旋律而著称。他的艺术歌曲其独特的创作模式在不同程度上影响了浪漫主义的作曲家。舒伯特的艺术歌曲在其钢琴伴奏的特点上极具特色,值得所有音乐艺人深入研究与借鉴。 参考文献: [1]林吟.舒伯特艺术歌曲的钢琴伴奏特点与重要性[J].黄河之声,2017(09):64-65. [2]刘安利.基于舒伯特艺术歌曲的钢琴伴奏探究[J].音乐创作,2016(07):164-165. [3]韩绍杰.舒伯特的艺术歌曲与钢琴伴奏特点分析[J].周口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1(01):107-108. [4]姜珊珊.钢琴即兴伴奏的音型与应用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5. [5]董永刚.浅谈声乐技巧在歌唱艺术中的表现作用[J].大舞台(双月号),2008(06):20-22. [6]段海燕.谈个性化声乐技巧在歌唱艺术表现中的作用[J].当代音乐,2016(11):44-45+48.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