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方艺术设计的本质比较研究

    刘玉安 宫硕 林拔群 李浩

    【摘要】从中西方设计的起源出发,通过对中西方文化的比较以及对中西方设计历史的研究,可以看到中西方在设计内涵上产生的差异,以及找到这种差异背后的根源问题所在。只有这样,才能够更好地去理解中西方艺术设计的本质以及发展趋势。

    【关键词】艺术设计;本质;文化;历史

    A Comparative Study of the Essence of Chinese and Western Art Design

    Liu Yu-an,Gong Shuo,Lin Ba-qun,Li Hao

    (Shandong University of Architecture, School of ArtJinanShandong250101)

    【Abstract】Starting from the origin of Chinese and Western design, through the comparison of Chinese and Western cultures and the study of Chinese and Western design history, we can see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Chinese and Western design connotations and the root causes behind such differences. Only in this way can we better understand the nature and development trend of Chinese and Western art design.

    【Key words】Art design;Essence;Culture;History

    1. 中西方设计起源

    无论是在中国还是在西方国家,设计的历史起源十分悠久,随着社会发展和人们生活习惯的差异,出现了不同时期的特点。中国设计和西方设计都有自己的起源,它深受历史因素、地理因素、社会因素等诸多因素的影响。

    1.1中国艺术设计的起源与发展。

    中国有着悠久的艺术设计历史。中国的艺术设计学自先秦以来就有自己的传统与底蕴,因为文明起源不同,所以就有不同的设计传统。可以说中国的艺术设计史是在工业革命前世界艺术设计史上最完整、最成功的典范。中国艺术设计学是具有十分悠久的历史,在中国的设计历史长河里,无论是陶器,还是青铜器,设计者在设计过程中都注重使用过程中的舒适,注重美观与实用并存。长期的封建社会伴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使中国的设计艺术蓬勃发展,璀璨耀人。

    1.2西方艺术设计的起源与发展。

    最古老的西方艺术起源理论始于古希腊哲学家,并且相信这一学说:模仿是人类固有的本性和本能,艺术产生于人类对自然的模仿,在古希腊哲学家看来,所有艺术都是模仿的产物。伴随着工业革命的出现,社会生产方式发生了转变,从传统的人工生产方式逐渐转变到以技术为核心的机器生产方式,工业革命的出现促进了西方艺术设计的发展。在整个开发过程中,各种规模的艺术运动和设计趋势都已出现,并涌现出大量优秀的设计大师。例如工艺美术运动时期的威廉·莫里斯,新艺术运动的安东尼·高迪,现代主义设计运动中的格罗皮乌斯,后现代主义运动中的罗伯特·文丘里等。这些艺术运动和设计代表为西方艺术设计的发展做出了杰出的贡献,同时他们也对西方的艺术设计的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

    2. 从文化的角度看中西艺术设计的本质

    (1)古代中国人相信自然与人的统一,天地之间的一切都是一体的,一切都是相互联系的。不仅万物,也有万事,所有事与物互为整体。所以你伤害一颗草时,你也是伤害了自己。中国讲究人与自然是一种和谐相处的关系。古代中国人主张集团标准。反对极端个人主义,一定会把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国家利益联系在一起,这种行为方式使得中国文化在不断发展过程中变得更加具有凝聚力、向心力。

    (2)在西方国家,人们强调人们应该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努力去理解自然,改造自然。人们更加注重个人利益,强调人权至上,追求物质与精神的自由,认为如果连自己的利益都受到威胁,那么集体利益更无处可谈,他们主张以自己个人的能力和积极进取的精神去利用和征服自然。

    (3)中西方文化的正是因为这种思维方式的不同,所以导致设计的出发点有所差异,才造成了中西方设计各具特色。

    3. 从历史的角度看中西艺术设计的精髓

    (1)西方现代艺术设计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并在此期间形成了一套理论,并在实践中取得了显着的成果。中西方设计在历史上有许多交叉点,并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例如,在魏晋时期和唐宋时期,这个时期是19世纪末最大的交汇点。此时的艺术彼此相汇,同时在西方设计文化“支流”的冲击下,中国原创设计的“支流”变得并不顺畅。交汇之后,出现了西方设计为代表的主流。今天的中国设计,从教育到实践,基本上都是基于西方现代设计,而中国传统设计则不是主流。在中国食品,服装,住房和交通的各个方面,其90%的设计都是以西方的形式。但这是主流与非主流的差别。

    (2)中国设计艺术的源泉是在社会实践、发展历史和文化传统中去寻求。社会的实践是指在中国本土化的设计,其设计植根于中国社会生活的“土壤”。

    (3)如果中国艺术设计的源头没有在中国最基本的文化基因中去探寻,而是把西方的设计研究认定为源头,那么我们将失去中国艺术设计的根源。早在先秦时期,古人将设计的知识不断分析与整理,从而产生了《考工记》这一巨大的成果,在一个地域性的齐国设计就能够达到如此的高度,可见学术的积累与设计实践的总结在当时的世界上也是出类拔萃的,《考工记》中表达的设计知识是从先秦工艺设计的丰富实践中提炼出来的。它的逻辑起点是制器的“材”与“工”。以设计原则为核心,以“辩民器”为主题,恰当地展示了中国早期设计实践的设计文化个性。它代表了中国艺术设计学早期的传统、文化、学术和设计实践。它是中国设计的“源头”。西方100年的艺术设计的“支流”不可能取代2000年以前就形成的中国设计的“源头”。中国传统艺术一直在变化,但无论它如何变化,都有中国特色,中国的特质不会改变。

    4. 中西艺术设计融合与艺术设计发展趋势

    随着长期占据主流的西方设计文化不断衰落,文化的多样性被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设计师开始考虑如何借鉴国家的宝贵文化传统。具有民族特色的设计受到广泛关注与赞扬,如中国著名建筑师王澍。他的作品试图在建筑与环境之间创造具有中国文人气质的建筑内涵,让我们重新理解“民族化”与“国际化”之间的关系。民族文化未来必将影响一个国家的设计。从根本上说,后者是以前者为基础的,它们是相辅相成的而不是对立的。如中国美术学院象山校区的设计。传统的表现技法和造型元素应该是继承的,但我们值得更多关注的重要事情应该是传统中的文化意识。视觉形式应该是一种国际语言。国际语言是一种工具,是用于传达设计师创意的工具。这个创意是最重要的东西,也是在文化传统中最应该关注与继承的东西。

    参考文献

    [1]卢善庆著:《美学基本理论》,科学出版社1999版.

    [2]潘谷西主编:《中国建筑史》,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版.

    [3]陈望衡:《艺术设计美学》,武汉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4]李澤厚:《美学三书》,安徽文艺出版社1999年版.

    [5]田目秉:《中国工艺美术简史》,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1989年版.

    [6]凌继尧、徐恒醇:《艺术设计学》,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