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会展旅游发展对策研究

    朱瑞平

    [摘 要]对会展旅游概念进行解析,分析河南省旅游、河南省会展业和营业情况,总结出会展业发展特点。结合现状,提出对策建议:注重整合协调,强化各种资源的整合开发,完善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提升旅游服务功能,以郑州为中心,大力发展各种旅游特色,建立品牌推广体系,扩大会展旅游者对河南旅游品牌的认知,打造会展文化氛围,注重文化软实力的提升。

    [关键词]会展旅游;旅游资源;会展业;河南省

    [中图分类号] F590.1? ? ? ? ? ? ?[文献标识码] A? ? ? ? ? ? ?[文章編号] 2095-3283(2020)11-0111-03

    Abstract: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concept of MICE tourism, then analyzes the development situation of Henan tourism, the development situation and business situation of MICE industry in Henan Province, and the development characteristics of MICE industry in Henan Province. Finally, combined with the current development situation of MICE tourism in Henan Province, it puts forward targeted countermeasures and suggestions Focus on the integration and coordination, strengthen the integr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various resources, improve the tourism infrastructure construction, improve the tourism service function of Henan, take Zhengzhou as the center, vigorously develop various tourism characteristics of Henan, establish brand promotion system, expand the awareness of exhibition tourists on Henan tourism brand, enhance the cultural soft power of Henan, and pay attention to the promotion of exhibition culture atmosphere. Hope to provide some suggestions for the development of MICE tourism in Henan Province, and inject new vitality into the development of MICE tourism in Henan Province.

    Key Words: Exhibition Tourism; Tourism Resources; Exhibition Industry; Henan Province

    近年来,河南省各级政府加大了对会展旅游业的支持力度,在《河南省“十二五”旅游产业发展规划》中明确提出“积极发展商务会展旅游,大力培育会展、创意、文化、艺术等文化休闲新业态。”作为中西部会展经济带的核心省份之一,河南会展业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尤其是郑州绿地航空港区会展城的建设,给河南会展旅游注入更大的活力。

    一、会展旅游的内涵解析

    会展是指在一定的地域空间,短时间内由多个人聚集在一起形成的集体性的物质和文化交流活动,主要由会议、展览、节事活动和奖励旅游四类活动组成。会展的概念是随着人们认识的不断变化和会展自身的发展而不断完善的,狭义的会展仅包括会议和展览会。欧洲是会展的发源地,会展活动发展的比较充分。广义的会展指MICE或者MICCE(M表示corporate meetings,公司业务会议;I表示incentive tour programs,奖励旅游;C表示conventions,协会或社团组织会议;E表示exhibitions,展览;E表示events,节事活动)。

    二、河南省旅游发展概况

    (一)历史悠久,旅游资源丰富

    随着河南省对旅游业的日益重视,旅游发展取得了突出成绩。以2017年为例,全年河南省接待海内外游客达到66511万人次,较2016年增长了14.1%。截至2017年末,全省4A级以上景区达到159处,星级酒店532个,旅行社共有1199家,良好的发展态势为河南省生态体育旅游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017年河南省政府印发了《河南省“十三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提出“发展绿色休闲,推广低碳、绿色的旅游风尚”,生态体育旅游迎来了发展的重要时期。

    河南历史悠久,文化灿烂,是华夏文明的中心,也是世界上人类活动最早的地方之一。郑州是人文始祖轩辕黄帝出生、建都的地方;登封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2070年,建立了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王朝“夏”,历史上第一个观测天象的地方观星台等。嵩山世界地质公园,以风景秀丽著称,历代帝王、文豪武杰都曾到此游览。洛阳有中国三大石窟之一的龙门石窟,还有著名的洛阳老城、关林、白马寺等。开封素有八朝古都之称,其历史文化可以追溯到4000多年前,开封的黄河文化、府衙文化、宋词文化、名人文化、饮食文化、戏曲文化、年画文化均闻名天下,清明上河园更是谱写了开封当年的繁华盛世。除此以外,河南的其他地市也毫不逊色,如南阳、商丘、三门峡、许昌等。

    (二)旅游交通区位优势明显,可进入性强

    河南省位于我国的中东部地区,因其大部分地区位于黄河以南,所以称“河南”,又有“中原”、“中州”之称。河南省有着得天独厚的自然和地理条件,以其特殊的战略地位、丰富的矿物和农副产品资源、四通八达的陆路交通、源远流长的历史文化、快速发展的经济成为我国中部特色鲜明的省份。

    因其四通八达的交通,河南省的交通区位优势显著,可进入性非常强。铁路方面,河南以郑州为中心,已经构建了辐射中原城市群的“30分钟核心圈”、“60分钟紧密圈”、“90分钟合作圈”,并且形成了米字形城镇产业发展轴带。值得一提的是,目前中欧班列(郑州)全年已达到501班,实现了每周“八去八回”的高頻率运营;航空方面,郑州新郑机场的货运量、航班数量以及通航城市数量均位居全国前列;公路方面,省内高速通车里程达到6523公里;水路方面,经过河南境内的有淮河、海河、长江、黄河四大流域。

    三、河南省会展业营业情况

    2017年,河南省会展业整体运营态势良好。其中,郑州市共举办展览237个,同比增长9.5%。举办国际性展会11个,3万平方米以上的展览达到17个,国家级展会有8个,新创办的展会有11个,整个展览实现社会经济效益约300亿元。中原国际博览中心和郑州国际会展中心的出租率均达到39%,据中国贸易促进会发布的《2017中国展览经济统计报告》显示,两个展馆都进入了全国出租率最高的十大展览馆之中。

    四、河南会展业发展特点

    (一)会展业发展基础好,环境不断优化

    河南省会展业的起步比较早,1978年以前,郑州就已经开始举办煤炭性质的大型订货会。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河南省会展业的发展速度加快,虽然这一时期由于特殊历史原因,举办的展会活动规模不大,但是数量较多。在20世纪末,河南省会展业,进入到发展期,尤其在医疗器械、建筑、钢材、汽车等领域非常活跃,这些都为河南省会展业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进入到21世纪,河南省政府更加意识到会展业是衡量一个地方经济的晴雨表,大力支持会展业发展。2005年,河南省政府印发《关于加快我省服务业发展的意见》,指出要大力发展会展业。郑州市政府在2005年印发了《关于大力发展会展业的意见》,2009年印发《关于进一步促进郑州市会展业发展的意见》,提出了要把郑州打造成国际会展城市的目标。2010年,郑州市政府筹划《2010—2020郑州市会展业 10 年规划》,力争将郑州建成国际性会展大都市,使郑州成为中西部会展经济带的中心代表城市。

    (二)展览场馆面积不断增大,会展规模不断提升

    目前河南省拥有面积较大的专业展览场馆6个,总建筑总面积达到33万平方米。分布于郑州市、新乡市、驻马店市和漯河市。郑州国际会展中心是除了中原国际博览中心以外最大的会展场馆,面积达到22万平方米,室内可供展览面积为7万平方米。郑州国际会展中心以设备全、规模大、技术新为特点,在全国乃至全亚洲都屈指可数。近几年来,洛阳、开封、平顶山等周边其他城市的展览馆数量和规模都在不断扩大。

    五、促进河南省会展旅游发展对策

    (一)注重整合协调,强化各种资源的整合开发

    河南是华夏文明的发源地,不仅拥有人文资源,自然旅游资源、地质遗迹资源、体育旅游资源、红色旅游资源、会展旅游资源等也都非常丰富。如果能够将这些资源整合起来开发旅游产品和项目,可以丰富河南旅游资源的类型,增加对会展旅游者的吸引力,避免游客产生审美疲劳情绪。可根据优美的自然资源和其他旅游资源,开发一些基础旅游产品,如观光、休闲旅游产品,吸引广大观光游客;根据地质遗迹资源独特的科普价值,开发一些科普、科考旅游产品;根据人文旅游资源所在地区的特色,开发一些特色旅游产品,如民族地区可开发民俗文化村、生态民俗博物馆等;根据河南优越的体育旅游资源,开发一些辅助性旅游产品,如探险旅游产品、康体旅游产品等。

    (二)完善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提升旅游服务功能

    旅游基础设施的完善程度,是影响会展旅游者判断一个地区旅游形象好坏的重要因素。因此,应完善河南省的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其旅游服务功能。首先,政府在资金上继续支持旅游地品牌建设,采取专项拨款、低息贷款或无息贷款等政策,大力扶持旅游地的交通、邮电通讯和城市其他基础设施建设。目前,河南省一部分旅游景点区位优势明显,旅游资源丰富,但是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等较薄弱,致使旅游资源的可达性不强,使得旅游资源和会展旅游者在空间上被割裂开来,成为产生旅游需求的瓶颈。鉴于此,政府应该制定促进政策,通过旅游交通网络的构建、基础设施的改建等,改善其基础设施薄弱的状况。其次,旅游景区自身也要加强景区旅游基础设施的建设,提升旅游服务功能,如实现旅游设施人性化、食宿设施个性化、购物设施特色化,加快景区周边各类星级宾馆、饭店的建设,丰富景区内的特色饮食和娱乐项目等。

    (三)以郑州为中心,大力发挥河南省的各种旅游特色优势

    以省会郑州为中心,利用其丰富的自然和人文旅游资源,大力发展特色旅游,如充分利用古都文化,打造郑汴洛为一体的古都文化游,以寻根文化为基础的寻根文化旅游,以太极文化为基础的焦作山水文化游,以武术文化为基础的郑州少林武术游,以黄河文化为基础的水体生态体育旅游。

    通过活动拥抱世界,越来越多的海外人士来到河南,品位河南的城市文化,畅游中原的古老文明。如2008年、2010年连续两届世界旅游城市市长论坛在河南郑州举办,商讨城市旅游对世界经济的推动作用;2006年至2012年,连续七届的“皇帝拜祖大典”活动使无数海外华人找到了根的感觉,他们从拜祖开始,一批批的回到河南,成为推动旅游发展的生力军;还有河南的少林文化、太极拳、郑开马拉松大赛在全国都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和地位,河南应该利用这些优势,大力开发具有吸引力的旅游景点和产品。

    (四)建立品牌推广体系,扩大会展旅游者对河南旅游品牌的认知

    信息在强化会展旅游者品牌认知的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它决定了会展旅游者在作出旅游决策之前是否对旅游地形成好的印象,哪个旅游景点提供的信息越多,印象就越强烈,也就越能增加会展旅游者对它的认知强度。因此,应该建立品牌推广体系,为会展旅游者提供信息支持,运用媒体广告,如电视、杂志、报纸、宣传册等手段向会展旅游者做宣传,尽可能多地将信息传播给他们。实施多角度的旅游公关,如举办一些公益性活动,借助事件(学术会、周年庆典或会展活动)的实施,不仅可以给游客留下良好的印象,而且可以凸显品牌个性。通过品牌故事向会展旅游者传递河南旅游信息。云台山世界地质公园的品牌推广体系值得借鉴,它运用各种措施和手段营建了一个较为完善的品牌推广体系,利用各个层面的媒体进行立体交叉式宣传;发挥旅游中间商的作用,积极推介云台山品牌;采用多样化的促销载体,加速云台山外化形象的定位;建立地质公园促销队伍,制定奖惩办法,分赴各地促销;开展与亚细亚等企业的联动促销活动,相互宣传,相互促进;开通“焦作山水”旅游网站,通过国际互联网向世界推介地质公园,加强网上宣传力度等。

    (五)打造会展文化氛围,注重文化软实力的提升

    河南要想成为国际性会展城市,必须重视其文化软实力的提升。在进行满意度调查时发现,游客對城市的经济活力、文物古迹、文化旅游资源的内涵建设排名比较靠前,这从侧面反映出会展行业更加注重文化产业的建设。所以,在举办会展活动时,一定要结合当地有特色的文化资源,将文化旅游资源融合到会展活动中。比如河南的寻根文化、武术文化、太极文化等都非常具有当地特色,登封在开展会展活动时可以考虑把武术文化融合进去,焦作在可以把太极文化融合进去。应该充分利用既有的优势,着重提升文化软实力。与此同时,还应该重视整个河南省旅游文化内涵的提升,重点建设与之相关的服务体系和配套设施。

    [参考文献]

    [1]袁雪.从参展商角度论成都市会展旅游发展[D].四川师范大学,2009.

    [2]郑四渭,郑秀娟.国外会展旅游对国内的启示[J].当代经理人,2005(1).

    [3]李映洲,江燕.会展旅游概念的重新探讨[J].旅游论坛,2011(2):13-16.

    [4]潘文焰.上海大型活动旅游发展对策研究[J].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报,2006,17(4):400-439.

    [5]刘菲.天津会议旅游的发展策略研究[J].当代经济,2012.17.

    [6]李蕾.经济新常态下长春会展业发展路径探析[J].对外经贸,2015(12).

    [7]卢正平.南京会展业的发展[J].中国会展,2019(6).

    (责任编辑:张彤彤 蓝 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