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动力:毛泽东思想形成的内在支撑

    朱志强

    【摘要】多种力量所形成的合力共同促进了毛泽东思想的形成,而精神动力是其中重要的推动力量。研究精神动力可以更清楚地理解毛泽东思想的形成过程,尤其是研究毛泽东本人内在的精神力量。坚持马克思主义的信仰、求实创新精神、以人为本的价值取向,是毛泽东在中国革命进程中不懈奋斗的精神支撑,也是毛泽东思想形成的精神动力。

    【关键词】内在支撑;精神动力;毛泽东思想

    【中图分类号】D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0475(2018)12-0022-02

    实现我们的奋斗目标,“既要有‘乱云飞渡仍从容的战略定力,又要有‘不到长城非好汉的进取精神。”毛泽东正是这样一位伟人。精神动力就是理想、信念、情感等精神因素对我们所从事活动的精神推动力。毛泽东思想的生成离不开他个人的努力,包括其精神动力。

    一、理想信念:毛泽东思想形成的信仰追求

    理想信念是人追寻初心的精神支撑。建立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是毛泽东的奋斗理想;其一生信念是马克思主义。毛泽东十分重视精神的作用,其著名论断“人是要有一点精神的”表明了这一点。毛泽东对民族解放的奋斗以及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信仰,是毛泽东思想形成的重要因素。

    毛泽东的爱国思想生成于求学期间。在北洋政府与日本政府签下“二十一条”后,为揭露日本灭亡中国的阴谋,湖南一师学生编印了日本侵略中国的相关文章和资料,题为《明耻篇》。毛泽东阅读之后在封面上写道:“五月七日,民国奇耻。何以报仇?在我学子!”早在20世纪初,毛泽东读了《盛世危言》《校邠庐抗议》后,开阔了视野,明白了清政府的腐败以及外国侵略者的阴谋,便已萌发爱国思想。毛泽东的爱国思想也来自于其母对他的教诲,其母文氏信佛,毛泽东本应反对,但实际上“文七妹对佛教的虔信,不过是想借此来寄托自己改变世界的一种美好愿望。母亲的爱深深地影响了毛泽东,让他在精神上因此受用终生。”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对时事的掌握和了解是毛泽东忧国恤民的表现。因此毛泽东大量阅读书籍,从《湘江新闻》上第一次看到“社会主义”新名词,接着读了些关于此方面的册子,对社会主义产生浓厚兴趣,写信与其好友交流相关思想,于是慢慢转向革命的共产主义。在北大当图书馆管理员时,向共产主义者系统地学习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并坚定了马克思主义信仰: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头脑,指导中国革命,建立新中国。因为“马克思主义不是书斋里的学问,而是为了改变人民历史命运而创立的。”

    在参加革命期间,毛泽东无论在军事斗争上还是在个人理想上都遭遇了挫折,但他从未放弃追求。秋收起义失利后,毛泽东鼓励大家说道:“我们的武装斗争刚刚开始,万事开头难,干革命就不要怕困难。”在遵义会议之前经历过三次挫折:1927年“左”倾盲动错误占据主导地位时,开除其中央临时政治局候补委员职位;1929年召开的红四军大会,偏离了毛泽东的正确主张,会后毛泽东也离开了红四军的领导岗位;赣南会议和宁都会议甚至对毛泽东做出一些不恰当处分。即便如此,他一直密切关注着中国革命的走向,不曾放弃自己的追求。

    反革命政变、反“围剿”失利以及延安艰难的生活等,都未使毛泽东退缩。正是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毫不动摇自己的理想信念,中国革命才能够取得成功。

    二、求实创新:毛泽东思想形成的理论追求

    求实创新指实事求是、追求新高。毛泽东在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础上,将其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突破了思想固化的藩篱。俄国的国情和近代中国不同,如果简单套用会给革命造成严重后果,必须结合实际进行理论创新。

    在关于建立军队这一方面,体现了毛泽东的求实创新精神,早期虽未形成理论,但已初见端倪。1923年毛澤东以国民党身份致信陈独秀等人指出,用旧方式以及私人军队进行革命,是不符合逻辑和实践要求的,应当从人民中建立一支新的军队,区别于以往的军阀。毛泽东思想中关于建立人民军队的理论最早可以从这里看出。人民军队是一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军队。北洋政府时期的军队为袁世凯私人所有,袁世凯死后军阀割据,军队仍旧属于私人,人民苦乱不堪。毛泽东建立人民军队是为了不给人造成和封建军阀一脉相承的错觉。古田会议决议解决了在农村的战争环境中,如何将以农民为主要成分的革命军,建设成为无产阶级领导的新型人民军队这个根本问题,是毛泽东建立人民军队的伟大创造。

    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关于土地政策的演变,也是一种求实创新。1928年毛泽东主持制定了《井冈山土地法》,但由于经验缺乏,此土地法有关没收一切土地归苏维埃所有的规定,不符合中国农村实际。之后又制定了《兴国土地法》,对部分内容重新规定,如“没收一切土地”改为“没收一切公共土地及地主阶级的土地”,保护了中农利益不受侵犯等。抗日战争时期农民的交租交息、地主减租减息政策,目的是为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共同抗日,体现了实事求是的精神。抗战胜利后的《五四指示》,土地政策演变为“耕者有其田”。土地政策因时而变,体现了毛泽东的深邃智慧,是内在的求实创新精神的外在表现。

    调查研究是毛泽东求实创新精神的集中表达。1930年5月,毛泽东对寻乌县进行了调查,后来整理成《寻乌调查》一文。也正是通过寻乌调查,毛泽东对城市商业情况有所了解;对土地分配情况成熟在胸;为正确对待贫民和资产阶级提供了依据……毛泽东写的《调查工作》(即《反对本本主义》)一文,是毛泽东多年调查研究的理论总结。这篇文章的著名口号“没有调查,没有发言权”,至今仍有理论意义;提出“中国革命斗争的胜利要靠中国同志了解中国情况”的科学论断;批评党内和红军存在的从“本本”出发的教条主义思想,提倡需将理论与实际紧密结合等。《调查工作》一文初步体现了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因此,没有内在的求实创新精神,没有对理论的不懈追求,就没有毛泽东思想的形成。

    三、人民至上:毛泽东思想形成的价值追求

    实践主体从事的实践活动与主体的价值取向密切相关,主体的活动必须有正确的价值取向,否则就会损害人民利益。马克思主义坚持人民至上的原则,共产主义理论的价值取向即是人民,因此,毛泽东提出党的唯一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毛泽东人民至上的思想理念,来源于马克思主义理论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马克思主义认为:“历史活动是群众的活动,随着历史活动的深入,必将是群众队伍的扩大。”离开群众的历史观是英雄史观,人民群众是变革社会的强大力量。单个人的能力是有限的,汇聚在一起就是不可战胜的磅礴力量。毛泽东正是看到了这一点,制定的政策、通过的决议始终坚持以人民利益为导向。中华文化中蕴含的民本思想也是毛泽东人民思想的来源。孟子的“民贵君轻”说,荀子的“民水君舟”说,深深影响着毛泽东本人,因此在写作《论持久战》中提出了“兵民是胜利之本”的观点。中国革命战争实际上是农民战争,没有广大人民的参与,中国革命则不易胜利。

    毛泽东在青年时即有为人民幸福而奋斗的理想。为了想让工人受教育,摆脱苦楚,遂办夜校。工人不需要交学费,且为他们免费发放讲义。在撰写创设夜校的目的时,毛泽东写道:“国人虽天赋、境遇不同,但人人应有受教育的机会。”1921年4月,湖南省长赵恒惕公布《湖南省宪法草案》,毛泽东遂连续发表文章,指出省宪法草案的第一个缺点是对人民权利规定的不够;第二个缺点是关于劳动的事项完全没有规定。毛泽东一生奋斗的最终价值取向,归结起来就是为人民争夺权利、为人民谋得幸福,早期为工人创设夜校,发文指摘省宪法草案,无不是从这一点出发。

    人民群众的实践是理论的来源,是推动社会发展的主體。离开人民群众及其实践活动,任何科学理论都会失去价值,变为毫无意义的空谈。毛泽东始终强调必须要和人民在一起、依靠人民、信任人民和人民打成一片。正是因为想让广大苦难的中国人民摆脱困境,毛泽东顶住来自共产国际以及党内教条主义的压力,虽屡遭挫折,但一直关注人民生活、关注中国革命走向,在实践中成功的探索出工农武装割据的道路,指引中国革命走向胜利。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体现了人民是国家的主人,为人民群众行使民主权利提供了制度保障,是毛泽东以人为本价值取向的最好表达。毛泽东通过创设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使人民大众真正成为国家主人,有权利直接或间接地管理国家事务、社会经济事业。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确立并实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这一根本政治制度,是毛泽东价值追求的实现。正是怀揣着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美好理想的追求、对符合中国实际的理论的探索以及为人民服务的责任感,为毛泽东思想的形成提供了精神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