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经典诵读校本课程的开发及实施研究

    【摘要】国学经典一直是我国传统文化精华的代表,在小学加入国学经典诵读,不仅可以提高学生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扬,也可以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和文化知识底蕴。因此通过经典诵读校本课程的开发,可以有效促进学校教育教学的发展,也是新课程改革理念下开发特色课程的重要体现。本文通过对经典诵读校本课程的意义与价值、突出问题,以及实施策略与建议等方面进行探讨,力求为学校开发经典诵读校本课程提出宝贵的意见与建议。

    【关键词】经典诵读;校本课程;实施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3 ? ? ? ? ? ? ? ? ? ?【文献标识码】A ? ? ? ? ? ? ? 【文章编号】1672-0490(2021)22-110-02

    【本文著录格式】张凤仁.小学经典诵读校本课程的开发及实施研究[J].课外语文,2021,20(22):110-111.

    笔者所在的农村地区小学,学生的语文素养和阅读能力普遍较差,特别是在语文课堂的教学中,往往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对基础的知识和阅读的能力进行额外的培养,才能使学生的语文成绩和阅读能力达到应有的水平。正是在这种条件下,我们开始寻找能够使学生有效提高语文素养和阅读能力的方法,在经过相关的研究之后,我们选择了经典诵读校本课程,作为尝试小学语文有效教学的突破口。

    一、开发经典诵读校本课程的意义与价值

    (一)有利于积累知识,促进知识建构

    经典诵读是语文课堂必要的补充形式,特别是小学阶段安排学生对国学经典进行诵读,不仅可以让学生体会到古代诗词中的美感与境界,也可以让学生在无形当中积累一定的语文知识,在潜移默化中增加学生的识字量,再通过识字量的日积月累,由量变引起质变,从而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与阅读的能力,构建起学生语文知识的体系。另外,在老师引导学生诵读的同时,学生常常会自己联想并产生感悟,这实际上就是一种被动式知识建构,而这种知识建构并不是建立在无意义的文字基础上,而是建立在具有文化精练内涵的国学经典之上,就可以产生对语文知识的有效学习。

    (二)有利于塑造性格,陶冶道德情操

    在国学经典中具有的中华传统文化的价值观和道德规范,是经过了一代又一代实践之后而总结形成的,通过对国学经典的诵读,必然会在耳濡目染中受到中华传统文化的熏陶,进而陶冶道德情操,塑造出具有中华民族特点的性格。比如,当学生诵读王昌龄的《从军行》时,就会不自觉地感受到战士在边关不惧牺牲、抵抗侵略的精神,特别是在无数次交战当中,虽然铠甲已经被磨破,但依然没有泯灭雄心壮志,不打败来犯之敌决不回家,在这样一种精神的感召下,已经在无形当中让学生在诵读之余,产生了道德情感上的共鸣,在诵读的过程中陶冶了道德情操,塑造出具有中华民族特点的民族性格。

    (三)有利于磨砺意志,增加专注力

    经典诵读重在内容上的经典,以经典带动学生高效学习语文知识与培养语文素养,更重要的是日复一日地坚持将经典诵读始终保持下去,这个过程本身,就是让学生通过不间断的努力和持之以恒的坚持,通过学会克服困难,不断磨炼意志来完善自己,并最终培养出自己良好的学习习惯。此外,诵读并不仅仅是将国学经典念出来,在诵读之前,必须对所要诵读的经典进行充分的了解,而要充分了解,必须要经过认真的准备和仔细的思考,才能了解所诵读经典中的典故含义和意义,这样循环往复,对提高学生的意志力和专注力都大有裨益。

    二、当前经典诵读校本课程存在的问题

    (一)认识有待加强

    当前经典诵读校本课程存在着这样一些问题,首先是对于诵读的态度不端正,表现在学生对经典诵读的认识不到位,认为经典诵读很枯燥很乏味。很多家长也表示,虽然支持学校开设经典诵读课,但并不认为经典诵读的重要性很高,也很少关心帮助学生进行经典诵读。学生只能够在学校安排的有限时间内进行诵读,而在学校之外的家庭等环境中,往往缺少经典诵读的氛围,家长往往更加关注的是,能否从经典诵读中提高学生的语文成绩,而忽视经典诵读所带来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的提高。一旦学生在经典阅读之后,并不能显著地提高语文成绩,家长就会从支持鼓励学生进行经典诵读,转变为害怕学生耽误精力,浪费时间,从而拒绝经典诵读。

    (二)方法存在偏差

    教师在进行经典诵读的时候,也存在着更看重经典诵读的知识记忆功能,所以在经典阅读的选取上,往往选择教材當中的诗词文章,造成了学生兴趣的下降。另外,教师在诵读方法上,要么是先讲解句意,再让学生诵读,要么是先让学生诵读,将不会的地方进行标记,再由教师进行统一讲解,这样的教学方法与教师上课所用的方法相类似,都是以教师为主体,学生很难发挥主动参与性,而不是由学生主动学习,教师进行解答或引导,帮助学生在遇到困难时给予指导,这样的诵读自然效果就不好,导致经典阅读没有发挥出应有的作用。

    (三)整体效果并不突出

    目前经典诵读的开展实际效果并不理想,学生诵读的积极性没有被充分调动起来,老师在经典诵读的过程中,也没有充分发挥出主体引导作用,扮演好帮助学生提高语文能力的角色。尤其在示范诵读教学当中,因为感情不充沛,对内容把握不恰当,环境渲染不到位,很难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让学生通过诵读感受到乐趣,体会到诵读所带来的学习效果。同时,教师在语文课堂上没有给学生留下更多诵读的时间,在课堂以外诵读的时间也常常被各种各样的活动所挤占,很难保证有足够诵读的时间和持续性的诵读活动。另外家长也希望教师能够将学生诵读的时间用于知识点的练习,以及作业等等方面,这些不利的情况都造成了目前经典诵读校本课程实施的整体效果不尽如人意。

    三、实施经典诵读校本课程的策略与建议

    (一)加大宣传力度,鼓励经典诵读

    经典诵读不仅需要教育行政机构的大力倡导,更需要有关部门通过下发资料,组织专业人员,尤其是农村偏远地区,在街道的明显处进行宣传和普及,通过在大众媒体,及电视广播等平台的广泛宣传,提高整个社会对经典诵读的认识,扩大经典诵读的社会影响,转变教师学生家长对经典诵读的固有观念,从而形成鼓励诵读、热爱诵读、崇尚诵读的良好社会氛围。另一方面,在学校中应当积极创设良好的校园诵读氛围,充分利用学校文化宣传阵地,如黑板报、宣传版、电子屏等等显著位置,积极宣传经典诵读的内容,体现出国学经典的文化内涵,让学生通过校园文化布置,沉浸在经典文化当中,在不经意当中感受到博大精深的中华传统文化。

    (二)丰富诵读形式,增强课程实效

    尽量采用丰富的诵读形式,以调动学生诵读经典的积极性。比如,可以在学校分为上午、下午、晚上进行不同内容的诵读活动,也可以开展不同学段学生诵读比赛,或者班级与班级之间的诵读竞赛。学校每一学期可以举行一次校际诵读比赛,可以由师生共同参与,由男生和女生一起诵读,或者按照诵读内容,可以进行“飞花令”等具有娱乐性质的诵读游戏,还可以由学校成立读书角、图书超市等等,鼓励学生进行经典诵读的举措,在每一年的特定时间举办读书节等等,都可以有效促进经典诵读活动的开展,增强经典诵读课程的时效性。

    (三)营造良好氛围,典型引领示范

    教师的专业素养直接影响着经典诵读的效果,所以对教师专业素养的培养是经典诵读能否實现最优化效果的关键因素。尤其是农村学校,经典阅读和语文学习起步都较晚,教师也缺乏这一方面的专业指导和专业素养,所以应当定期组织教师进行专业的培训,为教师提供各种专业领域的指导和帮助,同时也要训练教师,学习先进的教学方法,掌握经典诵读的理念,从而实现教师指导经典诵读的目标。

    四、结语

    总之,小学语文教学中经典朗诵有利于学生继承和弘扬传统文化,深刻体会传统文化的美感,从传统文化中学会做人的道理,懂得爱国、爱家和爱社会,让这些传统美德深深地扎根在学生的心灵中。经典诵读不仅能够丰富小学语文课堂的教学形式,而且还能够提高小学语文教学效果,让小学生树立远大的理想,拥有民族自豪感,让小学生对中华优秀文化有着更全面的认知和深刻的理解,为中华美德的传承和弘扬提供广阔的空间。在农村开展经典诵读校本课程,需要结合当地文化实际开展相关研究,运用多种教学方式和方法,提高小学生的兴趣和爱好,提高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孙金水.小学经典诵读课程的开发与实施 [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8(4).

    [2]战传秀.经典诵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实施初探 [J].新课程(小学),2017(9).

    [3]范刚.小学语文诵读教学的几种方法[J].江西教育,2020(15).

    [4]温清萍.小学语文教学中诵读国学经典的实践研究[J].当代教研论丛,2020(5).

    [5]陈会玲.核心素养下小学语文经典诵读教学探究[J].当代教研论丛,2020(5).

    [6]王艳.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阅读能力培养策略探究[J].作文成功之路(中),2017(10).

    附 ?注

    本文系甘肃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20年度课题《农村小学经典诵读校本课程开发与实践探究》(课题立项号:GS[2020]GHB1145)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张凤仁,1985年生,甘肃靖远人,本科,二级教师,研究方向为中小学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