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参与·我成长”科学育儿剧社校园行实践活动

    卫琛婕

    一、活动主题背景

    上海正在加快建设具有世界影响力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积极创建儿童友好社区,打造儿童友好型城市。2019年8月以来,上海市妇儿工委办公室联合民政、妇联、团委等部门共同下发指导意见,启动部署了上海市儿童友好社区创建试点工作,明确到2020年底前要建成50个具有示范效应的儿童友好社区示范点。

    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关于儿童友好型城市的定义是一个致力于实现儿童权利的城市,这些权利就包括儿童有权影响城市决策;表达自己对城市的愿景;参与家庭、社区和社会生活;参加文化和社会活动等。全面促进儿童参与是落实联合国《儿童权利公约》,践行创建儿童友好城市(社区)的重要内容。

    儿童戏剧表演是推动儿童参与实践,促进儿童的身心发展的有益形式,小品的表演艺术形式短小、生动、活泼、幽默,非常适合儿童来创作和演绎。为提升全社会儿童参与的理念和儿童优先意识,提高儿童作为自身安全的主人意识和参与能力,2019年,在上海市妇联和上海市妇儿工委办的指导下,上海市科学育儿基地联合上海新闻广播“教子有方”节目组,以儿童参与戏剧表演的方式,在各区开展“我参与·我成长——科学育儿剧社校园行”活动。

    二、活动目的

    聚焦“环境保护、校园生活、网络应用、身心健康”四大维度,儿童通过参加剧本创作、台词辅导、表演辅导、展演排练等系列辅导课程,共同创作剧本并呈现出儿童戏剧小品。儿童创作出的剧本最终形成一本案例集,儿童所呈现的戏剧最终形成一场全市展演活动。

    儿童创作的儿童剧更为纯粹,是他们自身故事的写照或是向往,更贴近现实生活,儿童通过儿童剧创作更能够表达他们的所思所想。同时,儿童剧创作更是儿童进行对外沟通的新方式,儿童剧成为一个新的沟通载体,成人在读到儿童创作的剧本时更能够了解儿童,为科学育儿带来更多的启发。儿童在参与到儿童剧本创作的过程中也能够获得很多成长,更为自信、更懂得担当、更明白合作的重要性。

    三、主办单位

    上海市科学育儿基地、上海新闻广播

    四、活动实施安排、规模及活动对象

    第一阶段:全市12个区的12所学校的中小学生200人分别于7-9月中旬参与了共计24课时的剧本创作和台词辅导课程,通过课程辅导,他们自主创作了50篇儿童剧剧本,并在专业老师的指导下进行剧本的修改完善。

    1.剧本创作(1课时):

    (1)教学目标:儿童从“环境保护、校园生活、网络应用、身心健康”四大主题中,选定一个切入点,例如儿童与同伴间的关系、网络游戏、环境保护、亲子沟通等角度。选定主题后,根据所选主题创作儿童剧剧本。

    (2)教学内容:①从现实生活中提取故事创作的灵感;②塑造人物形象;③展开戏剧冲突,制造与合理化解矛盾;④儿童剧剧本创作的基本格式。

    (3)教学形式:①根据学生兴趣和各班实际情况,确立主题;②教师给出题目,学生分小组讨论,进行命题创作;③教师给出故事开头,学生进行故事接龙,进行半开放式创作;④学生自由结合,自由建组,自选主题,全开放式自主创作;⑤教师与学生一起筛选出好的剧本,教师修改完善。

    2.台词辅导(1课时):

    (1)教学目标:儿童学会如何把握正确的发音方式,借助腰腹进行呼吸,增强声音的控制力,提升音量,为剧中人物的台词演绎夯实基础。儿童自身的感悟力和言语的表达力都得到提升。

    (2)教学内容:台词基本功训练包括,气息、声音、轻重停连、语气调值。

    (3)教学形式:教师现场演绎台词,学生模仿训练,教师反复指导,学生反复演练。

    第二阶段:全市11个区的11个优秀儿童剧剧本及表演团队于9月中旬-11月初,参与了共计12课时的舞台表演辅导及展演排练课程,并于11月5日完成彩排,参与最终展演活动。

    3.表演辅导(1课时):

    (1)教学目标:通过科学的训练方法,使儿童建立正确的舞台自我感觉。儿童能够像生活中对待一切事物的态度一样,去对待一切舞台虚构,克服心理和身体上的束缚。儿童能够深入理解人物关系,把握人物心理活动,能真实演绎剧中的角色。

    (2)教学内容:①表情形体练习;②节奏变化练习;③注意力集中练习;④发展想象练习;⑤角色扮演练习。

    (3)教学形式:通过无实物练习和代用实物练习,进行舞台态度和舞台感觉的训练,同时还采用大量的音乐、美术、音响效果进行训练。

    4.展演排练(1课时):

    (1)教学目标:剧本初排完成,儿童能流畅精彩地演完剧情,能将注意力集中到应该注意的对象上,对一切虚构的舞台态度准确,舞台感觉真实,能平静自如地、松弛有度地像生活中那样完成舞台行动,自然而然,合情合理地表达和流露感情。

    (2)教学内容:整体演出指导与排练。

    (3)教学形式:服装、道具,演员带妆彩排。在学校或者剧场的舞台进行,根据观众反应,在正式演出前可对表演状态进行适当调整。

    五、活动评价及成果

    活动共回收满意度问卷106份,活动满意度高达100%。在此次活动中,儿童的主要收获是学到了表演技巧(80.2%)和提升了自信(64.15%),81.13%的儿童觉得这种戏剧表演方面的学习和实践是非常有意思而且有趣的。

    儿童自编自导的表演形成了一场大型展演活动,同时儿童自主创编的30个优秀儿童剧剧本最终形成了《奇思妙想校园剧剧本集》。

    总结此项活动有以下经验及亮点:

    1.聚焦儿童发展,引领实践活动“新理念”

    “我参与·我成长”科学育儿剧社校园行活动探索了以让儿童自编、自导、自演儿童剧的形式实现儿童参与的新模式,是一次积极提升全社会儿童参与的理念和儿童优先意识,提升儿童作为自身安全的主人意识和参与能力的积极尝试。

    2.推动科研转化,探索儿童参与“新模式”

    2018年,上海市科学育儿基地开展了《从儿童视角探索儿童友好型城市建设》的课题研究。评估发现,总体上上海儿童对儿童友好性的综合评价中等偏上,但在“参与感与公民权利”这个评价上较为消极。儿童对“安全及自我保护”的认知和评价度也相对较低,对一些领域,比如:网络环境、身心健康等都有不同程度的安全感的缺乏。联合国《儿童权利公约》提出儿童的四大权利:生存、发展、保护、参与。对儿童的保护,主要由成人提供,但不应仅仅是成人,儿童自己也要有自我保护的能力和意识。

    2019年《从儿童视角构建儿童友好型家庭》课题针对上海市1127名8-18岁儿童的调研显示:儿童参与情况与儿童的自尊感和自我效能感呈现显著正相关,与家庭满意度之間也呈现显著正相关。儿童参与有助于提高儿童对自己、对父母、对家庭的认同感和满意度,儿童参与也是增强儿童在社区“获得感”的重要因素。

    基于此,“我参与·我成长”科学育儿剧社校园行实践活动形成了将基地科研成果转化为实践项目的新模式,将科研成果内化为了活动主题的新理念,更是赋予了实践活动新内涵。

    3.深化儿童友好理念,推动儿童参与能力新发展

    基于调研,基地于2018年开展了应用实践活动“我的城市我做主——聆听儿童声音,建设儿童友好型城市”主题活动,以专业主持人团队表演互动情景剧的方式,为儿童宣传普及儿童友好、儿童参与的相关理念。今年的活动进一步深化儿童友好型城市建设目标,但不再采用“成人演、儿童看”的方式,而是以“我参与、我成长”为主题,形成教导儿童通过戏剧表演的方式,自编、自导、自演,演身边人、议身边事的新模式,同时将“儿童参与到儿童友好型社区建设”的新理念贯穿始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