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科学思维训练,提升学生反思能力

    王树勋

    反思性思维是个体信念或者假设性知识按照其所依据的基础和进一步导出的结论所进行的主动、持续和周密的思考;也是主体自觉地对自身活动进行回顾、思考、总结、评价和调节的过程,是科学思维的一种体现。教学过程中,学生的认知结构与获取的新信息经常发生一定的排异,与其原有的信息产生矛盾,如果没有良好的反思性思维意识和能力,不懂得如何进行合理有效的取舍和分类加工,就必然会产生一定的焦虑、疑惑甚至不安,给学生带来不同程度的学习障碍和难以应对的学习困难。为此,教师要多关注学生对知识学习过程的反思,给学生提供反思的机会,培养学生反思的习惯和自主思考的能力,从而帮助学生学会学习。

    激发好奇心,培养反思动机。反思是一种情感与认知密切作用的过程,它不仅要进行智力加工,还需要情感支持,因此,有无反思动机非常重要。学生的好奇心就是反思性思维培养中最具活力的原始材料。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一般会形成一种思维惯性,同时也会忽略学习内容的制约机制,从而形成知识泛化的负迁移。大多数学生问题意识淡薄,常常墨守成规、因循守旧,不敢发表独立见解,把现成的方法与结论当成真理,不能对事物的本质和规律给以更深刻的揭示。这就需要教师努力营造多样的、充满民主和谐的教学环境,激发和保护学生的好奇心,让学生有一种宽松、轻快、自然的感觉,使他们敢于质疑、大胆挑剔,在质疑和挑剔中产生好奇之心,并获得成功的喜悦。如在讨论“沙尘暴有百害而无一利”这一话题时,部分学生对“沙尘暴”的认识存在分歧,教師可抓住这一契机,创造民主、平等、和谐的课堂氛围,引导学生就此展开讨论,让他们畅所欲言、各抒己见。诸如“沙尘天气造就了黄土高原,沙尘颗粒有利于成云致雨,沙尘暴有助于抑制全球变暖”等丰富而深刻的奇思妙想得以表达,会大大激励更多学生树立起敢反思、敢发表不同意见的勇气、信心和决心。

    强化方法指导,培养反思能力。在学习过程中,有很多学生对过往的知识、做过的题目一知半解,导致相关知识或同一类题目,条件稍加改变,就感觉无从下手,不能进行有效的知识迁移,真可谓“穿上马甲就不认识了”。造成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在于他们的学习只是单纯为完成任务,而没有进行有效的思考与反思,缺乏反刍意识。为此,教师应该针对性地把相关知识设计成不同的题目,让学生反复辨析,精心比较,求同存异,使学生学会用反思性思维方式去客观评价自己和他人的思维活动,从而更好地培养和发展自己的反思能力。如果教师经常引导学生去求异思考,消除现存的惯性思维,学生的评价能力就能不断得到提高。学生就能从不同角度思考解决实际生活中的种种问题,从而启发他们的思维、发展他们的能力。

    营造良好环境,培养反思习惯。在教学过程中,我们不难发现部分学生对试卷中答错的问题,不是先进行反思,而是急急忙忙对照标准答案进行修正,以致“屡错屡犯”,这就是缺乏反思性思维的表现。事实上,要想让学生形成反思的习惯,教师首先应该成为反思型、研究型的教师,要深入研究学生个体的思维特点和习惯,了解外界因素对学生思维能力可能产生的影响,有意识地设计和运用思维训练方法培养学生的反思习惯。同时,教师自己还应成为学生的榜样,在素质教育不断推进的今天,教师一定要避免填鸭式教法和教条定论式讲法,以免把学生培养成心智上的奴隶。教师应以开阔的胸怀和极大的责任心去培养学生的反思能力,努力创造环境条件,精心设计思维训练方法,调动学生探求知识的热情,从而在“温馨”的环境中逐步养成良好的反思性思维习惯。

    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既是新课程的要求,也是时代发展的需要。如果学生养成反复深入思考问题的习惯,那么他们的思路就会更开阔、灵活,见解就会更深刻、新颖,也更容易生发反思性思维,乃至创造性思维。

    (作者系古浪县地理学科带头人,高级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