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三角形相似模型的探究与思考

    化劼

    [摘? 要] “A”型模型是三角形重要的相似模型,利用模型的特征性质可以快速构建解题思路,提高解题效率. 文章解读“A”型相似模型,结合实例开展应用强化,并进行总结反思,提升学生应用模型解题的能力,从而发展数学思维.

    [关键词] 相似三角形;“A”型模型;探究;应用;数学思维

    几何模型是初中数学的重要内容,合理利用典型模型的性质和构建思路可以简化解题过程. 开展模型探究需要以教材为基础,逐步深入探究,以形成相应的解题策略,因此模型探究建议采用“解读认知→应用强化→反思总结”的架构. 相似三角形具有较多的模型,其中“A”型模型是常用的一种,下面对其展开探究.

    模型解读

    模型解读应从基本的模型结构入手,总结常规类型、变式类型,同时关注模型的性质,以及相应的构建思路. 对于“A”型相似模型,基本类型有两种,包括正“A”型(图1)、反“A”型(图2),另外,以反“A”型为基础,向下平移C′B′,使点B′与点C重合,则有反“A”变形型(图3). 不同的类型具有相应的结构特点,同时具有不同的相似关系,具体如下.

    1. 正“A”型

    正“A”型相似模型的特点为:共用一个顶点,底边相互平行. 以图1为例,△ABC∽△A′B′C′,两个三角形共用顶点A(A′),同时BC∥B′C′,则对应性质为 = = .

    平行关系是模型最具代表性的特征,构建时可借助两线平行,利用平行性质推得两个三角形相似,然后利用模型的性质来转换线段比值关系. 基于上述分析,该模型的构建有两种策略:一,由两线平行直接构建;二,借助三角形的中位线性质,即,若点B′和C′分别为AB,AC的中点,则由中位线的性质也可推知两线平行.

    2. 反“A”型

    反“A”型相似模型的特点为:共用一个顶点,其他两顶点位置反向对应. 以图2为例,△ABC∽△A′B′C′,点B的对应点B′在点B的对边AC上,点C的对应点C′在点C的对边AB上,对应性质为 = = .

    反“A”型相似模型的典型特征是顶点位置反向,实际构建时需要采用等角转化的方式,通过等角代换来提取图形中的相等角,进而证明两个三角形相似.

    3. 反“A”变形型

    反“A”变形型,显而易见是对反“A”型的变形,它们总体结构不变,仅仅是点B′与点C重合,从而使模型存在两对重合点(仅一对重合点为对应点),该类型也称为共角共边型. 以图3为例,△ABC∽△A′B′C′中,两三角形共顶点A(A′)和C(B′).

    应用强化

    上述三种是“A”型相似模型的常见类型,模型结构虽较为简单,但变化灵活,可结合图形翻折、动点等动态形式呈现,同时可结合三角函数、圆、函数曲线等内容来综合考查. 实际解题时,需要准确把握图形特点,严格按照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定理来构建,下面结合考题来强化应用.

    1. 动点问题的“A”型相似

    例1? 在△ABC中,AB=4 cm,BC=8 cm,现点P从点A出发,沿AB方向以1 cm/s的速度向点B移动,同时点Q从点B出发,沿BC方向以2 cm/s的速度向点C移动,设时间为t,试分析是否存在时间t,使得△PBQ与△ABC相似. 若存在,请求出t的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解析? 上述为双动点三角形相似问题,实则就是分析△PBQ与△ABC相似的情形,其中两三角形已有一组对应角相等——∠PBQ=∠ABC,只需确保另一组对应角相等即可. 题干没有设定相似对应,显然有两种情形:△PBQ∽△ABC,△PBQ∽△CBA,后续只需利用三角形相似性质,结合运动建立方程求解即可.

    ①当△PBQ∽△ABC时,如图4,此时PQ∥AC,为正“A”型三角形相似模型. 由已知条件可得AP=t,BQ=2t,结合三角形相似性质可得 = ,即 = ,解得t=2.

    ②当△PBQ∽△CBA时,如图5,此时PQ与AC不再平行,为反“A”型三角形相似模型. 结合三角形相似性质可得 = ,即 = ,解得t=0.8.

    綜上可知,当t为0.8或2时,△PBQ与△ABC相似.

    评析? 上述问题引入动点探究三角形相似时t的值,通过讨论三角形对应情形确定了“A”型相似的两种模型,进而利用性质完成求解. 动点拓宽了模型的构建思路,使得模型更具应用价值. 实际解题时需关注三角形相似的对应情形,合理建模.

    2. 圆问题中的“A”型相似

    例2? 如图6,△ABC为⊙O的内接三角形,点D在弧BC上,点E在弦AB上(点E不与点A重合),四边形BDCE为菱形. 求证:

    (1)AC=CE;

    (2)BC2-AC2=AB·AC.

    解析? 本题为涉及圆的几何问题,需要充分结合圆的特性来构建解题思路.

    (1)根据菱形性质可知∠D=∠BEC,又∠A+∠D=∠BEC+∠AEC=180°,所以∠A=∠AEC. 所以AC=CE.

    (2)要证BC2-AC2=AB·AC,可对其适当变形,即(BC+AC)·(BC-AC)=AB·AC,进而可得 = . 该形式可视为相似三角形的性质所得,后续只需进行等线段转化,构建相似三角形模型即可.

    如图7,以点C为圆心、CE的长为半径作⊙C,与BC交于点F,与BC的延长线交于点G,则CF=CG=AC=CE. 分析可知BF=BC-CF=BC-AC,BG=BC+CG=BC+AC,BE=CE=AC,推理后可证△BEF∽△BGA,由相似性质可得 = ,结合上述线段关系可转化为 = ,化简后得BC2-AC2=AB·AC.

    评析? 上述第(2)问在证明线段之间的代数关系时,采用了等量变形、相似转化的策略,即通过作图构建了相似三角形,利用相似三角形的对应边成比例的性质证明,解题所用的是反“A”型相似模型. 在实际解题时,需关注与线段长相关的代数关系,合理联系三角形的相似性质构建模型,进行线段转化,提升思维的灵活性.

    3. 曲线中的“A”型相似

    例3? Rt△ABC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位置如图8,反比例函数y= (k≠0)在第一象限内的图像与BC的交点为D,与AB的交点为E,已知D(4,m),E(2,n),△BDE的面积为2,试回答下列问题:

    (1)求m与n的数量关系;

    (2)若tan∠BAC= ,求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和直线AB的解析式;

    (3)设直线AB与y轴的交点为F,点P在射线FD上,在(2)问的条件下,若△AEO与△EFP相似,试求点P的坐标.

    解析? 本题为反比例函数背景下的三角形相似探究,题目同样没有设定相似对应,所以需要分类讨论. 解题时需要构建相应的相似模型,然后利用相似性质转化出线段比例关系,进而确定点P的坐标.

    (1)因為点D和点E均在反比例函数的图像上,均满足其函数解析式,所以4m=2n=k. 所以n=2m.

    (2)需要在图像中构建直角模型,结合三角函数值来求解点的坐标,进而确定反比例函数和直线AB的解析式. 过程略,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为y= ,直线AB的解析式为y= x+1.

    (3)结合直线AB的解析式可求得F(0,1),D(4,1). 分析可知直线FD平行于x轴,故△AEO与△EFP相似有两种情形:△EFP∽△EAO,△EFP∽△OAE.

    ①当△EFP∽△EAO时,如图9,由相似性质可得 = ,代入线段长可得 = ,解得FP=1,此时点P的坐标为(1,1).

    ②当△EFP∽△OAE时,如图10,由相似性质可得 = ,代入线段长可得 = ,解得FP=5,此时点P的坐标为(5,1).

    综上可知,若△AEO与△EFP相似,则点P的坐标为(1,1)或(5,1).

    评析? 上述是反比例函数背景下的三角形相似,其中相似涉及“A”型相似模型,解析时可以直接提取模型,构建相似关系. 函数曲线中的相似问题,最大的特点为联系了函数解析式,模型解析时需要充分利用点的坐标的纽带作用,由点推线长、位置关系,构建相似模型.

    反思总结

    1. 模型教学立足教材基础

    上述对三角形“A”型相似模型进行了解读探究,并结合实例开展应用强化,具有极高的学习价值. 而在实际教学中需要立足教材基础,从模型的定理、性质入手,引导学生掌握模型结构,获得相应的应用方法. 教学中需要关注以下两点:一是模型的核心内容,如相似模型中所涉及的三角形相似的判定定理和性质定理,使学生掌握证明方法,及所具有的性质;二是相似模型的对应关系,教学中需要引导学生关注三角形相似的对应关系,理解对应点不同所构建的模型也不同.

    2. 利用模型教学发展学生思维

    开展模型教学可以强化知识,使学生掌握解题策略,同时,模型教学也是数学思维的过程,能引导学生经历发现模型、总结归纳、知识应用、强化拓展等思维活动,对提升学生的探究能力极为有利. 教学中,应注重模型教学的探究环节,合理渗透数学思想方法,如数形结合思想、化归与转化思想、分类讨论思想、模型构建思想等,提升学生的数学思想,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为学生的长远发展打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