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民居

    谢来春

    

    黄土高原上的传统民居多被毁坏,完好幸存的黄土窑所剩无几。黄土窑看似简易普通,可其建造之巧妙、构筑之合理(图1),饱含先民的智慧,蕴含节能减排的先进理念,凸显先民因地制宜、善待自然的生态文化。

    黄土高原为典型的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冬冷夏热,年、日较差大。黄土窑掩藏于土体,巨厚的土层可避免夏日阳光的直接照射,窑顶的植被还能吸收大量的太阳辐射,并通过植物蒸腾、地面蒸发来降低窑顶温度。窑洞大多坐北朝南,朝南的洞门可以尽情地接纳凉爽的夏季风。若在窑前空地上栽种几棵落叶阔叶林,窑居生活会更加惬意。夏日,落叶阔叶树挂满叶子,利于居民遮阴乘凉。而不高的洞门,略往前伸的拱顶,能较好地防御骄阳对窑内的“攻击”,不起眼的窑洞是这么“有情”地营造出一个烈日下的“凉窑”。时至冬日,朝南的洞门可以避免西北风的直面袭击;不高的洞门,略往前伸的拱顶,却不会挡住北照的斜阳,温馨的阳光穿过稀疏的枝丫照进窑内,入射的阳光与洞内的炕火,合力缔造一个寒冬里的“暖窑”。隔热保温的巨厚黄土,封闭较好的窑洞,也正在努力地维持着这一“暖”的温度。黄土窑,是一个冬暖夏凉、昼夜温差小的“恒温世界”。

    黄土窑壁多为衬砌抹泥,在一定程度上能阻隔黄土层的潮气,抹面加筋土的多孔属性,能较好地调节洞内的湿气。当洞内湿度过大时,洞壁上的孔隙会吸收洞中些许水汽,窑居者免受风湿病、皮肤病的困扰;而当空气过于干燥时,洞壁孔隙又会释放出蓄积的丝丝水汽,降低室内干燥度。

    黄土窑温度宜人,湿度适中,“恒温恒湿”衍生了黄土窑的舒适性,自然成为窑居者的最大“福利”,健康自然也是窑居者的最强“福音”。

    黄土高原黄土广布,在强风的搬运、堆积作用下,土层深厚干燥,层内颗粒细小、密实均匀,其中不乏钙、镁等盐分和有机质,胶结性较好,黄土长期在重力压实和水溶作用之下,形成坚硬的土质,具备了直立性特征。黄土强大的直立性奇迹般地撑起了一个个稳固的窑居,孕育了一个个富有生命力的窑洞。

    窑顶多呈弧形,更显轻巧、活泼,也增大洞内的竖向空间,同时又把压力也均分两侧,窑洞更显稳固。洞壁再衬砌土坯或砖块,也增强了窑洞的承压力。还用那掺和寸长麦秆搅拌而成的黄泥抹面,黄泥中的易溶盐更加均匀,也在风干中重新结晶再次成为草泥的胶结物,麦秆对草泥具有强大的牵引作用,提高土坯(或砖块)和加筋土的结合强度,提高窑洞的承重力。难怪民间会有这样的流传:“有百年不漏的窑洞,却没有百年不漏的房厦”。

    最初,朴实的先民也许只是为了避风挡雨,防止猛兽袭击,举全家之力挖掘洞穴而获取空间,窑顶无须破坏一草一木,也无任何建筑体外露,充分保存着自然生态环境的原貌,窑居取之自然,融于自然,既节约用地,也保护生态。新挖黄土垒灶盘炕,垫坡填坑,平整土地,也不用夯墙盖瓦,物尽其用,节省建材。先民巧用洞内热能和覆土储能,洞内温度、湿度适中,变化又小,窑居用极小的能耗,却能很好地适应黄土高原干旱少雨、昼夜温差大的不利气候;而恒温、恒湿洞藏的果蔬不易腐烂,不易失水,长时保持果蔬的光鲜;先民也在窑面或窑顶竖起高高的烟囱,出烟快,利于净化洞内环境,窑居既节能又环保。黄土窑的构筑与窑居,无不映射出先民所具有的节俭的朴素思想和天人合一的先进理念。

    黄土窑,因舒适而宜居,因穩固而长在,因智慧而长青,因和谐而美丽。黄土窑,是黄土地上千年不朽的瑰宝,我们更要妥善保护。而今,黄土地上的人们,正在合理借用窑洞,粉饰窑洞,营造多种风情,让中外友人亲临体验,极力回味情趣满满的窑居生活,从中领略沉淀千年的窑洞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