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下行背景下信贷投入与区域经济发展关系分析

    陈伯军

    

    

    

    摘要:当经济处于下行周期时,银行加大信贷投放,能更好地发挥信贷在“稳就业,保市场主体”中的作用,有利于国民经济继续保持平稳发展。本文通过近五年来湖南省衡阳市信贷投放与地区经济的相互关系,从消费、投资和大项目支撑等方面对信贷投放规模不能过度扩张的原因进行了分析。认为信贷投放必须与经济发展保持一定的适应性,不然就会出现资金使用效率下降、风险压力加大等不良后果。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了促进金融经济协调发展的相关建议。

    关键词:信贷投放 经济发展 资金利用率 信贷风险

    金融是经济的核心与基础。当经济处于下行周期时,国家通过各种逆周期调节措施,加大信贷投放力度,有效缓解市场经济主体流动性约束,刺激投资和消费,避免实体经济陷入衰退和导致失业率上升。然而,信贷不能脱离经济实际需要过度扩张和不合理投放,一方面资金使用效率低,造成社会资源的浪费,同时又可能导致物价的过快上涨和资产价格泡沫,并且加大金融机构的信贷风险。因此,在复杂多变的经济金融环境下,加强逆周期调节,合理控制信贷投放,有效服务实体经济,防范金融风险,是宏观调控部门面临的重大挑战。在经济下行和疫情背景下,分析信贷投放与地方经济发展的关系,对于更好地发挥信贷在“稳就业,保市场主体”中的作用、促进经济金融平稳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信贷投放与经济发展的特征

    (一)从总量来看,信贷规模与经济总量不断增长

    从表1可以看出,2016年至今,衡阳市贷款余额连续多年排名全省第一。2015—2019年存贷比处于上升通道,5年时间上升13.48个百分点。2018年末,存贷比超过50%,这是衡阳金融人多年努力的结果。2019年,存贷比更是进一步加速,一年提高近6个百分点,达到56.35%。而同期地区GDP增速有所放缓,说明信贷投入或者存贷比的上升与地区GDP增长并不必然正相关。

    从银行投放信贷资金整体情况来看,存贷比反映区域经济金融的深层次融合状况,要吸引更多信贷资金投入,需要发挥政府、银行和企业“多家抬”的作用,需要各经济主体协调配合。就总体而言,经济处于下行周期,大量信贷投放衡阳本地,為保障衡阳经济平稳正常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二)从结构来看,贷款的产业集中度不断上升

    相关产业占GDP的比例与资源的集中有很强的相关性。随着衡阳市三次产业的发展和经济结构的调整优化,一、二产业在地区GDP中的比重不断下降,三产业比重不断上升。2019年,第三产业在GDP中的比重为56.40%,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已经远远超过莱克尔斯现代化标准(即45%以上)的要求。而相应的各次产业贷款在总贷款中的比重也出现相应变化,第三产业贷款占比2019年上升到38.53%,第一、二产业贷款比重则出现不断下降。

    (三)从增量来看,贷款增长大幅高于经济增速

    2015—2019年,衡阳市经济增速大体上维持8%左右稳定增长的态势,而贷款的增速除2018年外,基本上保持了GDP增速的约2倍,尤其是2016年后中长期贷款更是以20%以上的速度增长。金融机构持续为经济增长输送了大量的血液,提供了长期和稳定的增长动力,在资本、劳动力、土地和技术等经济增长内生因素中发挥着独特的作用。

    二、信贷投放与经济发展适应性分析

    信贷的投放要与经济发展相适应,不能大幅超越经济发展阶段,否则不仅不能很好地促进经济发展,还会造成一定范围内的资产泡沫,对其它经济部门产生挤出效应,对当前经济结构调整和优化形成不利影响。

    (一)资金使用效率不断下降

    贷款对于经济增长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二者之间存在量的关系和比例。但近年来,随着贷款规模的快速增长,衡阳市却出现了贷款资金使用效率下降的趋势,表现为贷款增速一直高于实体经济增长速度。为了避免价格指标对分析可能造成的影响,我们使用GDP贷款比(当年名义GDP/年末贷款余额)衡量贷款资金的使用效率。该数值越大,表明单位贷款创造的GDP越多,贷款的产出效率越高。

    从表4中可以看到,2015—2019年间衡阳市的地区GDP总量落后于岳阳和常德二市,但GDP贷款比呈现连续下降趋势,在5年内除2019年比岳阳略高0.02外,其他年度全部低于岳阳和常德二市。并且2015—2018年间与岳阳差距较大,衡阳的信贷资金利用效率总体上越来越差,而岳阳和常德在贷款投放总量不如衡阳的情况下,经济总水平超过了衡阳,说明岳阳和常德的资金利用效率优于衡阳。

    (二)经济下行背景下,衡阳市缺乏新的信贷投放支撑点

    1.消费增长乏力,净出口体量小。从表5可以看出,2016—2019年,衡阳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速度连续下降,一方面与物价水平的上涨、收入缩水有关,也与近年来经济大环境有关,经济下行对居民消费有抑制作用;另一方面随着电商发展,本地社会消费被进一步分流。目前正处在传统消费需求大体保持稳定,新的消费热点还没有形成的时期。

    从个人消费贷款的增长情况看,2019年增速只有2015年的近十分之一,消费贷款对消费增长的影响越来越弱。从国外需求来看,衡阳市总体规模较小,净出口体量小,对经济金融没有形成决定性作用。

    2.房地产吸纳资金增速有所下降。从表6可见,在“房住不炒”等一系列政策影响下,房地产信贷的助推作用受到一定程度的制约,衡阳市房地产市场发展速度出现一定程度的回落。固定资产投资总体增速放缓,房地产投资增速在2018年达到近年来的顶峰,2019年出现断崖式下降。而房地产信贷在2017年就出现了增速放缓,2019年甚至出现了二位数的下降。

    3.缺乏大项目作为支撑,投资增长后劲不足,信贷配套能力较弱。2019年以来,衡阳市面临重大项目数量减少、规模偏小、完成投资占比偏低的局面。全市5000万元及以上重大投资项目比上年少50个,完成投资占全部项目投资的比重仅为40%,而全省比重达到60%以上。对比之下,岳阳市5000万元以上项目668个,比上年增加94个,岳阳市以大项目撬动新增长极建设,其中总投资180亿元的新金宝1300万台喷墨打印机项目、总投资过200亿元的华为高端制造基地、总投资208亿元的己内酰胺产业链搬迁与升级转型项目和恒大新能源汽车、中创空天新材料、龙智新材料等高端项目成功落地,为岳阳市经济金融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4.规模工业比较优势不高,对本地资金有效需求不足。一是衡阳市工业持续增长压力较大。高耗能、高污染行业占比过大。2019年全市六大高耗能行业增加值增长17.8%,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为37.8%,同比提高6.0个百分点。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占规模工业的比重仅为11.3%。而高耗能、高污染行业的银行准入门槛较高,金融资源进入受限。二是大企业资金来源渠道多,对本地资金需求不足。如某变压器公司2019年只新增了短期贷款2个亿,没有中长期贷款,而账上货币资金高达11.45亿元,比2018年增长49.65%,资金非常充裕。2019年某电缆公司甚至归还了1.14亿银行贷款,银行贷款同比减少49.31%。某啤酒公司作为衡阳老牌企业,多年来没有从衡阳本地银行贷款。恒生制药、启迪古汉、北方光电等企业或作为招商引资企业,或是集团公司在衡子公司,可以从母公司直接借用资金,这些规模企业对本地资金需求量并不大。三是规模工业企业比较优势不高。与岳阳、常德甚至郴州等地市相比不占优势,如2018年衡阳市规模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收入排在全省除长沙外第9位,只比张家界、永州、怀化和湘西州强。规模工业企业数量排在全省除长沙外第4位,数量和质量都不占优势,吸纳金融资源的能力有限,导致非金融企业及机关团体贷款在各项贷款中的占比不断下降,从2016年的63.17%,下降到2019年的54.56%。尤其是制造业贷款2019年只占各项贷款的7.71%,只增长了0.63%。金融是工业的血液,制造业严重供血不足,也与衡阳市工业经济发展严重滞后密切相关。

    (三)信贷过多投入可能导致负面影响

    一方面催生资产泡沫。说到资产泡沫就离不开房地产,虽然衡阳的房地产还说不上有严重的泡沫,但是从2015—2019年间(如下图所示),衡阳的住宅均价从3800元/m2上涨到6424元/m2,2019年房地产市场行情下行,房价有所回调,仍然比2015年的均价上涨了61.78%。从表7行业贷款及个人购房贷款情况看,与房地产相关的贷款逐年递增,占比越来越高。

    另一方面,对其它行业产生挤出效应,最明显地体现在制造业和农业贷款占比逐年下降,信息产业的投入一直在低位徘徊。另外,对居民消费也存在较大的挤出,表5中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率逐年下降正是此效应的内在体现。第三是蕴藏着的金融风险不容忽视。如政府基础设施类贷款大多归类在租赁和商务服务业,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项等下,从表7中可以看出,这二类贷款占比较高,从2020年一季度人民银行金融数据来看,这二类贷款新增占各行业贷款新增的比例是46.87%,但是这种凸增不具有持续性,主要是因为2019年8月政府出台的“六个一批”化解政府债务风险的政策,政府平台类贷款可以借新还旧、高息负债转为低息负债、表外转表内等产生的。这只是暂时缓解了政府平台债务风险,长期的或者隐藏的风险仍然悬在头顶。再来看房地产风险,剔除银行不良核销的因素,2019年个人住房按揭贷款不良同比上升35.02%,同比多增16.50个百分点,2020年一季度,在疫情的影响下按揭贷款不良比2019年末又上升了17.16%,从经济下行和疫情的影响来看,居民的收入结构具有很强的脆弱性,房地产信贷市场的快速发展蕴藏的风险显而易见。

    三、对策建议

    (一)增强政策设计的精准性,避免“一刀切”

    一是根据经济的发育程度有效配置资源。既要有方向性,也要有灵活性和针对性,要根据经济发展程度不同而有所区别对待;二是根据疫情等突发事件影响的区域差异合理调配资源。政策工具作为逆周期调节手段,要将资源聚集于受影响较大的地区和行业,当突发事件逐渐过去,政策要尽快恢复常态,聚集于快速恢复经济主体的生产和生活需求,促进经济逐步走上恢复的轨道;三是根据产业结构的地方性差异精准引导资源。政策要适应地区产业结构调整优化,加强财政、货币及产业等政策的协调配合,引导地区产业结构向高质量方向发展。

    (二)增强逆周期调控,合理控制贷款增速

    从逆周期调节需求看,加大贷款投放短期内有助于抵御经济危机和疫情等的负面冲击,保住市场主体不出现风险,中长期有利于保持经济的稳定,但贷款的过快增长一旦超过真实需求量,并不能支持实体经济更快增长,还可能造成资源的浪费,引发中长期通货膨胀和资产价格泡沫,并对金融机构的稳健经营和风险控制造成威胁。监管部门要根据形势的变化,认真落实好、宣讲好各项保经济、保就业的货币政策以及相关要求,合理控制银行贷款的增长速度,不搞大水漫灌,既保持对经济的适当支持,又能在防控风险的前提下力保经济平稳健康发展。

    (三)确保重点领域资金需求,努力对接产业转移项目

    一是加大对重点行业、重点项目和重点产品信贷投入。信贷投放要继续壮大衡阳市产业集群,促进居民消费、工业经济、现代服务业協调稳定发展。二是稳定对水利、能源、交通、通信等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力度,巩固经济和社会发展基础。三是要抓好项目引进资金配套。关注产业转移趋势,及时抓住沿海地区产业转移机遇,运用好优惠政策和区位优势,积极主动地争取一些好的项目尤其是高新技术企业的资金配套,把衡阳打造成承接产业转移的价值洼地。

    (四)扶持中小微企业发展,积极做好金融服务

    一是努力完善金融制度。适当下放基层银行贷款审批权。扩大不良容忍区间,采取多种措施支持企业稳生产、保就业。同时,还应积极探索和创新融资工具,线上线下齐发力。积极开展专利权、商标权等无形资产和存货等资产的抵押质押贷款。积极利用人民银行应收账款服务平台,促进中小微企业融资,提高市场主体首贷获得比率;二是建立、完善和规范企业财务制度,规范会计账务和报表,向银行和社会披露真实信息;三是适当降低民营中小微企业各种税费,适时考虑允许银行业金融机构对民营企业贷款业务税前足额提取准备金。

    (五)完善市场体系,优化金融环境

    一是加强金融市场主体建设。鼓励大中型银行到基层设点,加大中小微企业的信贷投入,让企业等市场主体有更多的选择对象,通过市场的充分竞争有效实现金融资源优化配置;二是优化金融生态环境。对违反、恶意破坏市场规则和法律法规秩序的市场参与者进行严厉制裁,对市场交易中的不良信用中介机构予以坚决取缔等。严格执法,对骗贷、逃废债行为从严打击,切实维护金融机构的合法权益;三是完善信息共享机制,利用金融信息服务中心这一平台,通过政银企合作加大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力度。抓紧推进区域统一信息平台和征信体系建设,为市场主体融资提供可持续的支撑。四是健全中小微企业风险分担机制。建议发挥政府主导、行业引导作用,组建实力较强的担保公司。规范担保公司行为,弱化盈利考核要求,降低担保费率和反担保要求。设立风险投资基金,合理分摊投资风险。建立风险补偿“资金池”,用于小微企业应急转贷、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资本补充等。

    作者单位:中国人民银行衡阳市中心支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