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中小学研学旅行课程的价值及实施策略

    曾元忠

    2016年12月,教育部等11部门联合印发的《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意见》中指出:“中小学生研学旅行是由教育部门和学校有计划地组织安排,通过集体旅行、集中食宿方式开展的研究性学习和旅行体验相结合的校外教育活动……各中小学要结合当地实际,把研学旅行纳入学校教育教学计划,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统筹考虑,促进研学旅行和学校课程有机融合。”近年来,湖北省襄阳市实验中学在这方面进行了大胆探索,现已初见成效。

    一、实施研学旅行课程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1.贯彻新教育方针的必然要求

    2018年9月1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发表了重要讲话,再次明确提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这其中特别加入了劳动教育,极大地丰富了教育方针的内涵,被称为“新教育方针”。笔者认为,这并非对传统“五育并举”的一次简单回归,而是基于近40年来我国中小学办学的不足而提出的,是基于未来社会“双创人才”核心素养必备要素而提出的,是针对中国社会转型、实现中国梦的重要关口所承载的历史使命(“四个伟大”,即实现伟大梦想,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而提出的。习总书记还多次强调:要在学生中弘扬劳动精神,教育引导学生崇尚劳动、尊重劳动,懂得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道理,长大后能够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而劳动教育又不能简单地在校园里、教室里、实验室里完成,必须带领学生走出校园,走进大自然,走进田园、车间、场馆等地,去体验、研习和实践,进而达到劳动教育的目的。

    2.让学生增长见识的必要手段

    习总书记深刻指出:“教育要在增长知识见识上下功夫,教育引导学生珍惜学习时光,心无旁骛求知问学,增长见识,丰富学识,沿着求真理、悟道理、明事理的方向前进。”对知识的传承固然很重要,但如何增长学生的见识更为关键。增长学生见识离不开课堂,但不能囿于课堂,必须让学生走出校门,去亲身体验。研学旅行正好弥补了校内教育的不足,它带领学生走出校园,融入自然,将文化内化于心,将知识付诸于行,将能力拔高提升,从而使学生“有主见、有独到见解、有深刻见地”,为进一步的思想创新奠定基础。

    3.践行知行合一的历史性要求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内涵丰富。儒学倡导积极入世,“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自程朱理学始,到王阳明创立“阳明心学”,再到近代曾国藩、陶行知等文化名人,无不倡导“知行合一”。十八大以来,大力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已成为新时代的重大课题之一。“知”即学生的课堂所学,并将其内化于心的知识;“行”即主观意念与客观实践相結合。而研学旅行正好能让学生将课内知识与课外实践相结合,让他们在自然中探索知识、在实践中巩固知识、在活动中掌握知识,进而达到知行合一,完成对课堂知识的运用与升华。

    研学旅行是课内外结合、校内外结合、书内外结合、心内外结合的最佳切入口与桥梁,可以极大地改变某些狭隘的思想。它以素质教育为办学抓手,进一步改进中小学教育教学现状,推进学校课程改革,构建地方性、校本化中小学课程体系,助力培养更多、更好的“双创人才”。

    二、拓展研学旅行的创新与实施路径

    经过几年的探索,学校构建了“五大原则、十二范式、四大特色”的研学旅行活动课程,取得了良好的成效。

    1.依据研学旅行五大原则开展主题教学

    研学旅行必须遵循教育性、实践性、融合性、安全性和公益性五原则。研学旅行并非单纯的旅游、游玩,而是一种严肃的主题教学活动,必须突出其教育性。为此,学校力求做到以下几点。

    (1)情景再现式

    对涉及中小学教材中的内容,予以书内外结合、校内外结合,进行情景再现式教学。例如,在教完九年级的《岳阳楼记》一文后,教师带领学生来到当年范仲淹挥毫写下鸿篇巨制的地方——与襄阳市毗邻的河南省邓州市花洲书院,观赏该书院的微电影《范仲淹泼墨挥毫写〈岳阳楼记〉》,体味作者当年的创作心境与报国情怀,并结合范仲淹的好学、勤政爱民和家风家训的故事,进行情景再现,很好地拓展了教育教学内容。

    (2)拾遗补缺式

    对中小学教材中没有涉及的内容和没有明显表达出来的地方进行补充。比如,针对新时期人民军队应具备的“四有”精神中的“有血性”,可结合电视剧《亮剑》,对学生进行民族血性教育。为此,学校把襄阳市的长山(抗日名将张自忠殉国处)及张自忠纪念馆作为血性教育基地,每年都带领学生去吊唁追悼,给学生讲述古往今来中华民族众多血性故事,以提升他们对民族血性的认知,增强其民族自豪感与文化自信。

    又如,自工匠精神提出以来,学校相继发掘并整理出了许多本土的工匠精神故事,如诸葛亮精制木牛流马、黄月英发明三国水车等。而且还把襄阳市的经济“火车头”——东风二汽作为学校工匠精神的研学旅行基地,多次带领学生深入车间,参观流水作业线及劳模创新工作室。

    (3)创新升华式

    学校不囿于教材或时政,随时关注其他可以创新升华的教育场所,依托这些场所开展研学旅行活动,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注意将教育性与科学性、趣味性相结合。

    学校的研学旅行注重因地制宜,呈现地域特色,引导学生走出校园去了解社会、亲近自然、参与体验。教师“退居二线”,鼓励学生积极参与,使学生在仪式感和活动中去主动体会、感悟,突出实践性的“生成”教育,激活书本知识,完成从知识到见识、由见识到智慧的生成转化。在基地选择、路线设计、课程资源开发等方面,做到相互融合,秉承以中心向外辐射的“轴心式融合”,即以学生为中心开展研学旅行活动。

    研学旅行的课堂多是“在路上”,开放性很强,所以必须把安全摆在第一位,确保每个活动环节安全可靠。活动以每10人为一组,前呼后应,校医跟随,对附近诊所位置做到心中有数。学校各年级、班级均成立了家委会,每次开展研学旅行活动,都要经过学校研学旅行处的充分论证与协调沟通后,再由家委会与旅行社商定好费用标准,并由家委会代为收款。

    2.摸索出研学旅行的十范式工作流程

    所谓“十范式”工作流程,即研学旅行需要做到以下十点。

    一是选好的目的地要有教育性,没有教育功能的地方不考虑。

    二是确定好一个能够突出时代性、吻合新时代人才培养要求的主题。该主题要让人过目难忘,一般分为上下两句,上句为载体,下句为教育目的。如“走进高新产业,弘扬工匠精神”等。

    三是拟好一份详细可行的方案,明确职责分工。

    四是协调好各方关系,年级组负责内部组织,旅行社负责外部费用、车辆、保险安全等。

    五是先调研,即研学旅行处和旅行社要一起提前探好路,解决好路线、就餐、就医、行程安全等问题。

    六是充分利用随机生成教育法,善于发掘风景背后的人文内涵,让事前预案与随机生成相互渗透、互为补充。

    七是重视学生现场体验式学习感悟,并把小型文艺活动与奖励结合起来。

    八是通过呼告、祭拜、宣誓等方式,增强仪式感,增强情感体验。

    九是注重及时拍照与对外宣传,并将活动情况及时制作成美篇,发到朋友圈及各家长群里。

    十是校长亲自上阵,表明一种态度,凸显引领与担当。

    3.打造研学旅行四大特色

    学校积极探索和推进研学旅行,现已形成了较为成熟的工作组织流程,初具自身特色。概括起来,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一是以距离画定旅行圈。以襄阳市为中心,以开车一天可以往返为半径,构建学校研学旅行圈。特殊情况下(如寒暑假等),可以赴省会城市、首都及中小学教材中涉及较多的地方(如绍兴、杭州、黄山等),达到点面结合、远近结合、课本内外结合。

    二是以资源开掘教育价值。以研学旅行圈为主体,发掘本土富有教育意义、教育价值的研学基地,做到成熟一批命名一批,并挂牌固定下来,使之成为“打开的书卷”。

    三是以准备提升质量。经过行前调研,学校与旅行社规划好研学旅行线路图,统筹组织好衣食住行及安全保险问题。校研学旅行处与年级组充分沟通,明确活动主题,使主题具有鲜明的时代性、科学性、人文性和教育性。年級组将带着前置性问题进行暖场式“网搜”,组织学生学习、背诵、研讨,营造浓厚的行前学习研究氛围。

    四是以旅行促进研学。以主导性主题、前置性问题、研究性学习、开放性探究、自主性体验、互动性感悟、随机性生成等为特质,达到研学与旅行的二者合一。

    三、结束语

    学校自开展研学旅行以来,先后有八千余名学生奔赴近20个研学旅行基地,开展了16个类别的研学旅行课程学习活动。这使研学旅行成为了学校教育常态,受到了学生及家长的普遍欢迎及一致好评,并产生了良好的教育效果和社会效应。学校成立了研学旅行处,配备了专职干部,制定了规章制度和学期学年工作计划;建立了研学旅行展厅——“知行堂”,专门介绍国家研学旅行主张及政策规定,再配以学校两年多来的研学行踪图、成果等,图文并茂,形象直观。

    正因如此,学校才成为了湖北省研学旅行试点示范校、全国研学旅行课题校,并被评为非遗传承与校本课程整合示范基地学校,学校代表还参加了全国研学旅行工作大会。研学旅行极大地提升了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开阔了学生的视野和胸怀,多方面提升了学生的核心素养,也激活了学校的办学活力。这一综合性课程改革还得到了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及《人民教育》《中国教育报》《教育家》《中小学校外教育》等媒体的充分肯定及推荐宣传。

    (责任编辑 ? 张慧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