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中的人文教育模式初探

    刘珍红

    内容摘要:作为一门基础的启蒙学科,小学语文教学直接影响着学生其他课程的学习乃至今后进一步的发展深造,因而显得至关重要。然而,当代中国小学语文的启蒙教育中,却存在着诸多缺失,如过分强调其工具性等。本文旨在通过对小学语文教学中人文教育模式的分析探讨,从而提出一些可行性建议。

    关键词:小学语文 人文教育 人文性

    小学语文作为一门启蒙学科和基础学科,是十分重要的。特别是目前,我国正在进行如火如荼的教育体制改革,语文学科首当其冲。而这场改革的风暴中,“人文教育”这一特殊的教育理念不断被置于高位,引起众多关注。语文学科是实现人文教育的基础,对于小学语文学科中的人文教育模式的深入研究和探讨显得愈加重要。

    一.小学语文人文教育模式的内涵

    “人文”一词最早出现在《周易》之中,有“观乎人文以化天下”之句。其意即是用人文的精神去教育和影响社会,从而对人自身产生教化引导作用。而人文教育则是包括文艺学、伦理学、哲学等人文学科的综合教育,它可以体现为人文知识、人文思想、人文素养和人文精神等方面。

    人文教育模式,实质上就是一种抽象化的教育模式系统,是建立在人文知识、人文思想、人文素养和人文精神基础上的以培养和提高学生人文素养的人性化教育策略。

    “语文本身就是祖国文化的一部分,是中华民族精神文化财富的结晶,它反映着我们的民族人文精神,是我们的文化支柱与宝藏。”①在小学语文学科教学中,人文教育则是关于语文学科的人性化教育,是一种综合小学生个人的语文文化知识和思想精神素质的引导性教育。它旨在从小学生的思想行为特点出发,潜移默化地对其加以指引和启蒙,从而使之适应新世纪高素质人才的要求。

    二.小学语文人文教育模式的意义

    (一)适应新时代的要求

    随着中国走向现代化的步伐不断加快,物质文明不断丰富,精神文明也需要不断加强和提升。在当今这个多元文化相互交织、相互碰撞的时代,个人的文化知识素养显得格外重要。在小学教育中,如何进行启蒙教育、培养和提升小学生的人文素养,使之成为适应时代和社会需要的人才,是尤为迫切和不容忽视的。

    除此之外,在我们当今社会上,还存在一些精神文明方面的问题。如一些领域道德沦丧,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盛行,封建迷信、期瞒诈骗等不良现象频出……这些问题都会对社会和个人造成不可磨灭的危害。

    (二)人文教育本身固有的作用

    人文教育对于学生个人的发展有着巨大的推动作用。“教育作为构建人类精神世界的重要途径,应当引导人的精神信念向着更符合人的本性方面发展,使我们在创造和享受高度发达的物质文明的同时,能具有更为高尚的精神生活,创造更高的精神文明。”②而这个使命的完成,是离不开人文教育的。

    在人文教育的作用下,可以使得学生自身素质得以提高,同时助其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特别是小学语文学科教育,对于小学生形成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三)教育制度变革的历史要求

    在應试教育体制盛行多年的我国,一直是只重量化的成绩而忽视抽象的人性教育的。一味注重知识的灌输,而不顾学生个体素养的综合发展,这种教育是丧失了人文性的,也是“偏离了知识的人文价值,偏离了人的主体地位,也偏离了教育的主旋律‘育人的”③。

    而后一直提倡的素质教育,其实也是另一种形式的人文教育。它的提出和实施,将改变现有的死板僵化的教育体制,在重视知识传授的同时,也重视人文教育,从而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品质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更好地完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人才的转化。

    三.小学语文人文教育模式的可行性方法

    (一)增加小学人文学科的开设

    在保证正常的必修课程外,可适宜地多开设几门人文学科的选修课,如国学经典、文学艺术、中外名著等。这样可以开阔小学生的视野和见识,提高其审美情趣,增加其人文兴致,进而更好地提升自我的人文素养。

    (二)提高小学语文教师人文素质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倘若一个教师自身都没有很好的人文素养,又怎能保证其能教出具有良好人文素质的学生呢?人文教育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因此,一个好的教师理应具备良好的人文素养:

    1.转变教育观念,树立全面的积极的人文教育观念。教师是具有模范带头作用的领导者,一个教师的思想准则和行为方式直接影响着他所教学生的思想和行为。因此,作为教育者,教师不应目光短浅、急功近利,只为提高学生的文化成绩而教,却非为提升学生的人格素质而教。

    2.具备完善的人文知识。既然作为一名语文老师,必然应当对中华传统优秀文化甚为熟知,具备一定容量的人文知识,并且可以流畅地传授于自己的学生。

    3.富有激情。一个有激情的教师可以很快很好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度,能够充分引导学生投入学习之中,更好地接受学习和产生觉悟。

    (三)扩大人文图书的阅读

    丰富的人文知识,有助于提升个人的人文气质,特别是一些具有民族特色的诗文,如传承中华传统美德的《三字经》《弟子规》、强调仁爱修德的《论语》《孟子》、忠君爱国的屈原《离骚》、淡雅嗟伤的婉约词、个人励志进取的边塞曲……能够有助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语文老师要善于借助古今中外这些优秀作品的阅读,让广大学生在无形中获得思想教育和素质提升。当然,扩大人文图书的阅读,除了中华传统优秀典籍,还可以涵盖西方一些进步的具有启迪作用的人文著作,如《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汤姆索亚历险记》等等。

    (四)多种教育方式的融合

    人文教育模式可以是多种教育方式的交融,相互借鉴,取长补短。

    1.赏识教育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说,赏识教育有着巨大的潜在功能。它是以充分的肯定和赞赏作为诱导,唤醒学生的内在潜能和自信,使被赏识者获得无尽的动力,从而更好地向着目标奋进。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运用赏识教育,将会使得语文教学事半功倍,更具成效。

    2.美和爱的教育

    “语文教师要充分开发爱的教育和美的教育的资源,运用美的内容、美的手段去教、去导,让学生在美的氛围中去体验、去感悟、去创新、去发展。”④美和爱的教育可以让小学生感受到温暖,变得勇敢而坚强,敢于承担和挑战;变得积极上进,不断追求进取;还可以促进健全的人格的发展,使小学生远离孤独阴暗的生活阴影,自由快乐地生活。

    3.人格教育

    小學语文教学是启蒙式教学,肩负着巨大使命。小学语文老师要在教学活动中发挥多方面积极因素,注重对小学生人格的教育和提升,侧重于情感熏陶和情趣渲染,对之进行正确引导,使小学生们迈向光明的轨道。诸如勤俭节约、淳朴善良、诚实守信等中华优秀的传统美德,都有助于个人人格的完善和促进,从而形成一个健全而积极向上的人格。

    (五)发挥媒体信息的引导作用

    这里所说的媒体,不仅指的是那些娱乐信息传播机构,还包括广义上的社会大众舆论。众所周知,媒体本身就具有重要的宣传功能和传播功能,它可以促进一种风气一种精神的传递,具有很强的载体作用。而合理地对媒体加以利用,有利于增强人文感化,促进社会和谐;同时,也有助于小学生个人在媒体信息的影响下,受到正能量、主旋律的熏陶,进而自我完善。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人文教育模式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有助于弥补以往启蒙教育的缺失,引导小学生走上正确的人生道路,培养社会主义高素质人才。现在已有许多大学和中学加强了人文教育。同样地,小学也应加快步伐,特别是小学语文人文教育的深化开展,将会具有更加重要的战略意义和长远影响。

    参考文献

    [1]张新艳:《当代中国启蒙教育的一大缺失——兼谈语文人文教育的重要作用》,《黑龙江科技信息》,2010,(06).

    [2]董华、陆峻波、赵卫东:《对人文教育的理解与加强人文教育的对策》,《高等农业教育》,2004年8月第8期.

    [3]王才敬:《语文学科中的人文教育初探》,《内江科技》,2004年第5期.

    [4]王卓:《论大力提倡人文教育》,《太原科技》,2001年4月第2期.

    注 释

    ①黄志文:《语文人文教育的思考》,《重庆工学院学报》,2004年12月第18卷第6期.

    ②于健:《论人文教育与素质教育培养的导向》,《沈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4期第26卷.

    ③陈培霞:《人文教育——语文教学不可或缺的主题》,《成都教育学院学报》,2005年4月第19卷第4期.

    ④孙建柯:《新课程标准下的语文人文教育》,《浙江工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年3月第4卷第1期.

    (作者单位:湖北省武汉市蔡甸区洪北中心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