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续精华,突破创新

    

    

    

    编者按:常规教学有无打破常规的可能?在新教材即将铺开使用的当下,这似乎是大家都关注而又无措的问题,工业革命、第二次工业革命,恐怕是一线教师最熟悉的内容,将二者放在一起讲,还熟悉吗?打破常规,最有效的手段有时并不是大家惯用的使用新材料,而是突破思维定式的新思路:在教学进度即将进入“第10课 影响世界的工业革命”时,本文作者第一时间想到以往看过、学过的经典课例,很多内容顺理成章地出现在其脑海里。尤其在设计“工业革命为何率先在英国发轫”这一问题时,那些人们熟知的因素更是自然而然地进行着排列组合。然而,这节课真的只能这样呈现吗?没有突破的可能吗?如何才能区别以往的教材突出“新”课标下的“新”教材呢?这些问题驱动作者放下以往的固有认知,重新审视这一课,在不断沉淀自己的过程中最终形成了新的教学设计。我们相信这份教学设计也绝非终点,而是新的开始。借此文,我刊开展关于“打破思维定式”的征文,详见本期封2,欢迎读者诸君踊跃投稿。

    关键词 工业革命,问题引领,学理探究

    中图分类号 G6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457-6241(2020)19-0029-07

    统编高中历史教材《中外历史纲要》的教学内容高度凝练,如何处理好单课容量大与课时有限的矛盾尤为重要。在实际教学中既要避免面面俱到,又要防止走马观花。基于此,笔者认为,新课标、新教材下的中学历史课堂要在承续精华的同时敢于突破创新,从真正意义上落实学科核心素养。

    以《中外历史纲要(下)》第10课“影响世界的工业革命”为例,诚如所见,与本课相关的课题在中学历史教育界有过不少经典课例,笔者也从中受益良多。然而,新教材下的“经典课题”如何设计才能产生新的立意?突破创新才是题中应有之意。笔者认为突破创新的关键在于将学界最新研究动态、最权威的研究成果进行内化,并依据学情将内化所得行之有效地转化到课堂,激活历史教学。

    以下是笔者尝试在学理探究内化的基础上进行的教学设计。

    一、学理探究

    工业革命为何率先在英国发轫,是个老生常谈的话题。以往学界在分析工业革命成因时,通常将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圈地运动的发展、海外市场的扩大、生产技术的成熟和自然科学的进步等因素综合在一起。这些因素固然重要,但却太笼统、太模糊,由是笔者嘗试从微观的历史事实中探究工业革命发生的成因。受罗伯特·艾伦《近代英国工业革命揭秘:放眼全球的深度透视》一书的启发,笔者从工业革命前英国社会独具特色的工人高工资与低煤炭价格入手,逐步阐明历史逻辑:高工资的“先天不足”促使资本家迫切需要在生产工具领域推进技术革新,机器由此应运而生;而煤炭价格低则是英国“得天独厚”的条件,使以煤炭为燃料的蒸汽机得以大规模地应用。

    英国社会独具特色的高工资与低煤价不仅是工业革命在英国率先发轫的重要条件,同时也是工业革命初期的成果被简单照搬到其他国家时,表现出“水土不服”的原因。直至随后的一个世纪里,英国工程师陆续对以蒸汽机为代表的早期宏观性发明成果进行了一系列微观性改良,有效降低了相关生产过程中煤炭、劳动力、资本等各类生产要素的消耗,逐步扩大了早期宏观性发明成果的应用范围,历史才终于迎来了“拐点”,欧美等国可以直接从英国引进最先进的焦炉冶炼技术,从而轻松地克服了此前的“水土不服”,实现了“一步到位”。此后,越来越多的国家都可以使用和英国本土一样先进的生产技术,发轫于英国的工业革命至此真正地走向世界。

    本课意在尝试打破思维定式,笔者提炼出1条能够串联起本课核心问题的逻辑链,围绕3个问题,即为何、如何、有何,逐一展开教学设计。所谓为何,是指工业革命为何率先在英国发轫;所谓如何,是指工业革命如何实现向外辐射;所谓有何,是指两次工业革命有何影响。3个问题层层递进,进而清晰地将工业革命的历史镜像呈现给学生。

    基于上述分析,笔者将此课教学立意凝练如下:18世纪60年代至20世纪初,随着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和拓展,英国和欧美相继发生以“蒸汽时代”和“电气时代”为特征的两次工业革命。英国独具特色的社会模式是工业革命率先于此发轫的内在机理,而市场需求则是工业革命发展的隐形动力。欧美各国自然科学原理的涌现,使第二次工业革命走向高潮。工业化浪潮将人类文明推向新高峰,人类社会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

    二、教学目标

    从微视角切入,了解工业革命的时空范围和重要发明,逐步理解工业革命率先从英国发轫的内在机理;以唯物史观为导向,理解工业革命从“一枝独秀”到“遍地开花”的驱动力,基于史料多角度解读工业革命改变了世界的面貌;体悟工业革命是把双刃剑,它将人类文明推向新高峰的同时,也带来了巨大的危机与挑战,对工业文明的反思将是人类的永恒课题。

    三、教学环节

    (一)导入

    材料1:以2012年伦敦奥运会开幕式上的特别一幕(图1)导入新课,讲述开幕式以“混乱时代”为主题,蕴含着向曾经的世界工厂致敬和对改变人类历史进程的工业革命进行反思的深刻用意,引发思考并导入课题。

    设计意图:借助直观的视觉冲击,创设历史情境。进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对“混乱时代”的解读,为探讨工业革命的影响做铺垫。

    (二)点燃“革命烽火”

    本课探究的是工业革命,为何要从英国农村社会的变革切入?这是因为工业革命的烽火恰恰是从农村点燃的。然而,英国农村社会的转型是一个极其复杂的历史现象,且不是本课所需要探讨的问题,因此笔者聚焦圈地运动,力图以简驭繁。

    材料2:展示本杰明·韦斯特(18世纪画家)的作品——《温莎的丰收》,观察作者笔下的英国田园牧歌生活。

    提问:工业革命前的英国农村是否真的如同画面般宁静美好?

    借用17世纪英国农村流传的一句谚语“羊和牛马在赶着上帝勤劳的子民”,展现农村社会的另一幅图景。

    设计意图:制造反差,引出圈地运动。引导学生认识尽管13世纪英国就出现了圈地运动,但早期的圈地运动因受反圈地法的制约,在此后的200年多有节制。从16世纪开始,由于羊毛价格的上涨,土地多被用来放牧;较后时期中,城市迅速发展,为其生产粮食的需要变得更为重要。受供求关系的影响和暴利刺激,圈地运动持续了3个世纪,在18世纪后期和19世纪初叶达到高潮。

    材料3:借助逻辑链(图3),引导学生认识圈地运动一方面促使英国的农村劳动力迅速向城市转移;另一方面实现了资本的积累,为即将到来的工业革命准备了充足的原料和市场。

    圈地运动建立的大农场模式使得农业新技术的推广和广泛的精耕细作成为可能。随着圈地规模的扩大,土地的集中化程度越来越高。

    被圈占的土地由人们用最新的、有效的方法加以耕种。这些方法包括用轮作制代替让田地休闲的这种浪费土地的旧方法、选育良种、用科学培育法改良牛的品种,以及研制某些农业机械如马拉的耕耘机和自动播种机等。这表明农业机械化程度得到不断提升。

    提问:农业机械化程度提高的连带效应是什么?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理解随着农业机械化程度的提高——粮食增产显著,为城市扩张供应了充足食物;其连带效应还表现为农村雇工需求锐减,大量失去土地的人口进入城镇寻找工作。这就为原生工业部门提供了劳动力,为大规模的劳动密集型工厂体系的形成做好了准备,为工业革命提供了重要保障。

    此后的英国农村逐渐抛弃了自给自足的传统模式,开始针对市场需求生产专业化的产品。至此,圈地运动最终完成了在英国农村社会的转型,实现了从小农模式到现代农场的转变。

    借助逻辑链厘清圈地运动,引导学生认识农村养羊业和农村工业的兴起、农村市场的开拓,使得英国传统的自给自足农业经济已开始被新的商品经济关系所取代,封闭的农业社会模式已开始被突破,英国产业革命的烽火,从农村开始点燃。

    (三)弥补“先天不足”

    仅凭上述环节不足以说明工业革命为何率先从英国发轫,因此需重点从英国独特的社会模式切入。

    材料4:出示皮尔斯·伊根的《伦敦生活》(图4),借用咖啡文化生动再现工业革命前伦敦工人惬意的生活。

    为印证图像的真实性出示文字材料,引导学生认识工业革命前英国社会独特的高工资现象。

    材料5:干同样的活,英国工人的薪酬水平比其他国家的工人高,这样一来他们就有实力花更多的钱去品尝美味佳肴,穿着高档服饰,这些景象令外国人艳羡不已。①

    设计意图:14世纪黑死病横扫欧洲各地,英国也未能幸免于难,一直到16世纪中叶人口规模才有所恢复。16世纪以来,在海外贸易的带动下,以伦敦为代表的英国城市商业发展迅速,由于人口供给不足,雇主不得不支付高工资以满足对劳动力的需求。但需要说明的是,高工资相对集中于技术较为娴熟的熟练工,不同工种、不同地区的工资水平有差异,但英国工人工资的平均水平要远高于欧洲其他国家。

    提问:高工资会导致哪些连带现象?

    学生在史料解读中能够认识到,高工资会提高工人的消费能力,消费力的提高反过来会促进市场需求的增加,进而实现生产地再扩大。

    追問:高工资对于资本家意味着什么?

    此问意在引导学生认识,高工资意味着高成本。借用了马克思主义剩余价值的理论。

    再问:为了尽可能地节约人力成本,资本家可能会采取哪些措施?

    引导学生得出结论:为弥补高工资的“先天不足”,资本家急需进行生产技术革新,进而为机器的发明创造提供初始动力。

    设计意图:借工业革命前英国工人的实际生活状况制造认知冲突,一方面引出英国社会独特的高工资,另一方面与工业革命后工人的悲惨生活形成鲜明对比,更利于学生全面客观地把握工业革命,如此设计的同时关涉教学立意和史学思想方法目标;图像史料与文字史料互证,点明英国社会独特的高工资模式是技术革新的内在驱动力,客观上推动了工业革命的出现,小切口见大历史。

    (四)发挥“优势资源”

    为进一步挖掘工业革命在英国发轫的原因,本环节深入探讨英国社会的另一个显著特点。

    材料6:对棉布的需求是如此旺盛,以至于生产者不得不加快纺织速度以满足不断增长的国内外市场。为了提高产量,他们求助于新发明,很快,棉纺织工业机械化了。①

    棉纺织业率先进行生产技术革新,由此不断推动机器生产代替手工劳动,生产动力也由水力代替人力,生产效率随之不断提高。然而随着生产规模的不断扩大,市场需求的不断增加,动力不足等问题随之凸显。为解决这一问题,发明家瓦特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试制出“复动式蒸汽机”,使煤耗大大下降,效率提高到原来纽卡门机的3倍。动力技术的革新,不仅推动了工业革命的迅速成长,还使工业革命辐射到其他行业和地区。生产技术革新彻底释放了工业革命的力量,创造出前所未有的文明成果。详解如下:

    提问:技术革命是否必然带来工业革命?

    材料7:为引导学生理解二者的逻辑关系,先从观察蒸汽机的演进开始,出示法国物理学家丹尼斯·巴本在1679年发明的蒸汽机。

    提问:法国物理学家早已经发明了蒸汽机模型,法国为何未出现工业革命?

    此问据斯塔夫里阿诺斯的推算而成,到1789年,英国每年大约生产1000万吨煤,而法国仅生产70万吨煤,英国还率先发展起高炉,能成批生产铁。1780年,英国的铁产量是法国的1/3,到1840年,却是法国的3倍多。引发学生关注蒸汽机的“水土不服”。

    材料8:出示英国发明家托马斯·纽卡门于1712年发明的纽卡门蒸汽机图片。

    引导学生发现技术革命不等同于工业革命。纽卡门蒸汽机煤耗大,推广不易。

    追问:为何纽卡门蒸汽机无人问津?

    材料9:出示地图册中英国工业革命示意图,重点关注图中煤田分布情况。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认识英国煤炭资源丰富,尤其是以纽卡斯尔为代表的东北部地区煤田遍布。

    材料10:18世纪初期全球主要城市的煤炭价格。

    设计意图:通过与世界其他地区的横向对比,学生不难发现英国的煤炭价格全球最低。两段材料引发学生深思,即使英国有廉价的煤炭资源,为何也没有使纽卡门蒸汽机发挥优势?

    材料11:《近代英国工业革命揭秘:放眼全球的深度透视》中有一段论述:“煤炭不是一种令人满意的燃料,根本不如木材那样好用;煤炭使用起来很不卫生,因此在消费地市场上的售价一般都会比木材便宜一些。”③

    设计意图:通过对材料的解读,帮助学生理解18世纪初的英国人仍以木材为主要燃料,因此以耗煤著称的纽卡门蒸汽机难有用武之地。

    随着城市人口的迅速增长,木材价格水涨船高,加之数量有限,能源危机随之而来,为摆脱困境,资源丰富、价格低廉的煤炭最终充当了遏制能源危机的“止痛片”。市场需求的变化,使英国得天独厚的廉价煤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蒸汽机因此重获新生,“蒸汽时代”的到来将工业革命推向第一个高潮。最后,综合上述环节及教材相关内容,由学生归纳工业革命的成因,引导学生认识工业革命能够在英国发轫,除了其高工资与低煤价,还是多种因素合力作用的结果,市场需求是工业革命的隐形动力。

    设计意图:借助横向对比,强化学生的时空观念。揭示高工资与廉价煤炭共同构成了英国社会的独特模式,引导学生认识两者的结合是英国率先发生工业革命的重要因素,从不同的视角补充以往对工业革命的认知。借“矛盾”和“悖论”引发一连串的疑问,不断激发学生的探究欲,引发头脑风暴,有效调动课堂氛围。引导学生从历史的表象中发现问题,并对历史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做出解释。

    (五)从“一枝独秀”到“遍地开花”

    本环节力图打破学生以往的认知误区,发轫于英国的工业革命并非在一开始就被欧美各国所吸纳。工业革命究竟如何实现从一国走向多地?这是本课即将探讨的第二个问题。

    提问:英国的巨大成功并没有迅速引发欧美地区的工业革命,原因何在?

    设计意图:结合此前的分析,学生认识到,工业革命初期,以蒸汽机为代表的宏观性发明成果,起初只能在燃料价格便宜而雇工成本昂贵的英国得到应用,并获利丰厚。当其被简单照搬到其他国家时,即表现出“水土不服”的症状,不能持续获利。再次印证工业革命在其发轫之初,具有地域偏向性。

    为解决地域问题,英国工程师陆续对早期的宏观性发明成果进行了一系列微观性改良,有效降低了相关生产过程中煤炭、劳动力、资本等各类生产要素的消耗,显著扩大了早期宏观性发明成果的应用范围。以法国为例,通过从英国引进最先进的焦炉冶炼技术,从而轻松地跨过了英国人此前充满周折的整个微观性改良过程,最终实现了“一步到位”。

    越来越多的国家都可以使用和英国本土一样先进的生产技术,这意味着发端于英国的工业革命真正意义上向外辐射。随后,在新一轮市场需求的刺激之下,欧美各国开启了以“电气时代”为代表的第二次工业革命。

    设计意图:从宏观性发明的“水土不服”,再到微观性改良后的“快速适应”,恰恰印证了工业革命发轫于英国独具特色的社会模式,简单地照搬到其他国家势必难以为继,直到微观性改良的成功,工业革命才真正意义上向外辐射,如此设计有助于提升学生的历史逻辑思维能力;在教学中不断地催生出师生之间激烈的观念碰撞和有效的思维互动,将工业革命镜像层层铺展,加深理解。引导学生认识第二次工业革命并非第一次工业革命的简单延续,它具有科学技术与生产紧密结合的显著特点,科学理论指导下的第二次工业革命释放出更大的活力,取得了比第一次工业革命更重要的成就,其影响更为深远。

    (六)“沧桑巨变,全新世界”

    从工业革命到第二次工业革命究竟给世界带来了什么,本环节聚焦本课的最后一个问题,组织学生探讨工业革命的影响。

    材料12:19世纪初的英国奢侈品店。

    材料13:贵族与新兴的中产阶级垄断了大部分财富。他们变得更加富有,过上了极为豪华和奢侈的生活。①

    借助图片和文献材料引导学生认识工业革命的成果极大地满足了人们的生活需求,伴随日益便利的交通和日臻完善的产品制造工艺,消费成为日常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

    提问:此时的工人是否有机会在高档店铺消费呢?

    材料14:出示文森特·威廉·梵高的画作《吃土豆的人》,直观地展现工人拮据的生活现状。

    材料15:出示画报《资本主义制度的金字塔》,引导学生关注处于最底层的工人处境。

    材料16:在这里,文明创造了自己的奇迹,而文明人则几乎又变成野蛮人……从这条污浊的排水管中,排出人类工业的最大一股潮流去滋润全世界;从这条肮脏的下水道中,排出纯金的潮流。在这里,人类的发展成就既是最完备的,又是最野蛮的。②

    图文互证,多重材料勾勒出工业革命的面相,引发学生对工业革命进行深入思考。工业革命一方面发展了生产力,给社会带来了巨大财富;另一方面也扩大了贫富差距,滋生了阶级矛盾。在此基础上,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尝试从生活方式、产业结构、经济布局、人与自然、东方与西方等多视角全方位地思考工业革命的影响。引导学生认识工业化浪潮滚滚向前,其势不可阻挡,传统的农业半农业、乡村半乡村社会迅速告别历史舞台,取而代之的是城市社会和工业社会的新阶段。与此同时,两次工业革命使得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发生质变,尤其是在第二次工业革命巨大生产力推动下,集中化、垄断化以及世界经济的整体化趋势大大加强。但与此同时,工业革命使得处于转型期的资本主义社会矛盾丛生、危机迭起。借助时下热点话题,引导学生批判性地认识工业革命,理解对工业文明的反思是永恒的课题。

    材料17:英国《泰晤士报》网站3月5日发表题为《新冠病毒能够引发一场新工业革命》的文章,摘编如下:

    如果在世界的另一端能以较少的成本制造某种产品,那就这么做吧。然而,新冠病毒可能会限制人员和货物的自由流动,它将使企业无法利用这一最廉价的途径。企业将不得不对洲际供应链是否有意义进行深入的思考。一些企业已开始将生产活动迁回国内,并选择使用国产零部件。

    ……当供应链崩溃、家家户户被隔离时,第四次工业革命(或者你想怎么称呼它都行)看上去更具吸引力了。当现金正在传播病毒时,使用电子货币似乎要明智得多。当出行和人员聚集存在风险时,远程办公可能成为常态,而非反常现象。这一切都将有助于减少碳排放,这是一个额外的好处。

    当然,在新冠病毒疫情结束后,生活很可能将恢复正常。但这种疾病的后果之一可能是,迫使我们认真思考和审视我们管理世界的方式,并改变它。

    ——摘编自《参考消息》①

    设计意图:首尾呼应,借助工人际遇的变化引发学生对工业革命的再认识;借助时事,引导学生对工业革命进行深刻反思。

    四、教学反思

    笔者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发现,当提及工业革命为何发轫于英国这一问题时,学生几乎都可以不加思索、照本宣科地罗列出各方因素。当笔者引导学生打破思维定式试图从英国独特的社会模式中窥探一二时,学生探究兴趣渐浓,课后有学生表达意犹未尽之感,对工业革命前的英国社会尤为感兴趣。

    回顾教学,笔者深感遗憾的是两次工业革命的影响碍于课时所限探究得仍不够深入,尽管从课堂的反馈来看,学生对前一问题的讨论更为热烈,但就工业革命对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形成的深远意义及与此相关的重要历史进程的把握而言,显然需要学生更为深刻地理解两次工业革命的影响。这恰恰是实际教学中所欠缺,也是笔者在今后的教学中需要不断调整和探索的新方向。

    【作者简介】吴斯琴,中学一级教师,华东师范大学第二属附中学历史教师。

    【责任编辑:王雅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