倾听历史的原声:“弱国无外交”再思考

    编者按:很多人提到中国近代史时,往往感慨“弱国无外交”,或者“落后就要挨打”。对这段历史的评价似乎只停留在这两句上,对于近代中国人民的奋起抗战、先进历史人物的努力、近代化的过程、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发展等则明显重视不够,可见思维定式的弊端,足以一叶蔽目。本稿的亮点即在于,以突破学生思维定式为切入点,通过史料实证来引导学生走出思维定式,同样也体现了教师以充分的历史学专业能力为支撑,走出思维定式的过程。为引导师生突破思维定式,强化历史学科的教与学,以在教与学中实现历史学科核心素養的塑造,我刊特在此方面开展征文(详见封2),欢迎广大教师、学者赐稿!

    关键词 巴黎和会,外交,批判性思维

    中图分类号 G6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457-6241(2020)19-0051-03

    “倾听历史的原声”是历史研究的使命,更应是历史教育工作者的自觉,课堂中避免结论性知识遮蔽丰盈的历史,呈现众声喧哗的历史场景,才是“原汁原味”的历史课堂。笔者在教学实践中发现部分历史课堂明显失真、失效,故举例说明,也希望更多的历史教育工作者能重视起来,共同努力。

    一、一份“零分答卷”引起的思考

    笔者曾在模拟考试中设置这样一道题目:“结合中国代表团在巴黎和会的遭遇和处境,谈谈你有什么感想?”考查学生对民国时期外交的特点的认识,一位考生的回答让我念念不忘:“弱国就应该被欺凌。”

    从这位考生的答案,反观教师的教学行为和效果,就三维目标达成情况而言,“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层面似无效果,更让人担忧的是从“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来看,考生的答案完全偏离历史教育和公民教育的初衷;若从更高的“核心素养”落实情况来看,更是相去甚远。

    “弱国就应该被欺凌”这种明显带有大国沙文主义色彩的答案让人错愕,随着阅卷的开展,不少考生的“满分”答卷中,出现“弱国无外交”“落后就要挨打”等标准化答案,但这份零分答卷的历史逻辑似乎和满分答案“弱国无外交”“落后就要挨打”无本质差别,二者都是对复杂的历史现象进行机械、单一的理解,得出了固化、“走样”的历史结论,加之缺少批判性思维的训练,部分教师和学生进而将“历史结论”等同于“历史史实”进行记忆。混淆“史实”和“观点”,同时对“观点”不加批判地接受和记忆,才是造成考生中“零分”答案背后的根源。

    此种混淆“史实”和“观点”的做法,一些历史研究者早有所提醒,“治史日渐重视说理,相对忽视叙事,举证为据的办法,往往脱离材料的时空位置及联系,用后出外来的架构系统条理裁量史事,把后人的认识当成历史的事实”,并建议历史研究者“应当努力从倾听历史的原声中把握前人本意和史事本相,寓说理于叙事之中,视引文行文为一体,呈现历史原汁原味的无穷精彩”。①如果从这点出发,再反思“弱国无外交”这一话语,不仅仅是当下的历史结论,更是20世纪20年代以来的一段争鸣。

    二、历史上“弱国无外交”的争论

    “弱国无外交”或“落后就要挨打”这种看似是一体两面的常识性结论,近年来有诸多研究者提出质疑,有论者提出“落后就要挨打”命题需厘清语境,①也有认为这种结论体现的是一元单向线性史观,②甚至发生过围绕“弱国”是否有外交的论争。③教师在授课中与其机械地传递此种结论,不如先了解此种结论产生的历史脉络。

    “弱国无外交”之所以广为流传,原因之一恐怕是这句话戳到了近代中国外交困境的痛处,“弱国交涉,始争终让,几成惯例。此次若再隐忍签字,我国前途将更无外交可言”。④巴黎和会中国代表致政府的联名电报,似是“弱国无外交”最初的文字表述。而在风雨飘摇的20世纪30年代,这些话频繁出现在新闻界,且呈现两种完全不同的声音。

    1931年,日本策划万宝山事件,导致在朝鲜的华人死伤惨重。当时媒体便以《哀我弱国无外交》为题发文:

    自从朝鲜万宝山两案发生,侨胞横被虐杀至千百人之多,财产损失,更不知其数,中外古今如此残酷横蛮之事,可谓绝无仅有。因为弱国无外交,迁延时日,公理不伸,中外公愤。⑤

    这是近代以来“弱国无外交”常见的社会语境,更多是对外交事务的一种无力感、哀叹乃至愤怒,这也是今人在使用这句话时默认的语义,与“落后就要挨打”具有相同的含义。但时人对“弱国无外交”的思考和讨论,不仅仅囿于此,如有人这样认为:

    我觉得“弱国无外交”这句话,就根本不能成立,而且也不应该有。正因为国势之弱,才有用外交手腕,倚重外交政策的必要!……弱国虽没有武力可持,然也能利用民气为外交上之有力的后援!⑥

    这种观点认为“弱国无外交”存在逻辑和事实上的缺陷,弱国实则更需要利用外交改变处境。而“九一八事变”后,此种声音更是不绝于耳,有论者不满足于民众沉溺在“弱国无外交”的自暴自弃,呼吁民众提高自信心。

    自九一八事变以来,外交政策似乎已成为举国人士所应深思熟虑之问题,但多数人惑于“弱国无外交”之说,对于今后中国在外交上应取何种方针,往往只觉得失望与慨叹,却无半点自信力可言。⑦

    可见在近代史上,“弱国无外交”的含义是丰富且有争议的,在20世纪30年代舆论界争论的问题,依旧在困惑着今人。如果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只是机械地传递“弱国无外交”结论,受此影响,学生可能会忽略外交之于“弱国”的意义,进而忽视时人在“弱国”处境下的挣扎、纠结和奋斗的历程,造成对历史事件和人物僵化的认识和结论。

    三、“弱国”的外交努力:“五四运动”教学片段的设计

    回到文章开的问题,当我们在感慨学生的答案不尽如人意的时候,也应反思选取课程资源、设问是否稳妥。

    “巴黎和会”在八年级历史教材中作为“五四运动”的背景出现,教师如果仅仅以“中国外交在巴黎和会的失败”或者“巴黎和会中山东的合法权益被转让给日本”这种结论性的知识作为教学环节,非常容易加深学生“弱国无外交”的结论。改变这种刻板的认知,需要回到历史场景,倾听历史的原声,为此笔者在教学过程中选取了《顾维钧回忆录缩编》中的片段,并设问:

    他(注:美国总统威尔逊)说,现在提出的这个解决方案,最高会议希望中国接受,它也许不能令中国满意,但是目前情况下这已是所能寻求的最佳方案了……威尔逊提出的方案是:日本获有胶州(注:青岛境内)租地和中德条约所规定的全部权利,然后再由日本把租借地归还中国,但归还之后仍享有全部经济权利,包括胶济铁路在内。这是最高会议所同意的方案内容,威尔逊说,这可能并不符合中国的愿望,但是目前“会议”其他国家处境十分困难,最高会议所能求得的最佳结果也只能如此了。①

    (1)根据材料,最高会议计划怎样解决山东问题?威尔逊是否意识到这种决定损害中国利益?你如何看待这个方案?

    (2)如果你是顾维钧,面对这样的处境,你该如何与威尔逊对话?(外交官需要有理有力有节,表明中国的态度、立场,陈述中国的请求等)

    經过几层铺陈,会比较清晰地建构巴黎和会的场景,学生对所谓“外交失败”的认知会更加生动,而通过问题(2)的设计,可回到特定的时空中,设身处地理解时人的境遇,再展示顾维钧的回应:

    我非常坦诚地告诉威尔逊总统,我是何等失望,方案又是何等不公。(首先表明外交态度)

    这种方案只能使中国人民失望,而且无疑将在亚洲播下动乱的种子。(婉约地指出日本的野心)

    我们的观点是,这样的方案对中国和世界和平都无所补益。(再次表明立场,指出目前方案的危害)

    我还向他指出,这个方案只字未提日本归还它在山东全部权利的时间表。(对方案细节的把握)

    总之:中国要求不由日本而由德国直接归还权利。(表达清晰、准确的外交诉求)

    ——《顾维钧回忆录》

    如此一来,学生更加容易体悟当时外交官的处境和高超的外交智慧,避免对历史事件的片面认知。当走出“弱国无外交”的逻辑,历史研究者开始关注“被遮蔽”的北洋政府外交,也需要教师关注:

    《凡尔赛和约》的第156、157、158这三条是给了日本的权益,156条是把德国在山东原来的条约利益全部给日本,157条说德国在山东所有的财产也无偿转移给日本,158条是说一个月内日本要把所有的战车等转移……但事实上依据陆征祥的档案可以清楚看到,美国总统威尔逊不断对日本施加压力,日本用各种各样的方式抗争,最后妥协的结果是日本坚持和约里一定要得到德国的权益,并保证将来交给中国。所以1919年6月28日……日本只保留一份经济权益,所有的政治权益全部归还中国。

    ——选自唐启华:《巴黎和会中中国外交没有那么失败》

    顾维钧的外交努力虽小有所获,但终究没能收回山东,我国利益诉求没能满足。教师可以继续追问:“过去人们多认为‘中国在巴黎和会中是失败的,阅读材料,概括材料中的观点是什么,作者的依据是什么?”

    学者最新研究成果和既有认识的差异,既体现在“史观”上,也体现在“史实”上,也只有在不断的探寻和甄别中,才可能接近历史的本真,“倾听当事人亲历者述说他们各自的经历,从罗生门式的言人人殊可以逐渐走进历史的现场,进而将对历史的认识通过叙事自然呈现,而不是用主观色彩很强的议论强加给读者”。②这是史学家的自省,也应是每一位历史教育工作者的自我告诫。

    【作者简介】黄传昶,中学一级教师,中山市东区松苑中学历史教师。

    【责任编辑:豆艳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