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命题立意看学科核心素养理念的渗透

    

    

    

    [关键词]学科核心素养,教学评价,历史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7-6241(2020)15-0043-09

    随着《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的颁布,学科核心素养的凝练,高中历史课程目标更加清晰、明了,彰显了学科特色。从2017年以来的新课程高考,无论是考纲变化、能力目标,还是试题的呈现等方面,均做了积极的尝试与引领。河南省作为全国为数不多,一直坚持全省中招统一命题的省份,如何在高中课程新理念、新变化的背景下,依据《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初中课标”),做好终结性考试评价在初、高中理念上的衔接,不仅关系到学生升入高中后素养的持续发展,也关系到如何引导义务教育阶段的课程教学面向学生发展,面向初、高中课程的衔接。在《教育部关于加强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命题工作的意见》要求“各地要进一步强化省级统筹,落实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命题管理省级主体责任,尚未实施统一命题的省份,应积极创造条件稳步推进省级统一命题”的背景下,这一探讨显得更有意义。2016年以来,随着统编初中历史新教科书在我省从部分使用到全省逐渐推开,我们在初中终结性考试评价的历史试题命制中,渗透学科核心素养理念,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上,做了一些尝试和探索。

    如何做到初中终结性考试评价命题既依据初中课标,又能在理念上向学科核心素养价值方向伸展?关键在于从历史认知的特点出发,找到试题呈现在本质上和学科核心素养理解上的契合点。从历史的认知特点来说,历史的一度性,决定了历史认知的复杂性,既追求客观真实,又避免不了主观的历史解释。因此,我们必须通过追溯的方式,从历史事物散落的遗迹、遗存、遗址等考古发现和相关记载中,通过不断的质疑、相互印证,来发现客观历史的真相。但我们追溯的方式和主体,不可避免地带有个人的主观意志,使我们对历史的叙述、评判和记载带有一定程度的主观印记,追溯也是一种历史解释行为。笔者认为,一道历史评价试题材料情景的呈现,是在历史追溯过程中,尽力去重现客观的历史现场;但我们又在情景设问的引导下,鼓励学生运用整理、分析、分辨、概括等关键能力,对历史事物做出合理的解释。因此,从这个角度讲,历史试题本质上可以看做是一场历史追溯,而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五个方面(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和家国情怀)在完成这一追溯过程中起着关键的、不可替代的节点作用。见图1所示。

    在一场历史追溯的过程中,笔者认为唯物史观是追溯者的根本立场,立场不同,追溯的结果可能会大相径庭,得到的历史解释也会影响对客观历史的认知。《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以下简称“高中新课标”)这样叙述:“唯物史观是揭示人类社会历史客观基础及发展规律的科学的历史观和方法论。”只有运用唯物史观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才能对历史有全面、客观的认识。①而初中课标也要求,“义务教育阶段的历史课程,是在唯物史观的指导下,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传承人类文明的优秀传统,使学生了解和认识人类社会的发展历程,更好地认识当代中国和当今世界”。②如何在命题评价中实现唯物史观的立场?先看两道试题:

    (2017年·2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

    材料2:

    (1)材料1和材料2反映的两种古代文明有什么不同?并说明造成这种不同的主要因素。(3分)

    (2)综上所述,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世界古代文明呈现出的主要特征。面对不同文明,我们应该持怎样的态度?(2分)

    (2017年·24)19世纪60年代,俄国和美国在近代化的道路上,面临着相似的问题,它们却以不同的姿态向前迈出了重要的一步。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1860年的美国,人口只有俄国的40%,其城市人口却比俄国多一倍;年产铁83万吨(俄国年产35万吨);消耗现代燃料的能源是俄国的15倍,铁路长度是俄国的30倍。

    材料2:1861年后,俄国外出谋生的农民数量逐渐增多。19世纪90年代末,俄国矿山和铁路等部门的工人人数增加到279.2万人。这些为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必要的条件。

    材料3:美國南北战争开始时,南方人口900万,其中黑奴占400万。《解放黑人奴隶宣言》成为战争的一个重大转折点,等于把南方的数百万黑人奴隶变成了北方的同盟军。这场战争,不仅使黑奴成为自由人,而且维护了国家统一,为美国资本主义的发展进一步扫除了障碍。

    (1)材料1反映了1860年俄国和美国的近代化过程中存在哪些不同?(2分)

    (2)据材料2、3,并结合所学知识,19世纪60年代,俄国和美国推进近代化的方式有何不同?不同的方式为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哪些相同的条件?(3分)

    (3)综上所述,依据俄美的近代化历程,写出你汲取到的关于社会发展的一条经验。(1分)

    这两道试题在立意上,突出了学生对唯物史观的了解,渗透了引导学生运用唯物史观的立场,以及解决历史问题的方法和观念。如第一道题,以唯物史观统领下的文明视角,对两种古代文明进行了对比。第二道题,通过俄美近代化的比较,让学生明白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发展的道理。鉴于初中学生的认知水平,试题对唯物史观的立场、视角和观点等并未明言,而是隐藏在具体历史现象的背后,引导学生的思维过程,即从具体史实、现象到一般道理、规律的认识。如第一道题通过与生产方式密切相关的工具和自然地理分布图,引导学生判断两种古代文明的类型,并推理、判断影响不同类型文明产生的主要因素。这里的战国铁犁、汉代经济区分布图、古代雅典的战舰和古希腊城邦分布图,生产工具和自然地理环境的呼应,为学生创设了客观真实的历史情景,让学生明白,不同文明的产生发展,不是凭空想象的,而是由自身的物质基础——自然地理环境、物质生产方式等因素共同决定的。物质决定意识、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观点或规律性认识呼之欲出。既然影响古代文明类型的主要因素是客观存在的,对待不同文明,学生自然会形成开放宽容、互相尊重、彼此借鉴的态度。第二道题从美国和俄国近代化的不同表现入手,通过创设真实的数字情景,引导学生从俄、美不同的近代化道路中,发现相似的发展本质,进而理解改变旧的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发展的道理。

    这样的命题立意,必然引起初中历史课堂对唯物史观引领教学的重视,在教学中应关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熟知、理解唯物史观的基本观点。如人类社会形态从低级到高级的发展、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辩证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相互作用、人民群众在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等。①能够运用这些观点理解和解释历史、现实问题,并在实际教学中懂得比喻、转化,运用简单、形象和生动的语言表达,便于学生理解。二是运用唯物史观的观点解读教材。首先是对目录、章节篇目的解读,便于师生在教学中理解单元内容之间的联系。如统编《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动荡的春秋时期”“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和“百家争鸣”三课之间的联系,再如统编《世界历史(九年级上册)》中“中世纪城市和大学的兴起”“西欧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和“文艺复兴”三课之间等,都体现了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之间的辩证关系。其次是对课文内容和具体历史问题的解读,便于学生形成对历史事物的深刻认识。如商鞅变法和秦的强盛体现了生产关系变革对生产力、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等。三是尝试用唯物史观引领教学立意。统编初中历史教科书关于“百家争鸣”一课由三部分组成,分别是“老子、孔子”“儒家学说”,以及“百家争鸣”,主要集中于对诸子各家思想的叙述。而统编高中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中“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一课,四部分内容分别是“列国纷争与华夏认同”“经济发展与变法运动”“孔子和老子”与“百家争鸣”,并认为“百家争鸣是春秋战国时期社会经济发展、阶级关系变化在思想领域内的反映”。②充分体现了唯物史观对课程编写的指导,但内容多,且概括性强,有一定难度。因此,初中的“百家争鸣”一课,在学生自主学习,梳理、归纳和理解诸子思想的基础上,教师可将本课教学的探究点,设置在百家争鸣出现原因的追溯探讨上。既自觉运用唯物史观引领,又必须结合前两课“动荡的春秋时期”“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关于春秋、战国时期政治、经济变动的内容,便于建立本单元章节内容之间的有机联系。这样的探讨,有助于增强初中历史课堂的思想性,又为学生理解高中历史课程的相关内容做好了铺垫。

    在一场历史追溯中,笔者认为时空观念和史料实证是两个重要途径。这些途径彰显了历史学科的本质特征。我们先来关注时空观念,高中新课标认为:“任何历史事物都是在特定的、具体的时间和空间条件下发生的,只有在特定的时空框架当中,才可能对史事有准确的解释。”时空观念要求我们在特定的时间联系和空间联系中对事物进行观察和分析。①初中课标也要求“了解历史的时序,初步学会在具体的时空条件下对历史事物进行考察,从历史发展的进程中认识历史人物、历史事件的地位和作用”。“学会从当时的历史条件理解历史上的人和事”,“学会运用时序与地域等概念”,对历史事实进行理解和判断。②因此,把历史事物置于特定的时空背景下考察,是正确认28事物的前提。如何把历史事物放在特定的时空联系中呢?来看这道题:

    (2018年·2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1898年,顽固派教训康有为说:祖宗之法是不能变的!康有为应辩道:祖宗之法是用来治理祖宗之地的,时代变了,祖宗之法非变不可!

    材料2:康有为求学之初,就特别留心中国政治制度的沿革和各种经世之学。他到过香港、上海,看见西洋人地方行政整齐,觉得这种行政必有文化思想的背景和渊泉。

    材料3:维新变法运动失败了,但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的作用。在那个时期的新式学堂和开设西学的书院里,出过黄兴、蔡锷等民主革命的风云人物;而随之兴起的学会,为广开民智介绍了西方的科学知识,这些知识在近代中国几乎必然地会转化为政治力量;维新人士还提出了“论白话为维新之本”的主张,早了胡适20年,可以说,后来的许多进步主张,在戊戌维新的时候都已露出了端倪。

    (1)材料1中的“祖宗之法”主要指什么?维新派为改变“祖宗之法”所做的努力有哪些?(3分)

    (2)据材料1和材料2,概括指出康有为主张变“祖宗之法”的原因。(2分)

    (3)據材料3,谈谈你如何理解维新运动在社会上的“思想启蒙”作用。(2分)

    这道题在立意上,突出了历史事物、事件的时空联系,并从历史发展的进程中来认识历史事件的作用。如将对“祖宗之法”的理解,放在了顽固派和维新派争辩的原话当中,增强了对“祖宗之法”认知的特定时空情境。从当时的社会客观形势“时代变了”和康有为的求学、游学经历探讨其个人意识、观点在当时形成的原因,符合唯物史观要求的,历史环境下的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这些做法把观点的解读和原因的探讨均放在了特定的时空背景下,符合时空观念的要求。再如对于“维新运动在社会上的‘思想启蒙作用”这个老生常谈的观点。“思想启蒙”体现在哪?为什么称之为“思想启蒙”?很少有学生能说清楚。本题依据初中课标“点—线”结构的特点,把维新运动放在与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相联系的历史时空线索中,来分辨“思想启蒙”作用的具体体现,注重在特定的时空联系当中,对维新运动在社会上的“思想启蒙”作用作出合理、准确的历史解释。

    从上面试题的立意分析可知,要准确的认知和评价历史事物,必须将其置于特定的时空联系中,而准确的时空定位,建立时空联系对学生学习、探究历史非常重要。因此,初中历史课堂教学要着重引导学生形成时空意识:一是引导学生学会各种时间、时期的表达方法,如年号纪年、干支纪年、公元纪年等,以及它们之间的换算,这是时空定位的基础。二是时序线索的梳理。在每一单元、每一课教学的开始,教师都要设计年代尺或时间数轴,引导学生了解本单元或本课的时序线索,并不断梳理拓展,这是建立历史事件、史实之间时空联系的门径。三是对教学重点问题的探讨,在选择历史材料创设情景时,要清晰其时间、地点和发展变化等时空信息;尽量选择同一时空下的历史材料或历史事实来呈现;也可利用历史事物之间点、线、面的结构化关系,拉长或拓宽考察历史事物的线索或范围,给学生提供把历史事物放在特定历史时空下的参照。

    再来看史料实证,高中新课标认为:“史料实证是指对获取的史料进行辨析,并运用可信的史料努力重现历史真实的态度与方法。”它要求我们通过现存史料认28,重视史料的搜集、整理和辨析,去伪存真,以形成对历史的正确、客观的认知。①初中课标也要求“了解多种历史呈现方式,包括文献材料、图片、图表、实物、遗址、遗迹、影像、口述以及历史文学作品等,提高历史的阅读能力和观察能力,形成符合当时历史条件的一定历史情景想象。”②即要求通过多种途径搜集史料,运用多元史料的相互印证,在可信证据的基础上认28,树立史证意识和论从史出、史论结合的历史思维习惯。看下面这道题:

    (2019年·2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该陶俑着北朝时期流行的裤褶装,已然不是北方民族原有的袖口、裤口紧窄的裤褶装了。此服饰向中原地区的传统习惯靠拢,形成了汉式风格的广袖、大口裤形式。这种服饰风格打破了秦汉以来流行的以“上衣下裳”为主流的服饰制度,逐渐向“上衣下裤”转变。

    材料2:公元前6世纪后期,奥林匹亚广场上挤满了“不朽的年轻人”,这是胜利者的雕像,他们被视为英雄,为艺术家提供了研究人类形体的机会。树立胜利者的雕像是奥林匹克运动会上的一种风气,体育训练和奥林匹克运动会对希腊雕塑的影响最为深远。

    (1)据材料1和材料2,你认为两幅图片中的艺术品有什么共同的历史研究价值?它们分别体现了中华民族和古代希腊民族的什么特征?(4分)

    (2)请再举一例我国古代类似的艺术作品。(1分)

    这道题在立意上,通过洛阳出土陶俑和古希腊雕塑两件古代艺术品的对比,从探讨实物史料的历史研究价值入手,解读中华文明和古希腊文明的不同特征。在情景创设上采用了图像加文字的呈现方式,在文字叙述的基础上,突出了实物史料的佐证价值,增强了情景创设的真实性和可信性,使中华文明的多元一体、古希腊文明的竞技精神和英雄情结可信、可证。引导学生在历史认知上注重不同类型史料的相互印证及证据意识。

    从以上的分析可知,掌握史料实证的方法是历史认知的重要途径。虽史料教学在一线课堂流行多年,但总体来说,并不规范。笔者建议:首先要明确史料的分类。史料的分类非常复杂,如以是否具有原始性可分为“第一手资料”和“第二手资料”;以载体质料的不同可分为“实物史料”和“文献史料”;还有以综合标准将史料分为“实物”“口碑”“声像”“文献”四大类的分法。③对于初中历史教学来说,常用的史料多是文字、图片、地图、图表和数据等,是从形式和内容上加以区分的,多属于声像和文献类。分类的目的,是为了清晰史料的来源,判断史证的价值和可靠性。因此,在历史教学中,要重视史料的分类,选取可靠的史料。其次,要引导学生多途径搜集史料。教师要围绕课堂追溯的核心问题,鼓励学生从身边便宜的途径获取史料,如图书馆、博物馆、历史遗址遗迹、研学考察、上网查询,等等,并对史料的来源和出处进行详尽、准确的登记,指导学生对搜集的史料整理分辨、分类,提取信息,从而说明、解决问题,体验史料实证的过程。

    时空观念和史料实证作为历史认知的重要途径是彼此紧密联系的。时空观念帮助我们在搜集史料时,厘清史料的时空范围和次序。而史料、史实、历史解释在作为史料教学材料的过程中,本身就带有明确的时空特征,便于我们对历史材料本身进行时空定位、分析、判断和解读。我们在教学中必须把二者结合起来。

    在前几部分的基础上,给历史一个合理的解释是这场追溯的主要目的。这个解释既追求客观真实,又难以摆脱主观影响。但我们在历史认知过程中认可这个合理解释。高中新课标认为:“历史解释是指以史料为依据,对历史事物进行理性分析和客观评判的态度、能力与方法。”要求我们在历史理解的基础上,依据史料揭示历史事物表象背后的深层因果关系,通过对历史的解释,不断接近历史真实。①初中课标也要求“初步学会从多种渠道获取历史信息,了解以历史材料为依据来解释历史的重要性;初步形成重证据的历史意识和处理历史信息的能力,逐步提高对历史的理解能力,初步学会分析和解决历史问题”。②可见,历史解释承载着其他诸素养的达成和实现。唯物史观的追溯立场、时空观念和史料实证等追溯途径,都是为引导学生做出合理的历史解释,得出新的史论而进行的具有学科思维的准备。这个过程锻炼学生调动、运用、整理、分析、解读、分辨和概括等历史解释的关键能力。看下面两道题:

    (2020年·2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

    材料2:1868年,明治政府开始实行一系列改革,明治政府兴建了现代化交通、通信和教育等基础设施。这些基础设施支撑了工业化和经济的快速发展。而日本民众承担了快速工业化带来的社会和政治成本。1873年的土地税占据了农民谷物收益的40%—50%,在明治发展的开头几年相当于政府财政收入的90%。购买工业设备的外汇主要来自于低工资、劳动密集型产业的纺织品出口。

    材料3:明治天皇一改过去天皇涂脂抹粉之形象,以断发蓄须、军装戎马之形象做出表率。皇室开启西方近代饮食习惯,这种先导性示范效应很快影响到普通日本国民。明治时期思想家森有礼以“开启民智、文明開化”为己任,通过刊物引导日本国民移风易俗,教育家福泽谕吉创办学堂,培养具备西方近代知识和国际视野的学生。

    (1)据材料1,指出当时日本社会面临着怎样的危机。(2分)

    (2)据材料2和材料3,概括指出各种社会力量在日本近代社会转型中发挥的重要作用。(4分)

    (3)综上所述,面对社会发展,你认为不同的社会力量应该怎样承担好自己的责任?(1分)

    (2019年·2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2:1918年,陈独秀创办《新青年》的姊妹刊物《每周评论》。从这以后,新文化派知识分子由批判封建旧传统等一般宣传,开始转向宣传现实的政治斗争,把民主与科学思想同时事政治结合起来。五四运动前后,《新青年》刊登了李大钊《庶民的胜利》《我的马克思主义观》等文章;《每周评论》也刊载了摘译版《共产党宣言》以及陈独秀《二十世纪俄罗斯的革命》等文章。

    (1)材料1中陈独秀的活动反映了中国近代哪些重大历史事件?(2分)

    (2)据材料2,陈独秀等知识分子思想宣传的内容有了哪些新变化?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变化的原因。(4分)

    (3)综上所述,近代先进知识分子的身上体现了哪些优秀的品质?(1分)

    这两道题在立意上,注重学生依据地图、折线图、文字等材料,在分析、解读的基础上,得出合理的历史解释,并把具体的问题探讨,上升为社会责任和个人品质。如第一道题学生通过对图片的观察、文字信息的解读,把日本明治维新放在日本社会遭列强入侵,被迫开放港口;强藩割据,幕府统治已动摇的时空背景下,并对政府、民众和天皇等社会力量在明治维新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进行了合理的解读。引导学生领悟:面对社会发展,不同的社会力量要发挥自身的优势和特点,合力推动社会发展的历史认识,这既是历史解释,又是史鉴。再如第二道题,以陈独秀为近代先进知识分子的代表,把他的活动放在近代中国重大历史事件的时空下,引导学生依据材料情景,得出近代知识子在国际形势变化、国内政治黑暗的现实下,主动创新思想宣传内容,即在民主科学思想宣传的基础上,增加了现实政治宣传,增加了马克思主义宣传的历史解释,从中感知近代先进知识分子的责任担当和创新精神。

    从试题的立意分析可知,历史解释包含着对学生思维过程和诸多关键能力的考查,在教学中应如何培养落实?笔者建议:第一,教师要增强课程意识,为学生的历史解释示范。新课改以来教科书的编写,从表现形式上,主要呈现出从历史教材走向历史学材等特征。①教科书成为学材,是学生自主学习的主要资料,所以教师不能再照本宣科或是找材料来仅仅印证教科书的观点。而应该把一节历史课也看成是一场历史追溯的过程,这个过程要呈现教师的历史解释,也是教师把国家课程校本化、班本化的过程。基于此,我不赞同教师一节课的内容标题仍沿用教科书的,而应围绕本课确定的立意,进行自主设计,体现教师基于史料依据的历史解释。如河南一位历史老师这样设计初中统编《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第9课“对外开放”(已作为课例收入人民教育出版社《教师教学用书·中国历史八下》):

    第9课 对外开放

    ——《时代》中的邓小平

    一、《时代》之疑惑

    二、《时代》之认同

    三、《时代》之赞赏

    四、《时代》之期盼

    通过美国《时代》周刊不同时期对邓小平的评价,以人物切入,侧面追溯了中国对外开放的历程。视角新颖,体现了教师在课标、教材和史料基础上的历史解释,为学生学会历史解释做了很好的示范。第二,创设情景,培养学生多层面的历史解释能力。一是体现基础性,通过材料情景,锻炼学生历史叙述,史实再认、再现,所学知识的调动和运用等能力。二是体现探究性,通过情景设疑,要充分运用指出、分析、比较、概括、说明、论证等历史解释的表征动词,锻炼学生相关的关键能力。三是体现开放性,鼓励学生依据情景、问题提出个人的观点和见解,彰显价值观引导。

    一场历史追溯的最终目的,不仅仅是给予历史合理的解释,探讨历史的真相,还在于收获史鉴,达到化识为慧的境界,即追溯过程中的观念、价值传递,以此作为学生做人处事的引导,这样才能真正将立德树人落到实处。这就是一场历史追溯中的价值追求,即家国情怀,它在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五个方面中居于核心地位。①高中新课标认为:“家国情怀是学习和探究历史应具有的人文追求,体现了对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情感,以及对国家的高度认同感、归属感、责任感和使命感。”要求我们学习和探究历史应具有价值关怀,充满人文情怀并关注现实问题。②初中课标也要求将正确的价值判断融入对历史的叙述和评判中,增强学生对祖国和人类的责任感,逐步确立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人类的和平与发展做贡献的人生理想。③如何在一场历史追溯中实现价值传递?看下面两道题:

    (2016年·2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

    材料2:1978—2007年我国城市人均住宅建筑面积由6.7m2增加到27.1m2,城市建成区面积由1981年的7438km2扩展到2005年的32520.7

    km2。我国城市人口也从1980年的19.6%快速跃到2005年的40.5%。

    材料3:1978年,我国的国内生产总值为3624.1亿元。2006年中国经济总量跃居世界第四位,已经超过法国和英国。2007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达到246619亿元。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172534亿元。国家外汇储备余额达到1.53万亿美元。

    (1)据材料1和材料2,概括指出20世纪70年代后我国城市的发展变化。(4分)

    (2)据材料3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我国城市发生上述变化的原因。(2分)

    (3)请你联系生活实际,举一例说明家乡所在城镇的发展成就。(1分)

    (2018年·23)閱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

    材料2:2001年以来,“中国制造”与世界经济的融合进一步加快。2012年,中国工业制成品出口达到1.9万亿元,比2002年增长5.6倍;机电设备类商品出口8632亿美元,比2002年增长6.4倍……随着中国出口的快速增长,企业的创新能力和产业竞争力大幅提升,“中国智造”“中国创造”等誉词扑面而来,中国正在由“贴牌大国”向“品牌大国”稳步迈进。据统计,2011年我国共授权发明专利17.2万件,其中企业的发明专利年度授权量更是迅猛增加,与此同时,我国国际专利申请量已经跃居世界第四位。

    (1)比较材料1中的两幅图片,概括指出我国工业制造领域发生的变化。(2分)

    (2)据材料2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中国制造”向“中国智造”转变的原因。(3分)

    (3)综上所述,关于擦亮“品牌大国”的名片,你有什么好的建议?请举出一个有国际影响力的中国品牌。(2分)

    这两道题在立意上,充分体现了对我国民生、科研创新等现实问题的关注,蕴含了学生关爱家乡、热爱国产品牌的价值导向,强调学生作为主人翁的责任感。如第一道题,通过改革前后,我国城市面貌、住宅面积和收入等数据的对比变化,引导学生关注自己家乡城镇的发展成就。再如第二道题,通过改革前后,我国工业制造从仿制到自主研发的变化趋势及原因探讨,引导学生热爱和维护民族品牌,树立民族自信。因此,这两道题,我们都是从改革开放前后,我国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发展的巨大变化切入,引导学生理解改革对社会进步的促进作用,激发学生的家国情怀、责任担当和世界意识。

    从上面的分析可知,一道历史试题也要彰显历史学科的育人功能,凸显价值传递,落地家国情怀。在教学中,我们更要对学生进行正确的价值观教育,充分体现历史学科育人为本的教育理念,这是课程目标中的最高层级要求。①笔者建议通过确定教学立意来实现。这里的教学立意,也可以称为“课魂”,有些学者也认为是基于学术研究成果对教学内容提出的核心观点或主張。②笔者认为,这一核心观点和主张,就是一节课要传递的价值,即家国情怀。关于教学立意的确定,有几种做法可供参考:一是以唯物史观引领教学立意,前文已述。二是把课程内容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结合起来。如河南一位老师这样确立一课的立意:“一国两制——‘和而不同古代智慧的当代运用”追溯一国两制的思想渊源,以一国两制为依托,向学生传递“和而不同”的古代智慧。三是把课程内容与乡土历史、地域文化结合起来。如开封的一位老师设计的“刘青霞与辛亥革命”,拉近了开封学生与历史的距离,引发学生共鸣,感受家乡力量,树立家乡自信。四是把课程内容与现实思考结合起来。让历史照亮现实,从历史的追溯中,总结指导现实问题的观念和智慧。

    综上所述,一道试题是一场历史追溯,一节课也是一场历史追溯的过程,这一过程如果要冠之以名,笔者想用四个字“追溯求真”。这一过程以唯物史观为追溯立场,以时空观念和史料实证为追溯途径,以历史解释为追溯目的,以家国情怀为追溯价值。作为课程目标,它们之间既相互联系,又不可分割。这是笔者基于教学和评价对学科核心素养进行的思考和理解,以求教于大方。

    【作者简介】贺现峰,河南省基础教育教学研究室,主要从事历史教学研究。

    【责任编辑:王湉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