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多媒体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韩笑盈

    【摘要】 ? ?当今世界飞速发展,其中以信息技术最为明显。科技的发展为我们的生活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随着多媒体技术的产生,在教育领域涉足,为教育事业带来了新的生命力。多媒体信息技术集声音、图像、影像于一体,极易抓住学生的课堂注意力,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另外多媒体还有信息量大、传播速度快等优点,能够让高中语文教学更加的生动形象,帮助学生拓宽视野,是现在运用较为广泛的一种教学模式。但是凡事有利就有弊,在使用多媒体的过程中要坚持适量、适度、适时的原则,合理运用多媒体,这样才能更好的辅助高中语文教学。本文着重从多媒体信息技术出发,详细探讨研究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应该如何展开应用。

    【关键词】 ? ?多媒体 ? ?高中语文 ? ?教学运用

    引言:

    随着科技手段的不断渗透,对于教育来说,展现一种更为高效化的教学模式,同时在高中语文中,由于可供想象的空间也比较大,得到的教育意义也比较多,所以多媒体丰富的表现力好和交互性让其在高中语文板块得到更多的运用。这是一种先进的教学模式,可以帮助学生更好的去理解语文教材的课文意义,品味领略文字之美,同时增加自己的人文情怀。同时在信息时代,运用多媒体技术是形势下的必然选择,同时也证明这种选择的正确性。

    一、多媒体在高中语文中的重要意义

    1.1开拓学生的视野,建立更加全面的世界观

    在高中阶段,学生的学习本身就比较紧张,空余时间就比较少,这样对于外界的接触来说也就相对较少,所以在高中语文中来使用多媒体运用一定程度上可以增大学生对于外界的了解,开拓视野。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师通过书写大量的板书来进行教学,这样的教学方式会让本就时间较少的课堂时间更加紧张,同时也会让学生觉得无趣,没有学习兴趣,学生来进行学习,就只能通过教师的讲授和听写来达到学习的目的。其实这样的学习效果是比较低的,也不适合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而多媒体的一个很明显的特点就是可以生动形象的展示课件内容,让学生可以有一个很好的视听体验,对于学习也能够较快的接受。同时通过影像、图像、声音等方式也可以丰富教学内容,这样学生的学习效率也就得到了提升,同时这些信息的传递也可以让学生对外界的信息进行了解补充,也就开拓了学生的视野,是一种非常好的教学体验。

    1.2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俗话说得好,“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让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自主去学习,远比教师和家长的督促来的更好。这样能够较快的提高学习效率,增加学习效果。正如上文所提到的,多媒体教学同传统教学很大的不同就是拥有极好的视听体验,所学的知识也更加生动形象,所以学生接受的程度就较高。

    运用多媒体教学,很容易就吸引到学生的注意力,就能够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从而发挥主观能动性,然后就能够去进行主动学习,这是一个很好的良性循环。比如在学习《荷花淀》这篇课文时,教师就可以通过视频和图像的方式,向学生展示课文中所描述的场面,因为通过文字描述学生会有一个大概的想象空间,但毕竟是没有亲眼见过的场景,所以就缺乏一定的生动形象感,多媒体就很好的展示了这一点,让学生可以更加明显的感知那种“炮声隆隆,硝烟四起,刀光闪闪……”的场景,同时仿佛当时的场面再现,更加有助于学生去理解文章传达的故事和情感。同时这种模式可以帮助学生很好的融入到教学中去,更加方便教师去进行引導,最终得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1.3培养品行,陶冶情操

    语文对于学生的培养其实是比较直观和全面的,在进行语文教学的时候,可以充分的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所以教师在进行多媒体课件的制作时,就可以插入音乐、图片等形式,可以生动的展示文章的意境。比如在学习《蜀道难》时,就可以插入图片进行展示的时候,播放一些雄浑的音乐来配合朗诵,这样学生就可以更加容易的感受作者的思想感情,身处这样的情景之中,就能很好的进行情感感知,陶冶情操。

    二、多媒体的现状

    上文虽然提到了在高中教学中,多媒体技术的重要意义,但是在目前的运用当中,还是出现了一些不好的情况,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教师对于多媒体的不正确认知,为了应付才使用

    现在又很多时候,教师在有多媒体的前提下,依旧沿用传统陈旧的教学方法,没有从根本上去使用多媒体技术,甚至出现为了应付才使用。通常表现为在公开课、比赛课、观摩课去使用,因为这时候使用就会显得比较有面子,加之现在多媒体的推行,一方面这种方式也是为了应付领导的视察,使用对于多媒体的使用也就会相对减少。另外由于一些教师对于多媒体的操作水平不够熟练,使用多媒体不够灵活,所以就根据自己的想法去减少自己多媒体的使用,而不是去想着提高多媒体操作水平,这是教师固步自封的负面做法,是十分不可取的,所以教师应该提高自己对于多媒体的了解和操作水平。

    然后还有一方面就是多媒体的教学方法不是能够马上立竿见影的,教师放弃这种教学模式,这也是片面的看待问题,也是不可取的一种方式。

    2.2只注重演示,忽略师生间的交流互动

    这种弊端目前主要出现在教师的身上,教师只是将多媒体用作演示,然后就让学生自己跟着操作,而不注重学生的接受程度和领悟能力,忽视和学生之间的交流。对于教学活动来说,教师和学生是主体,师生之间的相互作用非常重要。而这种错误的教学模式,将教师和学生分开看待,过多的把关注度繁杂多媒体上面,直接把要讲授的知识展现给学生。虽然有些教师的课件制作的这份精美,内容也很完善,但是在展示过程中并没有结合学生的实际需求,而只是通过操作计算机完成授课,这样的教学模式无疑是没有灵魂的,学生也无法理解教师说要表达的主要思想,教学模式也比较单一乏味,不利于学生思维创造能力的发展。

    2.3过多的关注,“照本宣科”

    新时代的语文要求主要表现方式就是加强学生的思维创造以及探究能力,多媒体运用不当的一个地方就是教师过多的把教学任务放到多媒体教学上,没有让学生去进行自主探究,缺失了探究精神的培养。

    新的教学方法,例如多媒体的运用,都是一种教学手段,而不是教学过程中的主体,这种现象就是教师不能很好的分清主次地位,导致教学模式的错乱。教师应该重视学生的自主探究精神,而不是让多媒体成为主导者,让学生的主体地位消失。

    有些教师就过多的寄托崇拜多媒体,知识把知识照搬到屏幕上,过多的追求视听效果,虽然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却也只吸引到了学生关注多媒体,除此之外再无其他。缺乏情感上的交流,让学生只是对多媒体本身产生兴趣,而不是所学的知识方面,最终的学习效果可想而知,这是最不可取的。

    三、更加正确的去运用多媒体

    3.1教师对于多媒体课件要更加科学有效的进行设计

    正如同上文所提到的,目前有些教师过于依赖多媒体课件。分不清主次地位,反而导致教学设计低效、教学效果不佳,为了改变这一种情况,在多媒体的使用上,我们一定要对其抱有一个正确的态度,认清楚多媒体只是一种辅助的教学手段,是用来辅助教学的,而不是主体。语文作为一门基础性学科,具有工具性、人文性 ,同日常的生活联系十分密切,在高中阶段也是进一步提高语文使用,拥有较强的语文使用能力以及一定的文字审美能力,有助于思想品德的进一步提升。

    所以对于语文的教学不可以马虎,同时要根据具体的情况随时做出调整,以保证语文教学质量。同时对于多媒体的运用,我们也要从多个角度去进行审视,不断去调整安排实施教学活动。

    3.2多媒体的丰富教学

    高中阶段的语文教育多注重与知识与全面发展相结合,所以使用多媒体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可以丰富语文教学,其教学途径也更现代化、科学化,带给语文教学的丰富程度也是其他手段不能比拟的。

    比如说进行演讲演练,在平时的学习中很少能接触到,而通过多媒体教学,学生就可以听到演讲者的声音,还能看到演讲者的动作、神态、表情,仿佛身临其境,更容易感受到演讲者的情感状态和渲染氛围。这样就可以吸引学生的兴趣,激发他们对于演讲的渴望,达到主动训练的目的,声音多媒体运用是必然的。

    3.3人情化的教学模式,更加贴近生活

    多媒体展现的另一个特征就是极富人文情怀,相对于传统课堂,更加的贴近生活,让学生对于语文学习更加的有亲近感,学习的知识也更加生动活泼。同时多媒体教学逐步的贯彻执行,为高中语文教学提供了强有力的现代化技术支持,相对来说能够快速的提高教学质量,这也是广大教师的愿望。但是通过上文的探讨,我们也意识到多媒体教学的利弊方面,所以要用多面性眼光去看待。

    但是多媒體这种富有人情化的教学模式,更加容易被学生接受,同时也利于学生拓宽视野,陶冶情操,健全学生的人格,促进其全面发展,成为综合型人才。这样的教育才是有效可行的,是符合社会主义新时期下对人才教育培养的要求的,也能利于学生之后的个人发展。总之,对于多媒体的利用只要符合实际,从有利方面出发,规避负面影响,那么它就是很好的一种新型教学模式。

    四、结束语

    通过上述的探讨研究,我们可以知道多媒体教学在高中教学有很重要的意义,所以如何去运用多媒体在高中语文中,也给出了相关的方式方法,相信通过多媒体的辅助教学,一定能够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取得更多的进步。

    多媒体在语文教学中也拓宽了学生的眼界,打开了更多“外面的世界”,让学生能够认知更加的广泛,同时也能够拓宽自己的思维空间,但是任何事物都会存在两面性,不过只要正确有效的运用多媒体技术,在语文教学中,一定是能够提高教学效果的,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所以在高中语文教学中,一定要正确的去运用多媒体技术,以得到理想的教学目标。

    参 ?考 ?文 ?献

    [1]李益民,刘远素.基于网络环境下的课堂教学模式初探[J].中国电化教育,2008,7.

    [2]陈晓慧,李馨.基于信息技术的自主学习环境创设[J].中国电化教育,2009,7.

    [3]钟志贤.《信息化教学模式》,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1月.

    [4]中央电化教育馆“十一五”全国教育技术研究规(2006-2010).

    [5]解月光:《信息技术教学应用研究》[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年.

    [6]李克东、谢幼如:《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2002年.